一种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79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多级轴流压气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用于多级轴流压气机二维性能仿真分析时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包括提取压气机二维特性计算中可调导叶上各流线截面的叶型几何参数和气流参数;基于叶型几何参数,计算不考虑径向间隙的第一落后角;基于叶型几何参数和气流参数,计算考虑径向间隙的第二落后角;计算第一落后角与第二落后角的和作为落后角初始值;基于马赫数对落后角初始值修正,获得可调导叶落后角。上述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地开展压气机级特性匹配分析,提高压气机级间参数匹配设计质量和效率。高压气机级间参数匹配设计质量和效率。高压气机级间参数匹配设计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级轴流压气机领域,涉及多级轴流压气机二维性能仿真分析时落后角计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级轴流压气机设计过程中,快速准确的评估出压气机的气动性能,能够有效地支撑压气机的设计改进,其是压气机设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二维性能分析相对于一维性能分析可以提高评估精度,相对于三维性能分析可以提高时间效率,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压气机气动性能评估中。但是随着压气机性能指标的不断提高,压气机的级负荷越来越高,使得压气机性能评估时以前不考虑的部分细节结构对压气机的性能影响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0003]在非设计工况下,为了调节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级匹配,多级轴流压气机一般都会在前面级中设置可调导叶。且为保证可调导叶在各个转速下稳定调节气流角度,在其根部与尖部位置均会设置一定量的径向间隙。经大量的试验测量与三维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径向间隙对压气机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压气机二维性能分析过程中,没考虑可调导叶径向间隙对其落后角的影响,进而影响落后角的计算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多级轴流压气机二维性能仿真分析时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包括:提取压气机二维特性计算中可调导叶上各流线截面的叶型几何参数和气流参数;基于叶型几何参数,计算不考虑径向间隙的第一落后角;基于叶型几何参数和气流参数,计算考虑径向间隙的第二落后角;计算第一落后角与第二落后角的和作为落后角初始值;基于马赫数对落后角初始值修正,获得可调导叶落后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型几何参数包括叶片高度、叶片弦长、进口几何角、出口几何角、几何弯角、叶型最大挠度相对位置、稠度、可调导叶在根部或尖部的间隙高度、以及可调导叶间隙的轴向长度占叶片轴向弦长的比值;所述气流参数包括进口气流角、出口气流角、出口马赫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压气机二维特性计算中可调导叶上各流线截面的叶型几何参数和气流参数时,当可调导叶与发动机转子旋转方向相同时,所述进口几何角、所述出口几何角、所述进口气流角、以及所述出口气流角均为正;当可调导叶与发动机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时,所述进口几何角、所述出口几何角、所述进口气流角、以及所述出口气流角均为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叶型几何参数,计算不考虑径向间隙的第一落后角,包括:采用第一子落后角计算模型,依据所述稠度、所述几何弯角、以及所述叶型最大挠度相对位置计算可调导叶的第一子落后角;采用第二子落后角计算模型,依据所述叶型最大挠度相对位置、所述稠度、以及所述几何弯角,采用插值法获取第二子落后角;采用第三子落后角计算模型,依据所述出口几何角、所述稠度、以及所述几何弯角,采用插值法获取第三子落后角;计算所述第一子落后角、所述第二子落后角、所述第三子落后角三者的和作为第一落后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导叶落后角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荣辉米攀张少平张军郝玉扬李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