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尿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通常分为尿道内损伤和外损伤。尿道内损伤绝大多数是在应用经尿道器械操作或排出异物(如结石)时发生,少数由于异物插入尿道而引起等等。而尿道外损伤,多见于暴力损伤,其中尿道外损伤经常发生于会阴部骑跨伤或踢伤时受损,受损部位多见于球部尿道而伴骨盆骨折等。目前尿道损伤往往需要手术或者药物来恢复尿道粘膜的修复完善其结构和功能。但是对于尿道粘膜的损伤修复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测试和观察。
[0003]传统的细胞损伤修复按照造成缺损的方法分为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两种,目前的机械损伤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以划痕法为主,即在体外培养的单层细胞上采用机械刮擦的方法形成物理刮痕,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相应时间段内划痕的愈合情况。划痕法依赖于手工操作,其伤口区域的大小及宽度变化较大,初始损伤面积不易控制,拍照时缺损难以准确定位,而且划痕可能会对周围的细胞造成损伤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入口井(1)以及连通两两所述入口井(1)之间的微通道(2);位于所述微通道(2)的中间设置有供尿道粘膜损伤修复观察的损伤装置(3);所述损伤装置(3)上设置有多层结构并形成尿道粘膜细胞培养的培养腔(31)并将所述培养腔(31)中的尿道粘膜细胞进行一次或多次损伤,各所述微通道(2)对应连通所述损伤装置(3),并模拟尿道粘膜细胞在所述损伤装置(3)中的修复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井(1)包括两个对应的上层入口井(11)以及两个对应的下层入口井(13),两个对应的所述上层入口井(11)之间连通有上层微通道(2),两个对应的所述下层入口井(13)之间连通有下层微通道(2);所述上层微通道(2)位于所述下层微通道(2)上方,所述损伤装置(3)上设置有双层结构并形成有上层培养腔(311)以及下层培养腔(313),并分别对应与所述上层微通道(2)以及所述下层微通道(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井(1)包括两个对应的上层入口井(11)、两个对应的中层入口井(12)以及两个对应的下层入口井(13),两个对应的所述上层入口井(11)之间连通有上层微通道(2),两个对应的所述中层入口井(12)之间连通有中层微通道(2),两个对应的所述下层入口井(13)之间连通有下层微通道(2);所述上层微通道(2)、所述中层微通道(2)以及所述下层微通道(2)按上中下顺序分布,所述损伤装置(3)上设置有三层结构并形成有上层培养腔(311)、中层培养腔(312)以及下层培养腔(313),并分别对应与所述上层微通道(2)、所述中层微通道(2)以及所述下层微通道(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所述的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井(1)的一侧设置有供细胞液待培养的培养仓(4),所述培养仓(4)的腔室与所述入口井(1)的通道(321)之间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上层入口井(11)或对应所述中层入口井(12)或对应所述下层入口井(13)中通入尿液,并模拟尿液在尿道中对损伤的尿道粘膜细胞的压迫,观察尿道粘膜细胞的修复情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上层入口井(11)或对应所述中层入口井(12)或对应所述下层入口井(13)中设置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上通入尿液进行循环模拟尿液在尿道中的环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上设置有增加尿液在尿道中压力的压力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模拟尿道粘膜损伤修复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损伤装置(3)包括培养腔(31)、损伤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傅强,张楷乐,杨冉星,王营,刘猛,方文卓,金扬旺,王宇晖,倪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