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感单车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身体健身保养的意识也不断增加,因此各类健身器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感单车作为一种室内健身器材,具有占地小,健身效率高、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因此广受健身爱好者的青睐。
[0003]在现有技术中,动感单车的结构可参考CN115738172A提供的动感单车,其踏板和配重飞轮的结构与自行车的结构相似,通过履带进行传动,但这种结构的一个问题是当用户进行急停操作时,踏板在配重飞轮的转动惯性带动下仍会快速转动,存在对用户的脚部造成创伤的隐患。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履带传动式动感单车在急停操作时,踏板在配重飞轮的转动惯性带动下仍会快速转动,存在对用户脚部造成创伤的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及动感单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外侧设置有外轮,所述外轮为原磁体构件;制动件,所述制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对应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所述制动件包括: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与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制动臂,所述制动臂的端部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外轮对应,所述调节件包括磁体;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制动臂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上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所述驱动臂上与所述第一转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动件还包括:平衡臂,所述平衡臂上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传动带的内侧滚动抵接;所述驱动臂朝向所述传动带的上侧设置,所述平衡臂朝向所述传动带的下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制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相互连接的中心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驱动臂、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平衡臂为一体成型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配重轮,所述配重轮与所述从动轮同心设置,所述外轮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配重轮的外侧;所述配重轮与所述调节件的位置对应;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主动轮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对称中心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曲柄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所述主动轮的外侧环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从动轮的外侧环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传动带嵌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传动带为柔性传动带。6.一种动感单车缓和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感单车的缓和制动方法包括:获取传动带对制动件的传动压力;获取复位件对制动件的复位压力;根据所述传动压力和所述复位压力调节所述制动件上调节件与从动轮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姜磊,刘卫帅,
申请(专利权)人:乐渊网络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