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47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将主滤气设备进气口连接至A相气口,主滤气设备出气口连接软管至B、C相气口,B、C相气口分别软管连接至单个副滤气设备进气口,副滤气设备出气口再通过软管连接至A相进气口;通过三相同步过滤净化,可恢复和提高SF6气体的绝缘性能,确保GIL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尤其涉及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F6气体是现有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以下简称“GIL”)设备的主要绝缘气体,GIL设备往往单个气室容量大,若气体绝缘出现故障,处理时间往往很长,影响GIL设备的可靠性。
[0003]气体绝缘故障主要是由于气室内金属微粒或粉尘引起导体与外壳间电场畸变,导致气隙击穿放电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SF6气体的纯净度,减少气室内金属微粒及粉尘,提高气体绝缘性能就尤为重要。目前只有单气口的气体净化过滤装置在个别地方使用(设备运行情况下采用“呼吸原理”进行气室气体缓慢过滤),受制于设备运行及过滤原理,气体过滤功率小、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三相同步过滤净化,经过滤净化(颗粒粉尘过滤和除湿等),可恢复和提高SF6气体的绝缘性能,确保GIL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将主滤气设备进气口连接至A相气口,主滤气设备出气口连接软管至B、C相气口,B、C相气口分别软管连接至单个副滤气设备进气口,副滤气设备出气口再通过软管连接至A相进气口。
[0008]步骤2、启动主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由A相分别流向B、C相;
[0009]步骤3、启动副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体由B、C相流回A相;
[0010]步骤4、步骤2另一种回流路径为:启动主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净化气体由B、C相流回A相;
[0011]步骤5、步骤4另一种回流路径为:启动副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由A相分别流向B、C相;
[0012]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主过滤装置气体流向:1#接口、2#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1#接口进入,经V2电动四通阀、V1电磁阀、F1流量计、M1循环风机、1#干燥器、V3电磁阀、V2电动四通阀,由3#接口出;气体经2#接口进入,经V5电动四通阀、V4电磁阀、F2流量计、M2循环风机、2#干燥器、V6电磁阀、V5电动四通阀,由4#接口出。
[0013]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步骤3中,副过滤装置气体流向:7#接口、10#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7#接口进入,经V7电动四通阀、V8电磁阀、M3循环风机、3#干燥器、V9电磁阀、V7电动四通阀,由6#接口出;气体经10#接口进入,经V10电动四通阀、V11电磁阀、M4循环风机、4#干燥
器、V12电磁阀、V10电动四通阀,由9#接口出。
[0014]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步骤4中,主过滤装置气体流向:3#接口、4#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3#接口进入,经V2电动四通阀、V1电磁阀、F1流量计、M1循环风机、1#干燥器、V3电磁阀、V2电动四通阀,由1#接口出;气体经4#接口进入,经V5电动四通阀、V4电磁阀、F2流量计、M2循环风机、2#干燥器、V6电磁阀、V5电动四通阀,由2#接口出。
[0015]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步骤5中,副过滤装置气体流向:6#接口、9#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6#接口进入,经V7电动四通阀、V8电磁阀、M3循环风机、3#干燥器、V9电磁阀、V7电动四通阀,由7#接口出;气体经9#接口进入,经V10电动四通阀、V11电磁阀、M4循环风机、4#干燥器、V12电磁阀、V10电动四通阀,由10#接口出。
[0016]进一步方案为,需要抽真空充气时,5#、8#、11#接口为抽真空充气接口,通过关联的C1—C6,C9—C14手动阀对相应区域管路抽真空及充气。
[0017]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步骤1

5中,主过滤装置和副过滤装置需要同时启动,主过滤装置和副过滤装置气体流向切换需要同时换向;电动四通阀V2、V5、V7、V10需要同时切换。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能够快速过滤气室中SF6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过滤精度高。
[0020](2)具有剔除SF6气体中水分功能,且能够监测气体湿度干燥前后气体湿度;具有剔除SF6气体分解产物的功能。
[0021](3)在不改变管道连接方式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气室气体正反向循环净化过滤。
[0022](4)具有监测六氟化硫气体净化过滤流量功能;可监测气体过滤前后气体中粉尘颗粒含量;具有对气体过滤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能力。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气体净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7]在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1、将主滤气设备进气口连接至A相气口,主滤气设备出气口连接软管至B、C相气口,B、C相气口分别软管连接至单个副滤气设备进气口,副滤气设备出气口再通过软管连接至A相进气口。
[0029]步骤2、启动主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由A相分别流向B、C相;
[0030]步骤3、启动副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体由B、C相流回A相;
[0031]步骤4、步骤2另一种回流路径为:启动主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净化气体由B、C相流回A相;
[0032]步骤5、步骤4另一种回流路径为:启动副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由A相分别流向B、C相;
[0033]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0034](1)循环净化气体流向1;
[0035]1)主过滤装置气体流向:1#接口、2#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1#接口进入,经V2电动四通阀、V1电磁阀、F1流量计、M1循环风机、1#干燥器、V3电磁阀、V2电动四通阀,由3#接口出;气体经2#接口进入,经V5电动四通阀、V4电磁阀、F2流量计、M2循环风机、2#干燥器、V6电磁阀、V5电动四通阀,由4#接口出。
[0036]2)副过滤装置气体流向:7#接口、10#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7#接口进入,经V7电动四通阀、V8电磁阀、M3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主滤气设备进气口连接至A相气口,主滤气设备出气口连接软管至B、C相气口,B、C相气口分别软管连接至单个副滤气设备进气口,副滤气设备出气口再通过软管连接至A相进气口;步骤2、启动主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由A相分别流向B、C相;步骤3、启动副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体由B、C相流回A相;步骤4、步骤2另一种回流路径为:启动主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净化气体由B、C相流回A相;步骤5、步骤4另一种回流路径为:启动副滤气设备,循环净化气体由A相分别流向B、C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主过滤装置气体流向:1#接口、2#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1#接口进入,经V2电动四通阀、V1电磁阀、F1流量计、M1循环风机、1#干燥器、V3电磁阀、V2电动四通阀,由3#接口出;气体经2#接口进入,经V5电动四通阀、V4电磁阀、F2流量计、M2循环风机、2#干燥器、V6电磁阀、V5电动四通阀,由4#接口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口GIL气室SF6气体三相同步过滤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副过滤装置气体流向:7#接口、10#接口为进气口;气体经7#接口进入,经V7电动四通阀、V8电磁阀、M3循环风机、3#干燥器、V9电磁阀、V7电动四通阀,由6#接口出;气体经10#接口进入,经V10电动四通阀、V11电磁阀、M4循环风机、4#干燥器、V12电磁阀、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闯杨树锋肖江滔夏建华屈文锋翁利听郑栋文冉帅黄羽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