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536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首先对核算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碳本底数据;针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使用差异化方法分别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特征进行核算,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最后在预设的监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核算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并保存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模型中,并对核算区域的碳汇核算结果进行持续监测统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模型,实现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汇监测,形成了高精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定量化输出,为精细化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提供数据支撑。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资源碳汇核算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系统碳汇被认为是最稳定的碳汇,也是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途径。
[0003]但当前陆地生态系统固碳作用以及固碳能力难以评判,现有技术大多为森林碳汇计算,未能区分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值,缺少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其他生态系统碳汇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及系统,能够针对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及土壤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使用差异化方法,对比不同模型方法,推进碳汇模型参数本地化,结合不同生态系统碳通量塔实时数据,形成高精度的碳汇定量化输出,为精细化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核算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碳本底数据;针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使用差异化方法分别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特征进行核算,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在预设的监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核算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并保存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模型中,并对核算区域的碳汇核算结果进行持续监测统计。
[000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统计预设的监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核算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形成碳汇调查监测统计成果;根据碳汇调查监测统计成果进行碳汇均衡度、聚集度和分布趋势等空间分析得到碳汇空间分布结果及变化趋势;根据碳汇空间分布结果及变化趋势构建碳汇调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0007]可选地,对核算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碳本底数据,还包括:基于遥感多源遥感数据,提取地表生态参数信息,整合现有森林资源清查、草原资源专项调查和湿地资源专项调查等数据成果;获取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分类状况和森林蓄积量、草地生物量等实物量信息,并基于此获取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和生态现状数据。
[0008]可选地,所述原始数据至少包括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无人机航飞数据以及碳通量数据。
[0009]可选地,所述碳本底数据至少包括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分类数据、NDVI数据、
叶面积指数数据以及高程数据。
[0010]可选地,所述生态系统可以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农田生态系统。
[0011]可选地,针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使用差异化方法分别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特征进行核算,包括:获取不同的生态系统的NDVI数据、总太阳辐射数据、平均温度、总降水量以及土壤数据;基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的NDVI数据、总太阳辐射数据、平均温度、总降水量以及土壤数据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
[0012]可选地,基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的NDVI数据、总太阳辐射数据、平均温度、总降水量以及土壤数据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包括:根据NDVI数据中的NDVI最大值和NDVI最小值确定植被冠层有效辐射吸收比例,并根据植被冠层有效辐射吸收比例和总太阳辐射数据得到植被冠层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吸收量;根据平均温度和总降水量确定最大光能利用率,并根据预先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得到光能利用率;基于所述植被冠层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吸收量和所述光能利用率确定NPP数据;基于不同系统下NPP数据土壤呼吸作用数据确定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其中,所述土壤呼吸作用数据根据土壤数据计算得到。
[0013]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对核算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碳本底数据;核算模块,针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使用差异化方法分别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特征进行核算,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监测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监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核算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并保存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模型中,并对核算区域的碳汇核算结果进行持续监测统计。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首先对核算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碳本底数据;针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使用差异化方法分别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特征进行核算,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最后在预设的监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核算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并保存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模型中,并对核算区域的碳汇核算结果进行持续监测统计。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研究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模型,实现了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及土壤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汇监测,形成了高精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定量化输出,为精细化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专利技术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0019]当前陆地生态系统固碳作用以及固碳能力难以评判,现有研究及专利大多为森林碳汇计算,未能区分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值,缺少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其他生态系统碳汇计算方法。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监测对象为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基于科学的生态系统分类方法,针对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及土壤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使用差异化方法,对比不同模型方法,推进碳汇模型参数本地化,结合不同生态系统碳通量塔实时数据,形成高精度的碳汇定量化输出,为精细化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0021]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动态监测能够辅助摸清生态本底,整合核算区域现有森林资源清查、草原资源专项调查和湿地资源专项调查等数据成果,获取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分类状况和森林蓄积量、草地生物量等实物量信息,构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和模型,核算不同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并汇总,全面摸清核算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和固碳能力,为政府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实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监测成果的空间特性、可视化特性及时间特性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核算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碳本底数据;针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使用差异化方法分别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特征进行核算,得到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在预设的监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核算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并保存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模型中,并对核算区域的碳汇核算结果进行持续监测统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统计预设的监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核算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值,形成碳汇调查监测统计成果;根据碳汇调查监测统计成果进行碳汇均衡度、聚集度和分布趋势等空间分析得到碳汇空间分布结果及变化趋势;根据碳汇空间分布结果及变化趋势构建碳汇调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核算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碳本底数据,还包括:基于遥感多源遥感数据,提取地表生态参数信息,整合现有森林资源清查、草原资源专项调查和湿地资源专项调查等数据成果;获取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分类状况和森林蓄积量、草地生物量等实物量信息,并基于此获取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和生态现状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至少包括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无人机航飞数据以及碳通量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本底数据至少包括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分类数据、NDVI数据、叶面积指数数据以及高程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汇定量化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系统可以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占平张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