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7524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当接收到用户降低音量或提高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屏幕发声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强度),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大音量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听筒发声的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强度),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话体验。话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手机是采用设置在手机顶部的听筒实现手机的语音通信发声的。通常,手机需要在听筒的位置对应设置出音孔以释放听筒发声时的能量,出音孔一般开设在手机的前面板上。随着大屏以及全面屏手机的发展,一些全面屏手机的出音孔设计为长缝形态,位于手机中框和前面板的连接处,同时为了确保外放出声面积够大,具有良好出音效果,在一些全面屏手机上还会在中框顶部增加开孔作为出音孔。
[0003]然而,在用户手持手机贴耳听音(例如语音通话场景)的过程中,通过听筒输出的语音不只是从侧缝处的出音孔发出,还有很大一部分能量从顶部出音孔发出,因此由出音孔出来的声音不光能够被该用户听到,在安静环境下还能够被其他用户听到,存在漏音现象,容易泄露用户隐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在用户手持手机贴耳听音的场景中通过听筒播放语音时存在漏音现象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听筒、屏幕和屏幕发声装置,该屏幕发声装置用于驱动屏幕进行屏幕发声,该方法包括:
[0007]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拨打电话或者接听电话;
[0008]响应于该第一操作,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该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屏幕输出语音;
[0009]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该第二操作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增大;
[0010]响应于该第二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大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并按照该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该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听筒输出语音。
[0011]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处理方法,当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时,自动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屏幕发声的方式来输出语音,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当接收到用户增大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大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大音量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听筒发声的方式输出语音,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其中,当在隐私通话模式下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时,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
[0013]通过上述方案,在隐私通话模式下,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
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屏幕发声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听筒发声的强度,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听筒和屏幕输出语音;其中,当在大音量模式下通过屏幕和听筒输出语音时,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
[0015]通过上述方案,在大音量模式下,可以通过屏幕和听筒同时发声并控制这两种发声方式以不同的音量强度进行发声,如听筒发声的强度大于屏幕发声的强度,以保证良好的出音效果,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隐私通话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等于在大音量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00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增大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总强度。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按照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0019]接收用户的第三操作,该第三操作用于触发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减小;
[0020]响应于该第三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小于或等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大音量模式切换为隐私通话模式,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0021]通过上述方案,当接收到用户降低音量的操作时,若判断调节后的音量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音量等级,则启用隐私通话模式,以避免漏音,保护用户通话隐私,提升用户通话体验。
[002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包括:
[0023]在电子设备已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情况下,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
[002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等级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等级表示;或者,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分贝值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表示。
[002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范围包括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该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被划分为N个等级,该N个音量等级与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中的N个分贝值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002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N个音量等级包括音量1级至音量10级;其中,隐私通话模式对应音量1级至音量I级,大音量模式对应音量I+1级至音量10级,其中I为大于1且小于10的整数。
[002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为[2.5dB,25dB]。
[002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I取6时,预设的音量等级为音量6级,音量6级对应的音量分贝值为15dB。
[002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0030]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
引导用户靠近该第一区域接听电话;
[0031]其中,该第一区域为屏幕的与屏幕发声装置最靠近的区域。
[003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包括: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交替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
[003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取消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
[003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0035]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前M次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均显示第三提示信息,该第三提示信息用于表示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后的效果;
[0036]在后续的语音通话的语音通话界面中取消显示该第三提示信息。
[003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时,在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显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003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从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时,在电子设备的状态栏中取消显示用于标识隐私通话模式的图标。
[003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听筒、屏幕和屏幕发声装置,所述屏幕发声装置用于驱动屏幕进行屏幕发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拨打电话或者接听电话;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电子设备进入语音通话状态,并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所述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屏幕输出语音;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增大;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大于预设输出音量时,从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大音量模式,并按照所述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所述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听筒输出语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屏幕和所述听筒输出语音;其中,当在所述隐私通话模式下通过所述屏幕和所述听筒输出语音时,所述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策略为通过所述听筒和所述屏幕输出语音;其中,当在所述大音量模式下通过所述屏幕和所述听筒输出语音时,所述听筒发声的音量强度大于所述屏幕发声的音量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隐私通话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等于在所述大音量模式下的输出音量总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从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切换到所述大音量模式时,增大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总强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所述大音量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出策略输出语音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减小;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当调节后的输出音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输出音量时,从所述大音量模式切换为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并按照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已开启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情况下,按照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出策略输出语音。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等级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等级表示;或者,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通过音量分贝值表示,预设音量通过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表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量范围包括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所述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被划分为N个等级,所述N个音量等级与所述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中的N个分贝值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音量等级包括音量1级至音量10级;其中,所述隐私通话模式对应音量1级至音量I级,所述大音量模式对应音量I+1级至音量10级,其中I为大于1且小于10的整数。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音量分贝值范围为[2.5dB,25dB]。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I取6时,所述预设的音量等级为音量6级,所述音量6级对应的音量分贝值为15dB。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智慧隐私通话功能开启之后,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隐私通话功能已开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引导用户靠近所述第一区域接听电话;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屏幕的与所述屏幕发声装置最靠近的区域。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语音通话界面中的第一区域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第二提示信息,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子葛峰张卓华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