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玉米种子摊铺在280~385nm波段的紫外线下照射0.2~0.3h;S2、将完成光照处理的玉米种子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稀土、苯肽胺酸、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世界农业中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作为三大粮食作物,因其丰富的产出和较高的可利用价值而被誉为“黄金”产业。
[0003]目前,现有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主要有玉米浸种剂(专用)浸种法、三十烷醇浸种法、阿斯匹林拌种等等,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催芽时间,但是整体发芽率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提高发芽率的玉米育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可达75.3%和89.6%。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玉米种子摊铺在280~385nm波段的紫外线下照射0.2~0.3h;S2、将完成光照处理的玉米种子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稀土、苯肽胺酸、5
‑
硝基愈创木酚钠、羧甲基壳聚糖的浸种液中浸种6~8h,捞出;S3、将完成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平铺在催芽盘内,置于温度25~30℃、湿度55~60%的催芽室内至种子露白。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紫外线光源的距离为30cm。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浸种液中添加有0.2~2.0mg/L的月光花素,150~200mg/L的Ce(NO3)3·
6H2O或La(NO3)3·
6H2O水溶液,0.1~1.0mg/L苯肽胺酸,2.0~3.0mg/L5
‑
硝基愈创木酚钠,2.5~5mg/L羧甲基壳聚糖。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浸种的温度为50~55℃。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光照处理前,需先将玉米种子清水漂洗,去除杂质和空瘪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玉米种子摊铺在滤网上,采用上下紫外线同时照射的模式。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质量,缩短催芽时间;催芽时间3d左右,种子发芽势可达75.3%,7d发芽率可达89.6%,较三十烷醇浸种法,种苗产量提高了2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0013]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玉米种子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和空瘪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摊铺在滤网(采用非导热材质)上,280~385nm波段的紫外线,上下两面同时照射0.2h;其中,紫外线光源的距离为30cm;S2、将完成光照处理的玉米种子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稀土、苯肽胺酸、5
‑
硝基愈创木酚钠、羧甲基壳聚糖的浸种液中,50℃浸种8h,捞出;其中,所述浸种液中添加有 2.0mg/L的月光花素, 200mg/L的Ce(NO3)3·
6H2O水溶液, 1.0mg/L苯肽胺酸, 3.0mg/L5
‑
硝基愈创木酚钠, 5mg/L羧甲基壳聚糖;S3、将完成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平铺在催芽盘内,置于温度25℃、湿度55%的催芽室内至种子露白。
实施例2
[0014]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玉米种子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和空瘪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摊铺在滤网(采用非导热材质)上,280~385nm波段的紫外线,上下两面同时照射0.3h;其中,紫外线光源的距离为30cm;S2、将完成光照处理的玉米种子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稀土、苯肽胺酸、5
‑
硝基愈创木酚钠、羧甲基壳聚糖的浸种液中, 55℃浸种6h,捞出;其中,所述浸种液中添加有0.2mg/L的月光花素,150mg/L的La(NO3)3·
6H2O水溶液,0.1mg/L苯肽胺酸,2.0mg/L5
‑
硝基愈创木酚钠,2.5mg/L羧甲基壳聚糖;S3、将完成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平铺在催芽盘内,置于温度30℃、湿度60%的催芽室内至种子露白。
实施例3
[0015]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玉米种子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和空瘪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摊铺在滤网(采用非导热材质)上,280~385nm波段的紫外线,上下两面同时照射0.25h;其中,紫外线光源的距离为30cm;S2、将完成光照处理的玉米种子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稀土、苯肽胺酸、5
‑
硝基愈创木酚钠、羧甲基壳聚糖的浸种液中,52℃浸种7h,捞出;其中,所述浸种液中添加有1.1mg/L的月光花素,175mg/L的La(NO3)3·
6H2O水溶液,0.55mg/L苯肽胺酸,2.5mg/L5
‑
硝基愈创木酚钠,3.75mg/L羧甲基壳聚糖;S3、将完成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平铺在催芽盘内,置于温度27℃、湿度57%的催芽室内至种子露白。
[0016]选取3000粒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玉米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实施例1、
实施例2、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催芽3d和7d后,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见表1。
[0017]发芽率(%)=(7天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
×
100%;发芽势(%)=(3天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
×
100%;表1
[0018]以三十烷醇浸种法(三十烷醇溶液浓度为0.05ppm,每17公斤溶液浸种10公斤,浸泡4小时,捞出阴干,平铺在催芽盘内,置于温度27℃、湿度57%的催芽室内至种子露白)为对比例,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为试验例,结果:试验例的种苗产量较对照例提高了21.3%。
[0019]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玉米种子摊铺在280~385nm波段的紫外线下照射0.2~0.3h;S2、将完成光照处理的玉米种子置于添加有月光花素、稀土、苯肽胺酸、5
‑
硝基愈创木酚钠、羧甲基壳聚糖的浸种液中浸种6~8h,捞出;S3、将完成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平铺在催芽盘内,置于温度25~30℃、湿度55~60%的催芽室内至种子露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紫外线光源的距离为30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液中添加有0.2~2.0mg/L的月光花素,150~200mg/L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丹宁,贾振江,史小军,翟建红,邵鹏,樊虎玲,宋艳丽,杨亚丽,权海建,雷亚妮,岳英侠,
申请(专利权)人:商洛市种子管理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