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池、电池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02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6
公开了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池、电池组和车辆。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壳体,其具有一侧敞开并且另一侧形成有通孔的底部;电极端子,其穿过所述通孔设置成不接触所述通孔的内壁;以及端子垫圈,其插设在所述电极端子与所述通孔之间,其中,所述电极端子可以包括:主体部,其插入所述通孔中;外凸缘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沿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外表面延伸;内凸缘部,其配置成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朝向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内表面延伸;以及平坦部,其设置于所述内凸缘部的内侧。内凸缘部的内侧。[转续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以及包括该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的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0002]本申请要求以下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0003]2021年1月1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07278;
[0004]2021年2月1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22897;
[0005]2021年2月1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22894;
[0006]2021年2月1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22891;
[0007]2021年2月1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22881;
[0008]2021年2月23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24424;
[0009]2021年3月8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30300;
[0010]2021年3月8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30291;
[0011]2021年4月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46798;
[0012]2021年5月4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58183;
[0013]2021年6月14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77046;
[0014]2021年6月28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084326;
[0015]2021年10月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31225;
[0016]2021年10月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31215;
[0017]2021年10月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31205;
[0018]2021年10月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31208;
[0019]2021年10月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31207;
[0020]2021年10月14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37001;
[0021]2021年10月15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37856;
[0022]2021年10月22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42196;
[0023]2021年11月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53472;
[0024]2021年11月1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60823;
[0025]2021年11月24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63809;
[0026]2021年11月26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65866;
[0027]2021年12月3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72446;
[0028]2021年12月10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77091;
[0029]2021年12月3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94593;
[0030]2021年12月3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94610;
[0031]2021年12月3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94572;
[0032]2021年12月3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94612;
[0033]2021年12月3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94611;以及
[0034]2022年1月5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2

0001802,
[0035]这些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介绍

[0036]容易应用于各种产品组并具有诸如高能量密度之类的电特性的二次电池不仅普遍应用于便携式装置,而且普遍应用于由电驱动源驱动的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等。
[0037]因为这些二次电池具有可以显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的主要优点以及没有由能量的使用产生副产物的次要优点,所以它们作为一种用于改善生态友好性和能量效率的新能源而受到关注。
[0038]目前本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单元二次电池的操作电压约为2.5V至4.5V。因此,当需要更高的输出电压时,通过串联连接多个电池来配置电池组。此外,可以根据电池组所需的充/放电容量,并联连接多个电池来形成电池组。因此,可以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和/或充电/放电容量来不同地设定包括在电池组中的电池的数量和电连接的形式。
[0039]同时,作为一种二次电池,已知有圆柱形、矩形和袋型电池。在圆柱形电池的情况下,用作绝缘体的隔膜插设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并且它们卷绕以形成卷芯形式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插入到电池壳体中以与电解质一起配置电池。此外,条形电极接头可以连接到正极和负极中的每一者的未涂覆部,并且电极接头电连接电极组件和暴露于外部的电极端子。作为参考,正极端子是密封电池壳体的开口的密封体的帽,并且负极端子是电池壳体。
[0040]然而,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传统圆柱形电池,由于电流集中在联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所述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配置成一侧敞开,并且另一侧具有底部,在所述底部中形成有穿孔;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穿孔安装成不接触所述穿孔的内壁;以及端子垫圈,所述端子垫圈插设在所述电极端子与所述穿孔之间,其中,所述电极端子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插入所述穿孔中;外凸缘部,所述外凸缘部配置成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沿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外表面延伸;内凸缘部,所述内凸缘部配置成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朝向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内表面延伸以压缩所述端子垫圈;以及平坦部,所述平坦部设置于所述内凸缘部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平坦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电极端子由金属制成,并且所述内凸缘部通过对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进行塑性加工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电极端子为所述内凸缘部穿过所述穿孔而铆接的铆接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内凸缘部的面向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表面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角为0
°
至6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内凸缘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逐渐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隔开,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并且朝向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面向所述底部的表面与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角为0
°
至3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内凸缘部与所述平坦部之间设置有凹进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凹进部为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凹进的闭环形状的槽。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凹进部具有不对称截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不对称截面包括所述平坦部的侧壁以及所述内凸缘部的与所述平坦部的所述侧壁的端部连接的倾斜表面。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侧壁垂直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平坦部倾斜。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内凸缘部的厚度随着远离所述主体部而逐渐减小。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端子垫圈包括:外垫圈,所述外垫圈插设在所述外凸缘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外表面所在的第一平面之间;内垫圈,所述内垫圈插设在所述内凸缘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间;以及中间垫圈,所述中间垫圈插设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穿孔之间以连接所述外垫圈和所述内垫圈。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中间垫圈根据其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端子垫圈在所述中间垫圈中具有最小厚度。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中间垫圈的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邻的区域的厚度随着靠近所述第一平面而增加。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中间垫圈的与所述第二平面相邻的区域的厚度随着靠近所述第二平面而增加。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位于所述中间垫圈的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中央区域具有均匀的厚度。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中间垫圈的插设在所述穿孔的连接至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的内边缘与所述内凸缘部之间的区域的厚度相对小于所述中间垫圈的其它区域的厚度。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中间垫圈的厚度随着远离所述外凸缘部而逐渐减小。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内垫圈的插设在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内凸缘部的端部附近的区域之间的区域具有最小的厚度。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穿孔的内边缘包括面向所述内凸缘部的面向表面。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内垫圈配置成比所述内凸缘部延伸得更长,使得所述内垫圈的端部暴露。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所述平坦部的高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内垫圈的端部的高度。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所述平坦部的高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内凸缘部的高度。2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所述内凸缘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垫圈的端部的高度。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所述内凸缘部的高度为0.5mm至3.0mm。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电极端子从所述外凸缘部的下表面到所述平坦部的表面的高度为4mm至7mm。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外表面,所述外凸缘部的高度为0.8mm或更大。3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外垫圈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外凸缘部的外部,并且当在平行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外表面的方向上测量时,所述外垫圈的暴露部分具有0.1mm至1mm的宽度。3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至所述外凸缘部的边缘的半径为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半径的10%至7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至所述平坦部的边缘的半径为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半径的4%至30%。3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当将最大压缩点处的厚度变化与压缩前所述端子垫圈的厚度的比率定义为压缩比时,所述端子垫圈的所述压缩比为30%至90%。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端子垫圈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氟乙烯或聚丙烯,并且所述端子垫圈的所述压缩比为50%至90%。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极端子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端子垫圈的所述中间垫圈和所述内垫圈在压缩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所述中间垫圈和所述内垫圈的所述压缩比为50%至90%。37.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在所述电极组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夹着隔膜卷绕,所述电极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配置成从所述电极组件的两端延伸并且暴露于所述隔膜的外部;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配置成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
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穿过形成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底部中的穿孔安装成不接触所述穿孔的内壁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电极端子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插入所述穿孔中;外凸缘部,所述外凸缘部配置成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沿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底部的外表面延伸;内凸缘部,所述内凸缘部配置成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建宇赵敏起金度均金在雄皇甫光洙朴种殖林在垣崔惟瑆金学均李帝俊李炳九柳德铉李宽熙李宰恩林惠珍崔修智姜宝炫郑池敏孔镇鹤李洵旿崔圭铉朴必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