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96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控制方法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在拓扑结构中,由中继线圈补偿电容模块和多个中继线圈依次串联组成中继线圈回路,传能线圈与任一所述中继线圈同轴设置,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通过中继线圈回路完成能量传输,实现了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灵活放置,提升空间自由度;方法通过获取功率调节参数和电路元件参数,根据功率调节参数和电路元件参数,计算得到发射变换器与接收变换器之间的相对相位角,并根据相对相位角和预设的脉冲控制参数生成脉冲信号,将脉冲信号传输至发射变换器和接收变换器,使拓扑结构以输出功率设定值运行,提升传输功率调节的灵活性。调节的灵活性。调节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是一种新兴的能量传输技术,在没有物理接触的前提下可为各种设备供电,解决有线传输存在的接口老化、安全性能差等问题,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然而现有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电能传输拓扑对发射电能模块和接收电能模块的空间位置摆放的要求高,空间自由度低,而且传输功率调节灵活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的空间自由度低、传输功率调节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所述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中继线圈回路;
[0006]所述中继线圈回路由中继线圈补偿电容模块和多个中继线圈串联组成,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均包括变换器和传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所述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中继线圈回路;所述中继线圈回路由中继线圈补偿电容模块和多个中继线圈串联组成,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均包括变换器和传能线圈;其中所述传能线圈与任一所述中继线圈同轴设置,位于发射模块中的变换器为发射变换器,位于所述接收模块中的变换器为接收变换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功率调节参数和电路元件参数;所述功率调节参数包括输出功率的设定值、发射模块的输入电压的设定值、接收模块的输出电压的设定值、变换器的工作角频率、接收模块的数量以及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数量总和;根据所述功率调节参数和所述电路元件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发射变换器与所述接收变换器之间的相对相位角;根据所述相对相位角和预设的脉冲控制参数,生成脉冲信号;将所述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射变换器和所述接收变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参数的获取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拓扑结构的线圈回路参数,根据所述线圈回路参数和所述变换器的工作角频率计算所述拓扑结构的电路元件参数;所述线圈回路参数包括:传能线圈电感值、中继线圈电感值、耦合系数;所述电路元件参数包括耦合互感值、滤波电容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公式为:L
si*
=L
si

M
i
L
i
=L
si
L
i
为第i个传能线圈的电感值,L
si
为第i个中继线圈的电感值,k
i
为第i个耦合系数,M
i
为第i个传能线圈与第i个中继线圈的耦合互感值,L
fi
为滤波电感值,C
fi
为滤波电容值,C
i
为隔直电容值,ω
T
为变换器工作角频率,C0为中继线圈补偿电容值,M
s
为拓扑结构中所有耦合互感值的总和,L
si*
为传能线圈与中继线圈去耦等效后的中继线圈电感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互感值包括接收模块的接收传能线圈与中继线圈的耦合互感值,所述滤波电容值包括接收模块的滤波电容值;所述相对相位角的计算公式为:P
r
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淼郑达理卢健航邓少力刘嘉昕唐雄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