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96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包括活塞盖、活塞、弹簧、本体、保险件、被保险件和被保险件盖,应用空气阻尼延迟原理,意外跌落时活塞向下运动压缩下方空气,空气来不及从活塞底部的高精度微径排气孔中泄放出,形成空气阻尼,阻碍活塞进一步向下运动,活塞仍能保持保险,跌落冲击消失后弹簧推动活塞至原位恢复保险;正常发射时后坐过载作用时间长,有充裕的时间使活塞下方的空气通过高精度微径排气孔泄放出,不再阻碍活塞向下运动至足够距离,活塞正常解除保险。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约,占用空间小,适用于极低后坐过载环境,可用于导弹引信10g~20g的发射过载环境。可用于导弹引信10g~20g的发射过载环境。可用于导弹引信10g~20g的发射过载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引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火箭弹和导弹等弹药发射时加速度较小,但加速时间较长,需要应用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来保证其引信解除保险的可靠性和勤务处理环境下的安全性。现有的引信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有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和钟表后坐保险机构,能通过冲击经历时间识别跌落和低发射过载环境。文献《巡飞弹引信后坐保险和惯性开关动态特性研究与设计》(倪庆乐.巡飞弹引信后坐保险机构和惯性开关动态特性研究与设计.南京理工大学,2017)介绍了这些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的结构与原理。
[0003]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属于直线运动式保险机构,由惯性筒、惯性筒簧等零件组成,结构较为简单。在发射过载作用下,下惯性筒先压缩下惯性簧运动,等到下惯性筒运动到底后,上惯性筒部件开始运动并到一定位置时释放被保险件。在跌落冲击作用时,下惯性筒仍然先开始运动,上惯性筒后运动,但由于跌落冲击持续时间短,上惯性筒不会运动到解除保险位置,上、下惯性筒在上、下惯性簧的抗力作用下恢复至保险状态。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难以适应更低的后坐过载环境,并且需用较大的轴向空间。
[0004]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的惯性筒壁上开有曲折槽,筒内的导向座上有导向销,惯性筒不仅作直线运动,还有相对转动,由于导向销和槽壁之间的碰击和摩擦而消耗能量,过载消失后惯性筒很快便停止运动。在发射过载作用下,惯性筒受惯性力向下运动,惯性筒沿曲折槽可移动足够的位移,在下降到位时,被保险件解除保险。当受到跌落冲击作用时,惯性筒在跌落冲击作用下,沿曲折槽向下运动,由于作用时间较短,惯性筒来不及走完曲折槽全程,惯性过载的作用即已消失,惯性筒下降的距离不够,被保险件就解除不了保险。但多种产品对软目标的跌落试验表明曲折槽后坐保险机构的保险可靠性即安全性难以保证,并且结构复杂程度高,产品质量即作用可靠性也难以保证。
[0005]钟表后坐保险机构一般包括原动机、齿轮系和调速器等零件,在发射过载作用下,滑块在后坐力作用下运动,受到钟表后坐保险机构的阻力时运动缓慢,但发射过载作用时间足够长,滑块仍然可运动到位,使雷管与传爆管对正,继而使横闩落下,使机构锁定在解除保险位置。在跌落至硬目标时,由于冲击过载时间短,滑块不能运动到位,过载消失后,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保险状态。钟表后坐保险机构可以识别更低的过载,如10g~20g的过载,但其结构过于复杂,占用空间也比较大。
[0006]文献《引信构造与作用》(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介绍M717引信依据空气阻尼延迟原理设计的引信延迟解除隔离机构,简化了引信结构。M717的滑块组件附加有一个空气阻尼延迟机构,可以得到1.5s~6s的解除保险时间。雷管座担当空气阻尼延迟解除隔离机构中活塞的作用,在弹丸发射出炮口后,作为活塞的雷管座在弹簧作用下移动,但由于橡胶圈的密封,在气室内的空气变稀薄,而进入气室的空气流量受到气缸中心孔的限制,气室内外即雷管左右两端存在压力差,压力方向与弹簧抗力
方向相反,形成阻尼进而延迟了雷管座的运动时间,即引信解除隔离的时间。文献《气体阻尼机构在引信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王华,董少峰.现代引信,1992(02):5

11)介绍为解决M739引信在低后坐过载环境和低转速环境中后坐销不正常工作问题而提出的应用空气阻尼延迟原理的后坐销机构。后坐销与限制器组成活塞合件,限制器由多孔烧结金属制成,弹丸发射时,活塞下沉,活塞上凸缘带动密封圈一起向下运动,不形成空气阻尼阻碍活塞下沉;弹丸出炮口后,随着后坐过载的减小,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此时活塞下凸缘与密封圈相抵一起上升,堵塞原有的空气流动通道,上方空气只能通过限制器渗入下部空间,活塞上下两侧形成空气阻尼,延缓后坐销的上升运动时间,即后坐销复位时间。文献《引信构造与作用》(马宝华主编.引信构造与作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介绍M757和M758引信也应用了空气阻尼延迟原理,由引信上部的击针

活塞合件来实现空气阻尼延迟解除隔离。击针固结在由多孔烧结金属制成的限制器上,并与活塞固结在一起。活塞上部有活塞圈,活塞下移时,空气通过活塞圈与引信体之间的缝隙流过,不形成空气阻尼阻碍活塞下移。但当活塞上移时,活塞圈张开,使空气仅能从结构疏松的限制器中缓慢通过,延长活塞和击针的上升运动时间,即引信解除隔离的时间。受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和能力,M757和M758引信以密封圈实现气密性密封,以多孔烧结材料实现气体的节流,其中密封圈存在长期贮存后老化失效、进而会丧失密封性能的隐患,而多孔烧结材料自然形成的孔隙面积散布较大,阻尼时间散布难以控制。文献《气体阻尼机构特性分析与设计准则》(王华,马宝华.气体阻尼机构特性分析与设计准则.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04):43

47)指出M757和M758引信中的气体阻尼机构时间精度较低,设计有待改进。
[0007]高精度微径孔和多孔烧结材料都能实现空气阻尼延迟作用效果。随着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加工工艺精度已经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加工出产品质量一致的高精度微径孔已不是难题,将气体阻尼机构中的多孔烧结材料替换为高精度微径孔,能有效减少空气阻尼作用时间的散布,既保证了阻尼性能的可靠性,也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0008]中国专利CN109556468B所披露的一种大口径滑膛爆炸枪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中引信中间结构实现延期解除保险功能的部分采用空气阻尼延迟原理,本体上横卧的侧向腔室担当活塞孔的作用,滑柱担当活塞的作用。侧向腔室是三阶通孔,直径依次减小,第三阶孔直径最小。滑柱与侧向腔室紧密配合,滑柱外圆柱面与侧向腔室壁间涂覆有一定粘性的密封膏脂。滑柱解除后坐保险后向外移动时,滑柱左端面与侧向腔室之间形成空腔,密封膏脂在不影响滑柱运动的情况下,阻止空气从滑柱与侧向腔室配合间隙中进入空腔,而直径较小第三阶孔限制进入空腔的空气流量,空腔的空气变稀薄,形成空气阻尼延迟滑柱外移运动时间,即实现滑柱的延期解除保险。
[0009]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孔轴配合精度可以比较经济地提高到实现气密的程度,无需在孔轴配合间隙中涂覆密封膏脂也能保证密封,避免了因密封膏脂长期储存后可能出现的性状变化而影响机构正常运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应用空气阻尼延迟原理,提出了一种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活塞底部的高精度微径排气孔实现了保险机构在跌落环境中形成气体阻尼,阻碍活塞运动而保证保险的安全可靠性,而发射环境下后坐过载作用时间长,活塞正常运动,保险机
构能可靠解除保险。
[0011]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包括活塞盖、活塞、弹簧、本体、保险件、被保险件和被保险件盖;本体是主结构件,上端面分为第一阶面和第二阶面,第一阶面上设置有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第二阶面上设置有第一阶槽、第二阶槽;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盖(1)、活塞(2)、弹簧(3)、本体(4)、保险件(5)、被保险件(6)和被保险件盖(7);本体(4)是主结构件,上端面为阶梯面,分为第一阶面和第二阶面,第一阶面的高度高于第二阶面;第一阶面上设有开口朝上的阶梯盲孔,自上向下依次为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第二阶孔即为活塞孔,活塞(2)和弹簧(3)设置在第二阶孔内,弹簧(3)位于活塞(2)下方;第二阶面上设有阶梯通槽,其中上方的是第一阶槽,下方的是第二阶槽,被保险件(6)放置在第二阶槽内,阶梯通槽的贯通方向与本体(4)的中心轴线方向异面垂直;所述本体(4)的第二阶孔内高于装配时活塞(2)下端面位置处设有斜向孔连通并贯穿第二阶槽,保险件(5)放置在所述斜向孔连通第二阶孔和第二阶槽的部分;活塞盖(1)点铆固定在第一阶孔内,被保险件盖(7)点铆固定在第一阶槽内;所述活塞(2)为回转体,与本体(4)的活塞孔之间精密配合;自活塞(2)顶面中心向下开有盲孔;在盲孔的孔底中心向下开有高精度微径排气孔,控制活塞(2)阻尼运动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塞(2)与本体(4)活塞孔之间的配合按气密性配合选取,选为H6/c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信气体阻尼式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塞(2)与本体(4)活塞孔之间的配合表面应足够光滑,活塞孔孔壁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时魏垚鑫闻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