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估患有肿瘤或特定肿瘤风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96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估患有肿瘤或特定肿瘤风险的方法,涉及肿瘤标志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非诊断目的的评估患有肿瘤风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循环肿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评估患有肿瘤或特定肿瘤风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标志物
,具体为一种评估患有肿瘤或特定肿瘤风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肿瘤转移是肿瘤恶性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血行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方式。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被认为是肿瘤散播的“种子”,以单个或集群的形式出现在外周血中。液体活检基于非侵入式微创,可动态监测等优势成为肿瘤检测诊断的重要手段,CTC检测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标记物,目前在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中有广泛的研究。为了成功形成转移,CTC需要克服多种障碍,包括穿过组织

血液屏障,失巢凋亡,克服剪切应力,逃避免疫攻击等。因此,常规的CTC很难形成转移灶,临床研究也出现很多相互矛盾的观点,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专家小组也并不坚决推荐CTC作为监测全身治疗反应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临床亟需对肿瘤转移复发进展过程进行更加深入、系统、客观的阐述,尤其是探索在转移过程中免疫系统功能的异质性与肿瘤恶性转移的关联,发掘敏感、可靠、规范、微创的新型肿瘤转移进展、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0003]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CTC in cell,CIC)是在循环系统或骨髓液等样本中发现的具有肿瘤和免疫细胞双重特性的一类细胞,表达肿瘤和免疫相关标志性蛋白,形态学表现为单个细胞核,双层细胞膜结构,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IC外层膜为免疫细胞外壳,CD45免疫标志蛋白表达阳性,内层包裹肿瘤细胞,表达肿瘤CK、EpCAM、BCL、SSEA3等标志蛋白,部分内层细胞发生上皮

间质转换(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导致一些肿瘤Marker表达下降。为进一步阐释CIC形成的分子机制,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单细胞组学分析,初步阐明CIC的形成确实与大部分免疫细胞密切相关: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以及一些淋巴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在特定情形下将细胞核向细胞外排出,而细胞膜保存完整形态,形成具有趋化和吞噬功能的无核白细胞,无核白细胞进一步吞噬、包裹肿瘤细胞,形成双层膜结构的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CIC的免疫细胞外层膜结构,使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具备一定趋化功能,并且保护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监视,同时克服循环系统中的流体剪切力,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定植,导致远端转移的发生。目前,基于CIC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尚未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为目标标志物,能够准确评估患有肿瘤或特定肿瘤,减少临床癌症漏诊或误诊的出现。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估患有肿瘤风险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以循环
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为标志物,检测外周血样本中所述标志物,所述标志物数目越多,则表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
[0007]优选地,对于治疗中的个体,所述标志物不变或升高表明治疗效果差。
[0008]优选地,对于治疗后的个体,所述标志物数目大于35,表明患者体内发生潜在的复发转移。
[0009]优选地,对于治疗后的个体,所述标志物数目大于35表明患者危险系数大,预后不良。
[0010]优选地,检测外周血样本中所述标志物的方法为使用微流控细胞分选仪。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估患有特定肿瘤风险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方法检测外周血样本中所述标志物后,分别检测所述标志物中是否含有所述特定肿瘤的抗体,所述标志物出现特异性抗原表达,表明肿瘤恶性风险高。
[0012]优选地,对于治疗中的个体,所述标志物数目出现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所述标志物数目上升或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则表明临床疗效不佳或出现肿瘤耐药。
[0013]优选地,对于治疗后的个体,所述标志物的数目超过阈值,则表明个体具有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或生存预后不良。
[0014]优选地,所述特定肿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淋巴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尤文肉瘤、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中的一种。
[0015]优选地,所述抗体包括CD45、Bcl

xl、SSEA1、SSEA3、SSEA、GD2、PHOX2A、PHOX2B、AFP、CD56、CD99、GFAP、MyoD1、Nkx2.2、CK、EpCAM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选择病患的外周血或骨髓液作为检测样本,使用微流控细胞分选仪处理样本,获得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针对不同疑似肿瘤类型搭配对应的抗体组合,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捕获的细胞进行标记,进而通过荧光显微镜对捕获的细胞进行鉴定。非肿瘤样本中无法检测到CIC,而在肿瘤患者有效检出CIC。因此,术前通过对检测样本中的目的标志物CIC进行分离鉴定计数,可以辅助医生对癌症疑似患者评估筛查,减少临床癌症漏诊或误诊的出现。针对肿瘤疗效评估,获取临床治疗中的患者外周血样本,选择患者肿瘤对应的特异性抗体,通过检测CIC数目变化来评估治疗疗效,如果CIC数目出现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反之,如果在治疗过程中CIC数目上升或长时间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则临床疗效不佳或出现肿瘤耐药,考虑及时干预,调整用药方案,防止贻误治疗时机。针对肿瘤复发转移监测和肿瘤生存预后评估,随访病人患者外周血样本经过芯片分离铺板后,选择患者肿瘤对应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标志物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的数目,如果CIC数目超过阈值,则考虑患者具有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生存预后不良,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在疾病发生早期抑制病情恶化。
[0018](2)由于肿瘤细胞的高度异质性,本专利技术根据针对不同的肿瘤类型,特异性的抗体组合来对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进行标记,对肿瘤初筛通过多种抗体的组合避免误诊,同时也避免了因为个体化差异蛋白分子表达类型不同而导致的漏诊。相比于已经报道的通过基于单一抗体分子检测CTC诊断肿瘤的技术,多抗体联合诊断从理论上有效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
[0019](3)相比于现有的影像学诊断及穿刺活检技术,影像学诊断无法发现微小残留病
灶及早期转移,容易造成漏诊,而穿刺活检取样困难,对病人造成较大痛苦,特异性高但灵敏度相对较低,且容易造成潜在的炎症和肿瘤散播,无法动态监测肿瘤病人的发展变化。本专利技术通过微流控细胞分选平台,选择单一的外周血为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估患有肿瘤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以循环肿瘤

免疫嵌合细胞为标志物,检测外周血样本中所述标志物,所述标志物数目越多,则表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治疗中的个体,所述标志物不变或升高表明治疗效果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治疗后的个体,所述标志物数目大于35,表明患者体内发生潜在的复发转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治疗后的个体,所述标志物数目超出大于35表明患者危险系数大,预后不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外周血样本中所述标志物的方法为使用微流控细胞分选仪。6.一种评估患有特定肿瘤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检测外周血样本中所述标志物后,分别检测所述标志物中是否含有所述特定肿瘤的抗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彬文飞球陈小文袁秀丽曹年华崔秀芳姚暖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