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495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所述屋顶边缘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集水槽,使得屋顶的雨水可以汇入集水槽内,通过自动开合组件控制电动缸打开封堵板,使得集水槽内的水通过虹吸效应可以从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流出,从而使得雨水可以及时排出,避免雨水在屋顶停留时间较长造成渗潮,同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较为自动化,通过虹吸效应排出屋顶的雨水,使得屋顶在建造时无需设置找坡层,并且雨水第一时间汇入集水槽中,雨水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屋顶,避免屋顶因水泡而损坏,降低了建造成本以及维修养护成本,通过设置防护盖以及滤板,可以将水中的杂质过滤,避免堵塞排水管道。避免堵塞排水管道。避免堵塞排水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系统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立体车库或其他房体结构的绿化排水系统中,最常用的就是排水板和防水结构。排水板一般用于种植屋面,现有的排水板,是在聚合物片材上形成实心或杯状凸起,杯状凸起的杯口在凸起的反方向,凸起一般向上,凸起之间的空间构成排水通道。凸起向下时,凸起之间打孔,水穿过该孔,再从凸起之间的空间流走。
[0003]当前技术中利用排水板进行的排水系统,就是单纯的将若干排水板平铺在屋面上,上面再铺盖一层过滤布,过滤布上再铺盖绿化土,这样屋面上的积水只能从屋面的边缘处排出,这种排水方式雨水在屋面停留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屋面的渗潮,影响房屋结构,并且屋面需要设置找坡层,这势必会增加建筑成本以及后续的维修养护成本,另外积水中的杂质(如树枝、树叶等)可能会堵塞排水通道,影响后续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中积水在屋面停留时间较长、屋面建筑成本以及后期维修养护成本较高以及积水中的杂质会堵塞排水通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所述屋顶边缘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屋顶与所述挡水板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水管,且所述第一排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水板外侧壁上,且其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处固定贯穿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底端移动设置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与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连接有自动开合组件,所述自动开合组件与所述电动缸电性连接,其用于控制所述电动缸自动运行,所述集水槽顶部盖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固定嵌设有滤板,所述挡水板上固定安装有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自动开合组件以及所述电动缸分别电性连接,其用于提供所述自动开合组件以及所述电动缸所需的电能。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水槽顶部边缘处设有弧形坡,所述集水槽侧壁内设置有多重防水层,通过设置弧形坡,可以使得屋顶的雨水快速流入集水槽中,从集水槽中经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排出,避免雨水在屋顶停留时间过长,由于集水槽内长期存在水,通过设置多重防水层可以避免积水从集水槽渗入墙体内部,并且由于雨水第一时间均会自动流向集水槽,避免屋顶因长时间水泡而损坏,大大降低了建筑后期的维修养护成本。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水槽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固定贯穿所述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外侧固定连接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侧壁上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水管,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集水槽内的底端低于所述进水管的高度,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挡水板外侧的端部插入所述集水盒中,且此端低于所述第二排水管的高度,集水盒中始终存有水,通过设置连通管,可以在降雨时,通过连通器效应将集水槽中的水一起排出,提升排水效果,且无需增加其他动力装置,并且在排水结束后,可以将集水槽中的水尽可能排出,使得集水槽中的水位低于进水管,进水管中不会残留水,避免后续排水过程中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无法通过虹吸效应排水。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底端边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移动贯穿所述支撑架,通过设置导向杆可以使得支撑架在被电动缸带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不会左右偏移,使得在不需要排水时封堵盖可以精准将进水管底部堵住,避免在开始排水时无法顺利通过虹吸效应排出水。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开合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连接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拉力传感器、弹性连接绳、浮力块以及PLC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进水管上,且所述第二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下方,所述连接架位于所述集水槽内,且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均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轮距离所述进水管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滑轮距离所述进水管的距离,所述拉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环上,所述弹性连接绳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且其搭设在所述第一滑轮以及所述第二滑轮上方,所述浮力块与所述弹性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PLC控制芯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水板顶部,且其与所述拉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电动缸分别电性连接,在没有降雨时,浮力块对弹性连接绳的拉力会传递到拉力传感器上,拉力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拉力值实时传递给PLC控制芯片,PLC控制芯片内预设有拉力阈值,此时浮力块对弹性连接绳的拉力大于预设的拉力阈值,在降雨时,雨水大量涌入集水槽,使得浮力块逐渐浮起,浮力块对弹性连接绳的拉力逐渐降低,当拉力传感器接受到的拉力小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PLC控制芯片会控制电动缸带动支撑架以及封堵板下沉,使得进水管底端打开,此时集水槽中的水会突然涌入进水管中,根据虹吸效应,水会经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排出,从而使得屋顶上的水快速排出,当屋顶水被排空后,集水槽中的水位下降,浮力块下沉,浮力块对弹性连接绳的拉力逐渐变大,当拉力传感器传递给PLC芯片的拉力信号超过预设阈值时,PLC控制芯片会控制电动缸回缩,带动支撑架和封堵盖上升,重新堵住进水管的底端,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更加自动化。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水槽内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倒V型,所述导流板被所述弹性连接绳移动贯穿,且所述浮力块位于所述导流板下方,通过设置导流板,可以在屋顶上的雨水大量涌入集水槽时,落下的水不会对浮力块造成冲击,避免弹性连接绳承受的拉力变化较大,影响拉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拉力数值。
[00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屋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安装滑轨,且其位于所述集水槽顶部四周,所述防护盖插设在所述安装滑轨上,且所述防护盖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通过设置安装滑轨,可以使得防护盖以及滤板不会受水流冲击而位移,避免杂质进入集水槽中,通过设置拉动把手,便于工作人员取下防护盖以及滤板,对其进行定期清理。
[0013]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板边缘为金属材质,相邻的所述安装滑轨之间设置有磁力条,所述磁力条嵌设在所述屋顶上,磁力条会将滤板边缘吸附,使得滤板边缘紧贴屋顶表面,避免污水透过滤板和屋顶的缝隙进入集水槽中,并且使得防护盖开合方式更便捷。
[001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太阳能供电板、光伏充电控制器以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供电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水板顶部,所述光伏充电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水板顶部,且其与所述太阳能供电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水板顶部,且其与所述光伏充电控制器、所述PLC控制芯片、所述拉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电动缸分别电性连接,光伏充电控制器内置变压器,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1),所述屋顶(1)边缘固定连接有挡水板(2),所述屋顶(1)与所述挡水板(2)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内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水管(5),且所述第一排水管(5)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水板(2)外侧壁上,且其与所述进水管(4)连通处固定贯穿所述第一排水管(5),所述进水管(4)底端移动设置有封堵盖(6),所述封堵盖(6)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进水管(4)上固定安装有电动缸(8),所述电动缸(8)与所述支撑架(7)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4)上固定连接有自动开合组件(9),所述自动开合组件(9)与所述电动缸(8)电性连接,其用于控制所述电动缸(8)自动运行,所述集水槽(3)顶部盖设有防护盖(10),所述防护盖(10)上固定嵌设有滤板(11),所述挡水板(2)上固定安装有供电组件(12),所述供电组件(12)与所述自动开合组件(9)以及所述电动缸(8)分别电性连接,其用于提供所述自动开合组件(9)以及所述电动缸(8)所需的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顶部边缘处设有弧形坡(13),所述集水槽(3)侧壁内设置有多重防水层(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5),所述连通管(15)固定贯穿所述挡水板(2),所述挡水板(2)外侧固定连接有集水盒(16),所述集水盒(16)侧壁上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水管(17),所述连通管(15)位于所述集水槽(3)内的底端低于所述进水管(4)的高度,所述连通管(15)位于所述挡水板(2)外侧的端部插入所述集水盒(16)中,且此端低于所述第二排水管(17)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底端边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8),且所述导向杆(18)移动贯穿所述支撑架(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合组件(9)包括第一固定环(901)、第二固定环(902)、连接架(903)、第一滑轮(904)、第二滑轮(905)、拉力传感器(906)、弹性连接绳(907)、浮力块(908)以及PLC控制芯片(909),所述第一固定环(901)与所述第二固定环(902)均固定套设在所述进水管(4)上,且所述第二固定环(90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901)下方,所述连接架(903)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张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双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