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94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先在结构底板上与降水井对应的位置预留出套管尺寸的孔洞,施工时将套管装入降水井及结构底板的孔洞中,随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放入水泵进行降水;S2、待结构底板封顶且地库顶板回土完成后,将水泵取出,放入麻丝兜住混凝土,接着浇筑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并振捣密实;S3、最后在套管顶部焊套盖板,并刷防锈漆,待地下室地坪浇筑完成后即可将套管隐蔽掉。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根源上解决了降水井预留洞渗水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耐久性好,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从而实现项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项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项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居民居住越来越集中,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多带有地下室。建筑工程大型地下室基坑在土方开挖前,都会依据地勘报告所描述的土的类别、地下水水位高程等,制定施工现场降水方案,以防止因土的特性、地下水过高等原因致使基坑土方开不到位,而影响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而淤泥质土层具有深厚软土,软土含水率高,渗透性差的特点,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坑变形,是基坑工程的研究重点。因此,需要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才能保证基坑降水要求。
[0003]现有的常规砂土地基降水井一般设置在底板后浇带内,但淤泥质土降水井有效影响半径约为20米,因此必须在底板结构内布置降水井,而结构内预留降水井有可能会导致后期封堵困难、出现渗漏。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先在结构底板上与降水井对应的位置预留出套管尺寸的孔洞,施工时将套管装入降水井及结构底板的孔洞中,随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放入水泵进行降水;S2、待结构底板封顶且地库顶板回土完成后,将水泵取出,放入麻丝兜住混凝土,接着浇筑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并振捣密实;S3、最后在套管顶部焊套盖板,并刷防锈漆,待地下室地坪浇筑完成后即可将套管隐蔽掉。
[0007]作为优选,S1中所述套管的顶标高度需高出结构底板面以上5cm。
[0008]作为优选,S1中所述套管上设有一圈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的半径为100mm,厚度为3mm。针对基础底板内部降水井,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带有止水翼环的套管,为后期降水井封堵创造有利条件。
[0009]作为优选,S1中所述结构底板下方设有垫层,位于垫层下方的所述套管上设置麻丝加水泥封闭。
[0010]作为优选,S3中所述防锈漆由环氧树脂、云母氧化铁、助剂和溶剂制成,对盖板具有保护防锈蚀的作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和盖板均由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降水井和结构底板间采取设置套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以及盖
板隐蔽等一系列封堵施工,依据套管的尺寸,先在结构底板2上与降水井1对应的位置预留出套管3尺寸的孔洞,再将套管3装入降水井1及结构底板2的孔洞中,随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放入水泵进行降水,待结构底板2封顶且地库顶板回土完成后,将水泵取出,放入麻丝4兜住混凝土,接着浇筑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5,并振捣密实,最后在套管3顶部焊套盖板6,并刷防锈漆,待地下室地坪浇筑完成后即可将套管3隐蔽掉,从根源上解决了降水井预留洞渗水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耐久性好,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从而实现项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降水井;2、结构底板;21、垫层;3、套管;31、止水翼环;4、麻丝;5、微膨胀混凝土;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19]实施例
[0020]一种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针对结构内预留降水井存在后期封堵困难、容易渗漏的问题,通过设置套管3、止水翼环31、钢筋、混凝土、水泵、麻丝4和盖板6,依据套管3的尺寸,先在结构底板2上与降水井1对应的位置预留出直径300mm、带3mm厚止水翼环31的套管3(套管3的顶标高高出结构底板2面5cm)相同尺寸的孔洞,然后绑扎底板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放入水泵进行降水,待结构封顶且地库顶板回土完成后,将水泵取出,放入麻丝4用于兜住混凝土,然后浇筑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5并振捣密实,最后在套管3顶部使用盖板6焊套在套管3上并刷防锈漆,地下室地坪浇筑完成后即可将钢套管隐蔽。通过在降水井1和结构底板2间采取设置套管3、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以及盖板6隐蔽等一系列封堵施工,从根源上解决了降水井1预留洞渗水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耐久性好,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从而实现项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0021]具体步骤如下:
[0022]S1、先在结构底板2上与降水井1对应的位置预留出套管3尺寸的孔洞,施工时将套管3装入降水井1及结构底板2的孔洞中,随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放入水泵进行降水;
[0023]S2、待结构底板2封顶且地库顶板回土完成后,将水泵取出,放入麻丝4兜住混凝土,接着浇筑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5,并振捣密实;
[0024]S3、最后在套管3顶部焊套盖板6,并刷防锈漆,待地下室地坪浇筑完成后即可将套
管3隐蔽掉。
[0025]如图1所示,套管3和盖板6均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制成,套管3的直径为300mm,盖板6的厚度为20mm,并且套管3的顶标高度需高出结构底板2面以上5cm;同时,套管3上设有一圈止水翼环31,该止水翼环31的半径为100mm,厚度为3mm,止水翼环31的设置为后期封堵降水井1创造有利条件;结构底板2的下方设有垫层21,位于垫层21下方的套管3上设置麻丝4加水泥封闭,并且在S2中使用微膨胀混凝土5封堵降水井1,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干缩导致混凝土与套管3间产生缝隙,从而出现渗漏的情况;防锈漆由环氧树脂、云母氧化铁、助剂和溶剂制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先在结构底板(2)上与降水井(1)对应的位置预留出套管(3)尺寸的孔洞,施工时将套管(3)装入降水井(1)及结构底板(2)的孔洞中,随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放入水泵进行降水;S2、待结构底板(2)封顶且地库顶板回土完成后,将水泵取出,放入麻丝(4)兜住混凝土,接着浇筑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5),并振捣密实;S3、最后在套管(3)顶部焊套盖板(6),并刷防锈漆,待地下室地坪浇筑完成后即可将套管(3)隐蔽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富含承压水淤泥质土的基础底板降水井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套管(3)的顶标高度需高出结构底板(2)面以上5c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子英刘宝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