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80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属于建筑材料保温性能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左防护箱、右防护箱,呈左右对称设置,左防护箱与右防护箱之间安装有墙板构架,用于对复合墙板定位架固,墙板构架与左防护箱、右防护箱均可拆卸的密封配接固定,左防护箱的一侧设置有冷循环组件,右防护箱的一侧设有热循环组件,墙板构架内设置有接触测温装置,用于对复合墙板内部各区域定点测温,墙板构架外设置有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尤其设置的热循环组件能够通过加热管对复合墙板一侧进行均匀或非均匀供热,模拟实际光照强度、角度等,更切合的反应复合墙板使用中的保温效果。用中的保温效果。用中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保温性能测量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墙体在投入使用前均需经过墙体稳态热传递性质测试仪对其墙体热传递性能进行测量,该系统可用于评估建筑物墙体的隔热性能,以确定其能源效率和热舒适性。现有技术中的稳态传热系数检测设备,在测试中将构件置于两个不同温度场的箱体之间,热箱模拟室内或夏季室外空气温度、风速、辐射条件等,冷箱模拟室外或夏季室内空调房间空气温度进行测量,但测试保温材料热阻的检测装置(稳态传热系数检测设备)检出来的热阻不准确,其主要原因在于:1.是热箱和冷箱采用的是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而且设备密封性不是很好;2. 传感器性能不高;3. 防护箱体的防护性能不行,导致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设备内部创造的均衡温度;同时,稳态传热系数检测设备无法还原模拟建筑墙体实际投入使用情况,测出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了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其包括:左防护箱、右防护箱,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防护箱与所述右防护箱之间安装有墙板构架,用于对复合墙板定位架固,所述墙板构架与左防护箱、右防护箱均可拆卸的密封配接固定,所述左防护箱的一侧设置有冷循环组件,所述右防护箱的一侧设有热循环组件,所述墙板构架内设置有接触测温装置,用于对复合墙板内部各区域定点测温,所述墙板构架外设置有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收集和记录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记录仪上进行分析和处理。
[0004]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左防护箱、右防护箱内均嵌入固定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采用真空绝热板材料,且所述防护层的导热系数低于复合墙板的导热系数。
[0005]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墙板构架内平行架设有两个复合墙板,两个复合墙板在墙板构架中形成稳定温仓,所述稳定温仓外分别设置有排风管与进风管,所述排风管与进风管之间通过送风泵相连通。
[0006]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冷循环组件包括:外风箱,固定在左防护箱的一侧,所述外风箱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左防护箱相连通,所述左防护箱内竖直架设有阻流板,所述阻流板的横截面呈[形结构,所述阻流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导流扇叶。
[0007]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热循环组件包括:热风箱,连接在所述右防护箱的一侧,所述右防护箱内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横向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周向固定有多个柱杆,且所述右防护箱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相固定,所述柱杆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加热管,所述右防护箱的上端连通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热风箱相连通。
[0008]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上周向分布有多组遮挡板,各所述遮挡板均转动排列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 。
[0009]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遮挡板能够在转向配合中实现加热管与复合墙板之间密封阻挡效果,使得所述加热管能够均匀或非均匀地对复合墙板表面供热。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接触测温装置包括:传输线,排列分布在复合墙板的钻孔内,所述传输线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电阻丝,各所述电阻丝能够对应分布在复合墙板的各个分层。
[00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电阻丝外套接有环套,所述环套内设有流动腔,且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仓与排液仓,所述进液仓与排液仓均与所述流动腔相连通,所述电阻丝外还套接有汲热仓,所述汲热仓的一侧与排液仓相连通,所述汲热仓的另一侧通过微型液泵与所述进液仓相连通,所述电阻丝与复合墙板的钻孔之间充填有密封导热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在左防护箱、右防护箱内均采用真空绝热板材料进行密封性能构建,避免内部热量流失,降低测试中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墙板构架同时搭建两个复合墙板,一方面能够同时对两个复合墙板的热阻性能进行测试,数据可靠性高,另一方面,两个复合墙板之间能够形成稳定温仓,以便真实还原模拟复合墙板实际投入中的隔热保温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尤其设置的热循环组件能够通过加热管对复合墙板一侧进行均匀或非均匀供热,模拟实际光照强度、角度等,更切合的反应复合墙板使用中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稳定温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排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热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汲热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防护箱;11、防护层;2、右防护箱;3、墙板构架;31、稳定温仓;32、排风管;33、送风泵;4、冷循环组件;41、外风箱;42、空气压缩机;43、阻流板;44、导流扇叶;5、热循环组件;51、热风箱;52、安装架;53、驱动电机;54、柱杆;55、加热管;56、遮挡板;57、转接管;6、接触测温装置;61、传输线;62、电阻丝;63、环套;64、排液仓;65、进液仓;66、汲热仓;67、微型液泵;68、密封导热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参阅图1~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其包括:左防护箱1、右防护箱2,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防护箱1与所述右防护箱2之间安装有墙板构架3,用于对复合墙板定位架固,所述墙板构架3与左防护箱1、右防护箱2均可拆卸的密封配接固定,所述左防护箱1的一侧设置有冷循环组件4,所述右防护箱2的一侧设有热循环组件5,所述墙板构架3内设置有接触测温装置6,用于对复合墙板内部各区域定点测温,所述墙板构架3外设置有数据采集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收集和记录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记录仪上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在左防护箱1、右防护箱2内均分布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其内部温度变化情况。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防护箱1、右防护箱2内均嵌入固定有防护层11,所述防护层11采用真空绝热板材料,且所述防护层11的导热系数低于复合墙板的导热系数,其具有低导热系数(0.005 W/m
·
K),有效减少热量流失,提高测量精度。
[0016]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墙板构架3内平行架设有两个复合墙板,两个复合墙板在墙板构架3中形成稳定温仓31,所述稳定温仓31外分别设置有排风管32与进风管,所述排风管32与进风管之间通过送风泵33相连通,也就是说,两个复合墙板能够配合形成的稳定温仓31用于还原模拟真实投入使用中的阴凉面与光照面,提高测量效果,还原度较高。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循环组件4包括:外风箱41,固定在左防护箱1的一侧,所述外风箱41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42,所述空气压缩机42与所述左防护箱1相连通,所述左防护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防护箱(1)、右防护箱(2),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防护箱(1)与所述右防护箱(2)之间安装有墙板构架(3),用于对复合墙板定位架固,所述墙板构架(3)与左防护箱(1)、右防护箱(2)均可拆卸的密封配接固定,所述左防护箱(1)的一侧设置有冷循环组件(4),所述右防护箱(2)的一侧设有热循环组件(5),所述墙板构架(3)内设置有接触测温装置(6),用于对复合墙板内部各区域定点测温,所述墙板构架(3)外设置有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收集和记录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记录仪上进行分析和处理;所述左防护箱(1)、右防护箱(2)内均嵌入固定有防护层(11),所述防护层(11)采用真空绝热板材料,且所述防护层(11)的导热系数低于复合墙板的导热系数;所述墙板构架(3)内平行架设有两个复合墙板,两个复合墙板在墙板构架(3)中形成稳定温仓(31),所述稳定温仓(31)外分别设置有排风管(32)与进风管,所述排风管(32)与进风管之间通过送风泵(33)相连通;所述接触测温装置(6)包括:传输线(61),排列分布在复合墙板的钻孔内,所述传输线(61)上等距分布有多个电阻丝(62),各所述电阻丝(62)能够对应分布在复合墙板的各个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零碳建筑高性能复合保温墙板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循环组件(4)包括:外风箱(41),固定在左防护箱(1)的一侧,所述外风箱(41)内安装有空气压缩机(42),所述空气压缩机(42)与所述左防护箱(1)相连通,所述左防护箱(1)内竖直架设有阻流板(43),所述阻流板(43)的横截面呈[形结构,所述阻流板(43)的下端面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翠彩刘少亮张玉龙王富谦汪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