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组件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80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胚胎移植的插入组件及内窥镜,插入组件包括主体管和头端结构,主体管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其内形成有器械通道,头端结构设于主体管的前端,头端结构包括安装主体、设于安装主体的成像模组和罩设于成像模组前方的透明罩,安装主体上开设有连通器械通道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以供种植器械自器械通道伸出头端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窥镜,能够在无液环境下利用器械通道将例如生殖管等种植器械伸入子宫,并通过成像模组获取子宫内部图像,实时指导医师的胚胎移植操作,提高胚胎移植后的妊娠成功率。胚胎移植后的妊娠成功率。胚胎移植后的妊娠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入组件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插入组件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医学生育技术,如试管辅助生殖,需要先在体外将精子、卵子结合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进入女性宫腔内进行胚胎移植。
[0003]胚胎移植时,医师一般在B超图像下观察移植胚胎的位置、以及确认是否移植完毕。胚胎移植以后,女性妊娠的成功率,与胚胎移植处的血液流量、或者说血管是否丰富具有很大的关系。然而,仅在B超图像下无法观察到宫腔内部的血管图像,从而无法确认血管丰富的具体位置,因此女性的妊娠成功率依赖于医师的个人经验。
[0004]一些情况下,为提升妊娠成功率,医师在移植胚胎前,先行通过内窥镜进入宫腔以提前观察好宫腔内血管丰富的位置,在观察完成后会取出内窥镜,再将配有胚胎的生殖管伸入宫腔内,凭借回忆此前内窥镜下观察到的血管位置,将胚胎移植于相应位置处。此种情况下,胚胎移植后的妊娠成功率一般会比单纯B超下的胚胎移植后的妊娠成功率有所提升,但由于胚胎移植位置是医师凭借其回忆的内窥镜图像而确认的,故妊娠成功率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胚胎移植、提高胚胎移植后妊娠成功率的插入组件及内窥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入组件,包括:主体管,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主体管内形成有器械通道;以及,头端结构,设于所述主体管的前端,所述头端结构包括安装主体、设于所述安装主体的成像模组、和罩设于成像模组前方的透明罩,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器械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以供种植器械自所述器械通道伸出所述头端结构。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的周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器械通道的通气通道。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具有安装腔和朝前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腔连通开设于安装面的第二开口,所述成像模组设于所述安装腔、并自所述第二开口取景,所述透明罩罩设于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透明罩的后方。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罩与所述安装面共同围合形成冷却腔,所述安装主体形成有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一回液通道,所述主体管内还形成有第二出液通道和第二回液通道,所述第二出液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出液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腔,所述第二回液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回液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腔。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通道贯穿所述安装面,以在所述安装面形成出液口,所述第一回液通道贯穿所述安装面,以在所述安装面形成回液口,所述回液口开设于所述安装面上端,且位于所述出液口上方;和/或,
所述第一回液通道和/或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呈在所述安装主体外表面凹设的开口槽设置,所述透明罩套设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外周,以盖设于所述开口槽。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具有自前向后依次邻接设置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连接所述主体管,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前侧,所述第一安装段自所述第二安装段呈向前向下倾斜设置,并沿与所述前后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的夹角a大于等于90度,且小于等于174度。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135度、150度或168度。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内形成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器械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安装通道在邻接所述第一开口处具有导向段,以使得器械在所述导向段的导向下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所述第一开口。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道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下侧,以在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下侧形成所述第一开口。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管包括外管、套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内管和所述第二内管呈并排设置,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周壁部分地贴靠于所述外管的内周壁;所述第一内管内形成所述第二出液通道,所述第二内管内形成所述器械通道,所述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及所述第二内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二回液通道;或者,所述第一内管内形成所述第二回液通道,所述第二内管内形成所述器械通道,所述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及所述第二内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二出液通道。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与所述第二内管的贴靠处贯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内管的周壁和所述外管的周壁的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器械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外管的外周。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罩的前端与所述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的法向上的最大间距D在所述成像模组的景深范围内;或者,所述透明罩的前端与所述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的法向上的最大间距D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200mm。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罩的前端与所述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的法向上的最大间距D为所述成像模组的对焦距离;或者,所述透明罩的前端与所述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的法向上的最大间距D大于等于9mm,且小于等于11mm。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罩的外表面呈向前弯曲的弧面设置;和/或,所述透明罩的外表面涂覆有疏血涂层。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模组包括摄像装置和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的波段包含窄带波段。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包括安装件和连接件,所述安装件、所述连接件及所述主体管自前向后依次连接设置,所述安装件至少部分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安装
面、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所述第一回液通道形成于所述安装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贯设有连接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形成于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连接通道间隔设置,所述安装件的后端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所述连接件的后端插设于所述外管,所述第一内管穿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并在所述连接通道内插设于所述安装件,以使得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液通道,所述第二回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回液通道,所述第二内管插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以使得所述器械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安装前段和安装后段,所述安装前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构成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安装后段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安装后段和所述连接件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连接通道内的下侧还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内形成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安装后段的下侧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导向管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让位缺口。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具有自前向后依次邻接设置的套接段和插入段,所述套接段的外径与所述外管相同,所述插入段的周壁包括在周向上邻接设置的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设于所述第一周壁的下侧,所述第一周壁的外径小于所述套接段,所述第二周壁的外径与所述套接段相同,所述第二周壁的内侧相对所述第一周壁的内侧向下凹陷,并构成所述导向管的部分周壁,所述第二周壁的外侧相对所述第一周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管,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主体管内形成有器械通道;以及,头端结构,设于所述主体管的前端,所述头端结构包括安装主体、设于所述安装主体的成像模组、和罩设于成像模组前方的透明罩,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器械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以供种植器械自所述器械通道伸出所述头端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周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器械通道的通气通道;和/或,所述成像模组朝前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成像模组后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具有安装腔和朝前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腔连通开设于安装面的第二开口,所述成像模组设于所述安装腔、并自所述第二开口取景,所述透明罩罩设于所述安装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与所述安装面共同围合形成冷却腔,所述安装主体形成有第一出液通道和第一回液通道,所述主体管内还形成有第二出液通道和第二回液通道,所述第二出液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出液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腔,所述第二回液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回液通道连通所述冷却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通道贯穿所述安装面,以在所述安装面形成出液口,所述第一回液通道贯穿所述安装面,以在所述安装面形成回液口,所述回液口开设于所述安装面上端,且位于所述出液口上方;和/或,所述第一回液通道和/或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呈在所述安装主体外表面凹设的开口槽设置,所述透明罩套设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外周,以盖设于所述开口槽。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具有自前向后依次邻接设置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二安装段连接所述主体管,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段的前侧,所述第一安装段自所述第二安装段呈向前向下倾斜设置,并沿与所述前后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的夹角a大于等于90度,且小于等于174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135度、150度或168度。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