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75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包括导管部,其包括导管、支撑管、第一座、传感总成和显示屏。所述支撑管设在所述导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座设在所述支撑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导管腔与所述第一座上的腔连通。所述导管的壁体上形成有环形腔。所述传感总成中的传感部分伸入至所述环形腔内,且至少能对靠近所述导管腔自由端端口处的一段导管腔进行监测。所述传感总成与所述显示屏连接,来把监测的导管腔内的状况显示出来。本专利能在胚胎移植中快速确认胚胎是否已充分推入到子宫,而有助于缩短导入管在子宫内停留的时长,有助于减小胚胎移植中对子宫造成的刺激。移植中对子宫造成的刺激。移植中对子宫造成的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胚胎移植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

技术介绍

[0002]胚胎移植是用胚胎移植管将胚胎经阴道送达子宫的移植过程。胚胎移植管一般包括导入管(即外管)、导管(即内管)及护套等。胚胎移植过程大致为:置入窥镜暴露宫颈,打开包装,取出导入管,将导入管经由女子阴道伸进子宫口;打开导管包装取出导管,将导管的接头端连接到注射器上;将导管尖端对准培养皿中培养液,拉动注射器吸入带有培养液的胚胎;将导管通过导入管的导入管腔伸进子宫,推动注射器推杆将胚胎及培养液推进子宫,使其附着在子宫壁;取出导管后,检查导管有无胚胎残留,若无胚胎滞留,取出导入管,胚胎移植结束。所以,使用现有的胚胎移植管时存在的问题是:取出导管后,需要将导管拿到辅助生殖实验室进行检查,来确认胚胎是否有滞留,此期间导入管需要留在子宫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胚胎移植管在其使用中导入管停留在子宫内的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对子宫造成较大刺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其能在胚胎移植中快速确认胚胎是否已充分推入到子宫,而有助于缩短导入管在子宫内停留的时长,有助于减小胚胎移植中对子宫造成的刺激。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包括导管部。所述导管部包括导管、支撑管、第一座、传感总成和显示屏。
[0005]所述支撑管设在所述导管的一侧,所述导管相对伸出所述支撑管一段长度。所述第一座设在所述支撑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导管腔与所述第一座上的腔连通并形成一个通道。
[0006]所述导管的壁体上形成有环形腔。
[0007]所述传感总成中的传感部分伸入至所述导管上的环形腔内,至少能对靠近所述导管腔自由端端口处的一段导管腔进行监测,来帮助及时查看是否有胚胎留滞在导管腔内。
[0008]所述传感总成与所述显示屏连接,来把监测的导管腔内的状况显示出来,帮助及时观察是否在导管腔内有胚胎滞留,而指导作出补救行为,及时完成将胚胎注入到子宫内的胚胎移植过程。
[0009]可选地,所述传感总成中的传感部分包括光线传感器、光源、环体、多根连杆和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安装在所述第一座上。
[0010]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光源相对地设在所述环体的一端。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环体的另一端且多根所述连杆绕圆周相间分布。所述环体伸入至所述环形腔内。
[0011]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第一座与所述驱动总成匹配。
[0012]所述驱动总成能驱使所述环体沿轴向升降移动,而使所述环体上的光线传感器和光源能在所述环形腔内相对所述导管沿所述导管的轴线移动。
[0013]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光源设在径向的两端且该径向过所述导管轴心线。
[0014]可选地,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齿条部。所述齿条部包括与所述连杆连接的架及设在架上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导管的轴向布置并与所述驱动总成匹配。所述驱动总成输出端的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而能推动着齿条沿轴向往复移动,而使所述环体能携载着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所述光源同步相对所述导管沿所述导管的轴线作往复移动。
[0015]可选地,所述导管的外壁上,于靠近导管腔自由端端口附近设有显影环。设置的显影环能够用于帮助判断移植管进入到子宫内的位置。
[0016]可选地,所述导管部上于对应有所述支撑管的导管段且靠近所述第一座的一侧设有用于指示距离长度的标识线a。
[0017]可选地,还包括导入管部,且该导入管部包括导入管、设在导入管左端的第二座及设在所述导入管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用于在宫颈口处固定所述导入管。
[0018]所述导入管的右端能预弯成一定角度来使其符合人体生理学结构,便于将导入管送入子宫内。
[0019]所述导管的右侧相对所述支撑管伸出有一定长度,能在进入所述导入管的预弯部分的导入管腔内时,发生弯曲来适应所述导入管的弯曲部分。
[0020]可选地,所述导入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指示长度位置的标识线b。
[0021]所述标识线a与所述标识线b的设置能帮助判断移植管进入子宫内的长度。
[0022]可选地,所述导入管的右端形成有包头。所述包头的形状类似于蘑菇头,一方面起到扩大宫颈作用,利于将所述导入管送入子宫内,另一方面缩口的圆润设计可以减小送入过程对子宫内膜造成的损伤程度。
[0023]可选地,还包括套芯部,所述套芯部包括套芯管和支撑丝,在所述支撑丝的一端设有第三座。所述支撑丝能够插入到套芯管内,而使套芯管保持为直管状态。
[0024]所述支撑丝的长度小于所述套芯管的长度,使得套芯管的右端不包含支撑丝,套芯管由柔性材料(例如聚氨酯、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支撑丝优选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用时,预先弯曲导入管的右端至合适的角度,如遇到宫颈条件不佳,导入管进入宫颈困难的情况时,先将套芯管插入导入管内,由于套芯管的前端不设有支撑丝,套芯管的插入不会改变导入管前端的预弯角度。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有助于减轻胚胎移植中对子宫造成的刺激程度,提供的具有标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能在胚胎移植中快速确认胚胎是否已充分推入到子宫内,及时指导采取补救行为,有助于缩短导入管在子宫内停留的时长,减轻胚胎移植中对子宫造成的刺激。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B

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实施例一中传感总成中传动部分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实施例二下导入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实施例三下套芯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导管部,11导管,11a导管腔,11b环形腔,12支撑管,13标识线a,14第一座,
15齿条部,16驱动总成,17显示屏,18传感总成,181光线传感器,182光源,183环体,184连杆;20导入管部,21导入管,22第二座,23固定环,24标识线b,25包头;30套芯部,31套芯管,32支撑丝,33第三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的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包括导管部10,该导管部10包括导管11、支撑管12、标识线a13、第一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包括导管部;所述导管部包括导管、支撑管和第一座;所述支撑管设在所述导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座设在所述支撑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导管腔与所述第一座上的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还包括传感总成和显示屏;所述导管的壁体上形成有环形腔;所述传感总成中的传感部分伸入至所述环形腔内,且至少能对靠近所述导管腔自由端端口处的一段导管腔进行监测;所述传感总成与所述显示屏连接,来把监测的导管腔内的状况显示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总成中的传感部分包括光线传感器、光源、环体、多根连杆和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安装在所述第一座上;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光源相对地设在所述环体上;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环体上且多根所述连杆绕圆周相间分布;所述环体伸入至所述环形腔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第一座与所述驱动总成匹配;所述驱动总成能驱使所述环体移动,而使光线传感器和光源能在所述环形腔内相对所述导管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胚胎移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齿条部;所述齿条部包括与所述连杆连接的架及设在架上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导管的轴向布置并与所述驱动总成匹配;所述驱动总成输出端的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而能推动着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胜成王双孟荣华毕方成陈春晓任潇宇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