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67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粉煤灰固体废弃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粉煤灰加入碱溶液中浸泡、抽滤、洗涤后烘干,得到碱刻蚀处理的多孔粉煤灰;将多孔粉煤灰、粘结剂、表面改性剂和造孔剂在混泥机中混炼得到团状坯体;将团状坯体挤出并切割成短颗粒,并在滚圆机中得到球形颗粒,经干燥、煅烧后,最终得到粉煤灰基吸附剂小球。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相较于普通的VOCs吸附剂,具有结构稳定性强,吸附效果显著,适用于一种或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处理,吸附饱和后经过热脱附再生,可以实现重复利用等特点。可以实现重复利用等特点。可以实现重复利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煤灰固体废弃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用作有机溶剂被广泛应用在印染、包装、喷涂等行业,进而逸散至大气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VOCs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危害,当环境中的VOCs含量超出一定量时,人体会表现出记忆力下降等直观现象,甚至会对人体的肝脏、神经、大脑等产生严重危害。某些VOCs成分与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等活性组分在太阳光照下生成的臭氧、甲醛等氧化性物质,是造成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平流层臭氧损耗的主要成分,还会形成细颗粒物PM 2.5等污染。此外,VOCs的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0~1800,比CO2(GWP只有1)要高得多,对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也有极大影响。
[0003]大气中的VOCs对人与自然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对VOCs的控制与处理也是迫在眉睫。吸附法由于在操作和处理上具有高效、简易及廉价等优点,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吸附法一般选用具备一定吸附性能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Al2O3等。利用燃煤电厂粉煤灰制备多孔VOCs吸附剂小球,不仅可以为VOCs的吸附提供一种新产品,同时可以实现“以废治废”,实现粉煤灰的稳定化、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VOCs吸附剂小球结构稳定性强,吸附效果显著,吸附饱和后经过热脱附再生,可以实现重复利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粉煤灰的碱溶液刻蚀:将粉煤灰与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后浸泡一段时间,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得到碱溶液刻蚀的多孔粉煤灰;
[0008](2)制备团状坯体:将步骤(1)制备的碱溶液刻蚀的多孔粉煤灰、粘结剂溶液和表面改性剂和硬模板造孔剂放入混泥机中混炼得到均匀的团状坯体;其中:所述粘结剂溶液重量为所述多孔粉煤灰重量的2~10wt.%,所述表面改性剂重量为所述多孔粉煤灰重量的2~5wt.%,所述硬模板造孔剂重量为所述多孔粉煤灰重量的0.5~2wt.%;
[0009](3)坯体挤出成型:将步骤(1)所得团状泥坯放入挤条机中进行挤出,并通过匀速旋转的刮刀断裂成颗粒后,放入滚圆机中经滚圆得到球状颗粒,并在阴凉通风环境下自然风干2~10h;
[0010](4)干燥焙烧;将风干后的球状颗粒放入烘箱中100

120℃干燥12~24h,再在600~800℃下焙烧2~8h,最终得到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粉煤灰原料为燃煤电厂煤燃料经过高温燃烧后形成的固体废物,其
为均质粉末,粒径在1

100μm之间。
[0012]上述步骤(1)中,原料粉煤灰使用前需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为依次进行的球磨、干燥和过筛处理;所述球磨处理过程为:按照每千克原料粉煤灰加入1~2千克去离子水的比例,另外加入占粉煤灰重量0.1~3wt.%的中性分散剂JA282,利用滚筒球磨机进行湿式球磨混合,球料比为1:1~3:1,球磨时间为5~20h;所述干燥处理过程为:将球磨出料放在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0~200℃,干燥时间为24~48h,获得混合均匀的、干燥的粉煤灰原料粉末;所述过筛处理是将球磨并干燥后的粉煤灰粉在烘箱中自然冷却后直接过120目筛网,其中筛上部分进一步粉碎后继续过筛。
[0013]上述步骤(1)中,粉煤灰与NaOH溶液混合时的固液质量比为1:(15

25),NaOH溶液浓度为2~15wt.%;浸泡时间5~40h。
[0014]上述步骤(1)中,所述粘结剂溶液是将粘结剂溶解于水中制成浓度10~35wt.%的粘结剂溶液,所述粘结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或石蜡乳液;其中,引入的石蜡乳液既可以作为坯体的粘结剂,又可以作为减少挤压成型过程的润滑剂,固化后还可以作为小球成型的定型剂,可以防止在小球干燥过程中开裂;
[0015]上述步骤(1)中,所述表面改性剂为质量浓度为8

12wt.%的(NH4)2HPO4或(NH4)H2PO4溶液,在焙烧后得到的最终吸附剂小球上引入含磷基团,增强吸附剂小球表面的酸性位点,提升吸附性能;所述硬模板造孔剂为淀粉或纳米级炭颗粒,其在焙烧过程中形成CO2逸散,在吸附剂小球内部形成丰富的介孔孔道,为碱刻蚀过程形成的微孔提供更多的通道,进一步增强吸附剂小球的内部孔隙;
[0016]上述步骤(1)中,在混泥机中的混炼时间为5~15h。
[0017]上述步骤(1)中,粉煤灰的碱溶液刻蚀中,粉煤灰中Al2O3和SiO2在NaOH溶液中部分溶解,进而在粉煤灰表面形成大量空隙,增加其比表面积。
[0018]上述步骤(3)坯体在挤条机中挤出成型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要求更换不同孔尺寸的金属模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要求的压降范围进行调整,得到特定尺寸的球状颗粒;所述金属模具为挤条机出口处的多孔圆盘,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模具,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颗粒,进而最终得到不同尺寸的小球。
[0019]上述步骤(3)得到的球状颗粒进一步在阴凉通风环境下自然风干时,小球所含的水分缓慢挥发,可以更好地保护小球形貌,避免形成裂纹或裂缝。
[0020]上述步骤(4)在烘箱中干燥过程中,可以彻底去除小球内部包含的水份,此时硬模板造孔剂仍然存在;进一步的焙烧处理过程中,升温速率为2~5℃/h,通过焙烧,硬模板剂变成CO2逸散,从而形成介孔孔道。
[002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以燃煤粉煤灰作为原料制备VOCs吸附剂小球的新方法,可以实现“以废治废”,解决燃煤电厂粉煤灰难消纳和VOCs污染问题,生产工艺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0023]1、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主要原料粉煤灰来自燃煤电厂,其经过高温烧制,具有耐高温、耐酸、耐碱等性能,制备成VOCs吸附剂小球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0024]2、本专利技术方法中VOCs吸附剂小球制备过程中,经过球磨、NaOH溶液刻蚀造孔、硬模板剂(如淀粉或者纳米级炭颗粒)和表面改性剂等高温焙烧逸散步骤,形成丰富的内部孔径
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增强其吸附能力;
[0025]3、本专利技术方法中VOCs吸附剂小球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含HPO
42

或H2PO4‑
等表面活性剂,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大量Si

OH、Al

OH、HO

P

OH等基团,增加吸附剂表面的的酸性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粉煤灰的碱溶液刻蚀:将粉煤灰与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后浸泡一段时间,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得到碱溶液刻蚀的多孔粉煤灰;(2)制备团状坯体:将步骤(1)制备的碱溶液刻蚀的多孔粉煤灰、粘结剂溶液和表面改性剂和硬模板造孔剂放入混泥机中混炼得到均匀的团状坯体;其中:所述粘结剂溶液重量为所述多孔粉煤灰重量的2~10wt.%,所述表面改性剂重量为所述多孔粉煤灰重量的2~5wt.%,所述硬模板造孔剂重量为所述多孔粉煤灰重量的0.5~2wt.%;(3)坯体挤出成型:将步骤(1)所得团状泥坯放入挤条机中进行挤出,并通过匀速旋转的刮刀断裂成颗粒后,放入滚圆机中经滚圆得到球状颗粒,并在阴凉通风环境下自然风干2~10h;(4)干燥焙烧;将风干后的球状颗粒放入烘箱中100

120℃干燥12~24h,再在600~800℃下焙烧2~8h,最终得到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燃煤电厂煤燃料经过高温燃烧后形成的固体废物,其为均质粉末,粒径在1

100μ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基VOCs吸附剂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粉煤灰使用前需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为依次进行的球磨、干燥和过筛处理;所述球磨处理过程为:按照每千克原料粉煤灰加入1~2千克去离子水的比例,另外加入占粉煤灰重量0.1~3wt.%的中性分散剂JA282,利用滚筒球磨机进行湿式球磨混合,球料比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燚杨宇冯宏洪钦胡一鸣李明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泰爱斯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