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介电常数渐变陶瓷树状分形偶极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66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介电常数渐变陶瓷树状分形偶极子天线,涉及一种偶极子天线。提供一种尺寸小、带宽大、回波损耗较低且具有全向辐射特性的介电常数渐变陶瓷树状分形偶极子天线。设有单面镀银的陶瓷基板,镀银层为树状分形偶极子天线辐射贴片。陶瓷基板由至少9层介电常数渐变的陶瓷材料层构成,各层陶瓷材料层的介电常数呈等差直线性变化。各层陶瓷材料层最好为矩形陶瓷材料层,各层陶瓷材料层的尺寸相同,长度为26mm±1mm,宽度为12mm±1mm,厚度为0.1mm±0.01mm。不仅尺寸小、带宽大、辐射特性好,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全向辐射性能佳和易于集成等优点。能够满足RFID应用系统中对天线的具体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偶极子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介电常数渐变陶瓷树状分形偶极子天线
技术介绍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 别技术,近年来已经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 一些成果已经开始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实际 应用,并将成为继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项影响全球经济与人类生活的新一代 技术。从长远的观点看,这项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于物流、制造、公 共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可实现高效管理与运作,使之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含量。天线设计及制造技术是射频识别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天线的各项特性及形态大小, 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性能及应用领域,随着RFID技术系列应用的飞速发 展,人们对RFID天线在宽带化、小型化、宽标定无适应性、抗破坏性、多频段多网络兼容性 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线在RFID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20世纪70年代,法国数学家B.B.Mandelbrot在总结了自然界中非规则几何图形后,第 一次提出了分形这个概念,认为分形几何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介电常数渐变陶瓷树状分形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设有单面镀银层的陶瓷基板,镀银层为树状分形偶极子天线辐射贴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佰强林斌周建华熊兆贤郑建森徐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