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58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涉及氮化硅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向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制备氮化硅粉体所需的溶剂和四氯化硅;向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通入液氨,与步骤一获得的溶液进行反应,从而获得氮化硅前驱体;将氮化硅前驱体输送到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处理机构中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氮化硅粉体。通过设计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通常是在反应结束后,人工将氮化硅前躯体取出,然后在对其进行后续操作,从而出现氮化硅的生产效率慢的问题。慢的问题。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氮化硅制备
,具体为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氮化硅是一种无机物,它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硬度大,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为原子晶体;高温时抗氧化。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正是由于氮化硅陶瓷具有如此优异的特性,人们常常利用它来制造轴承、气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如果用耐高温而且不易传热的氮化硅陶瓷来制造发动机部件的受热面,不仅可以提高柴油机质量,节省燃料,而且能够提高热效率。
[0003]现有的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通常是在反应结束后,人工将氮化硅前躯体(获得目标产物前的一种存在形式)取出,然后在对其进行后续操作,从而出现氮化硅的生产效率慢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从而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通常是在反应结束后,人工将氮化硅前躯体取出,然后在对其进行后续操作,从而出现氮化硅的生产效率慢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向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制备氮化硅粉体所需的溶剂和四氯化硅;
[0007]步骤二:向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通入液氨,与步骤一获得的溶液进行反应,从而获得氮化硅前驱体;
[0008]步骤三:将氮化硅前驱体输送到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处理机构中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氮化硅粉体。
[0009]优选的,步骤一中加入的溶剂为入二氯乙烷和己烷。
[0010]优选的,反应容器内部温度控制在-25~

35℃。
[0011]优选的,步骤二中液氨的通入速度为1~5L/min,所述液氨气化速度为0.8~4.5L/min。
[0012]优选的,反应容器包括:箱体一,箱体一顶端从左到右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连接管三一端与加压溶气装置输入端连接,连接管三另一端与箱体一连通,且加压溶气装置输出端与箱体一连通,隔板固定安装在箱体一内壁上,且隔板中间端与连接管四固定连接,连接管四上固定安装有阀门一,箱体一底端右侧设有阀门二,过滤板固定安装
在箱体一底端内壁上,且过滤板底端腔体与连接管五一端连通,连接管五另一端与隔板顶端所在腔体连通,且连接管五上固定安装有水泵,箱体一左侧底端设置有刮取机构。
[0013]优选的,刮取机构包括:箱体二,箱体二固定安装在箱体一左侧底端内壁上,驱动电机一固定安装在箱体二内壁上,且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齿轮一,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齿轮二固定安装在转轴一上,转轴一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在箱体二内壁上,且齿轮二前后两端转轴一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摆动杆,摆动杆偏轴心处与转轴一固定连接,且摆动杆右侧与位移杆接触,位移杆贯穿箱体二与推杆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左端固定在位移杆上,复位弹簧右端固定在箱体二内壁上。
[0014]优选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与箱体一固定连接,且处理箱左侧所设腔体一底端与箱体一连通,腔体一顶端与灼烧室连通,且腔体一内转动连接有绞龙,绞龙顶端贯穿腔体一与锥齿轮一固定连接,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连接,转轴二一端与锥齿轮二固定连接,转轴二另一端与锥齿轮三固定连接,锥齿轮三与驱动机构连接,皮带轮一固定安装在转轴二上,皮带轮二固定安装在转轴三上,且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通过第一皮带连接,转轴三一端转动连接在皮带轮二所在腔体二内,转轴三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灼烧室内壁上,且转轴三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片,灼烧室顶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灼烧器,灼烧室底端设有阀门三。
[0015]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马达,马达固定安装在处理箱所设腔体三中,且马达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齿轮三,齿轮三与齿条啮合,齿条左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上下滑动连接在腔体三所设滑槽内,且齿条上固定安装有双向驱动电机,双向驱动电机顶端输出轴与转轴四一端非固定花键连接,转轴四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四,锥齿轮四与锥齿轮三啮合,双向驱动电机底端输出轴与蜗杆一端非固定花键连接,蜗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腔体四底端内壁上,且蜗杆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五。
[0016]优选的,处理箱内还设有破碎机构,破碎机构包括:蜗轮,蜗轮与驱动机构中所设蜗杆啮合,且蜗轮上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三,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转动连接在破碎室内壁上,且主动辊与从动辊后端通过第二皮带连接,主动辊前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四,皮带轮三与皮带轮四通过第三皮带连接,转轴五一端与锥齿轮六固定连接,转轴五另一端贯穿破碎室,并与破碎室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五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破碎杆,锥齿轮六与锥齿轮五啮合,若干破碎球设置在破碎室中。
[0017]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内还设有焙烧室,焙烧室设置在破碎室底端,连接管六一端与破碎室连通,连接管六另一端与吸粉装置输入端连接,吸粉装置的输出端与焙烧室连通。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氮化硅粉末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二结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点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箱体一;2、连接管一;3、连接管二;4、连接管三;5、加压溶气装置;6、隔板;7、连接管四;8、阀门一;9、阀门二;10、过滤板;11、连接管五;12、水泵;13、箱体二;14、驱动电机一;15、齿轮一;16、齿轮二;17、转轴一;18、摆动杆;19、位移杆;20、推杆;21、复位弹簧;22、处理箱;23、腔体一;24、绞龙;25、锥齿轮一;26、锥齿轮二;27、转轴二;28、锥齿轮三;29、皮带轮一;30、转轴三;31、搅拌叶片;32、灼烧器;33、阀门三;34、腔体二;35、皮带轮二;36、马达;37、腔体三;38、齿轮三;39、齿条;40、滑块;41、双向驱动电机;42、转轴四;43、锥齿轮四;44、蜗杆;45、腔体四;46、锥齿轮五;47、蜗轮;48、皮带轮三;49、主动辊;50、破碎室;51、皮带轮四;52、转轴五;53、锥齿轮六;54、破碎杆;55、破碎球;56、从动辊;57、焙烧室;58、连接管六;59、吸粉装置;60、灼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向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制备氮化硅粉体所需的溶剂和四氯化硅;步骤二:向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反应容器中通入液氨,与步骤一获得的溶液进行反应,从而获得氮化硅前驱体;步骤三:将氮化硅前驱体输送到一体式制备装置的处理机构中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氮化硅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加入的溶剂为入二氯乙烷和己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容器内部温度控制在-25~

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液氨的通入速度为1~5L/min,所述液氨气化速度为0.8~4.5L/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容器包括:箱体一(1),箱体一(1)顶端从左到右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一(2)和连接管二(3),连接管三(4)一端与加压溶气装置(5)输入端连接,连接管三(4)另一端与箱体一(1)连通,且加压溶气装置(5)输出端与箱体一(1)连通,隔板(6)固定安装在箱体一(1)内壁上,且隔板(6)中间端与连接管四(7)固定连接,连接管四(7)上固定安装有阀门一(8),箱体一(1)底端右侧设有阀门二(9),过滤板(10)固定安装在箱体一(1)底端内壁上,且过滤板(10)底端腔体与连接管五(11)一端连通,连接管五(11)另一端与隔板(6)顶端所在腔体连通,且连接管五(11)上固定安装有水泵(12),箱体一(1)左侧底端设置有刮取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刮取机构包括:箱体二(13),箱体二(13)固定安装在箱体一(1)左侧底端内壁上,驱动电机一(14)固定安装在箱体二(13)内壁上,且驱动电机一(1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齿轮一(15),齿轮一(15)与齿轮二(16)啮合,齿轮二(16)固定安装在转轴一(17)上,转轴一(17)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在箱体二(13)内壁上,且齿轮二(16)前后两端转轴一(17)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摆动杆(18),摆动杆(18)偏轴心处与转轴一(17)固定连接,且摆动杆(18)右侧与位移杆(19)接触,位移杆(19)贯穿箱体二(13)与推杆(20)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1)左端固定在位移杆(19)上,复位弹簧(21)右端固定在箱体二(13)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氨解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22),处理箱(22)与箱体一(1)固定连接,且处理箱(22)左侧所设腔体一(23)底端与箱体一(1)连通,腔体一(23)顶端与灼烧室(60)连通,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锋李勇全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