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53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含尖孢枝孢霉、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从牵牛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对草莓根腐病病菌草莓假镰孢菌以及草莓蛇眼病病菌兼具有拮抗作用的菌种尖孢枝孢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并将两种菌种制备成微生物制剂用于草莓根腐病以及蛇眼病的防治,两种菌种的制剂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且两种菌种复配使用后防治效果更佳,在用于同时防治草莓根腐病以及蛇眼病以及增加草莓产量和提高品质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价值。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草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染,引发各种病害,如根腐病和蛇眼病等,病害的发生造成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下降,化学农药的使用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并且会危害环境与人类健康,为了减少化肥和化学药品的使用,生物防治特别是拮抗菌的利用已经成为草莓病害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选育应用抗病的品种是草莓病害防控最有效的方法,而对草莓病害的抗性资源进行研究以及利用,是提高植物抗病原微生物侵染的基础。因此,找到一种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新型生防菌对草莓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的一定时间或全部时间存在于健康植株的组织或者器官内部而不对植物造成明显伤害的真菌或细菌类群,植物内生菌可促进植物在其特定环境中生长发育、增强抵抗逆境得到能力、抵挡病虫害的侵染,从而减少肥料和化学药品的使用,促进全球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从牵牛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对草莓根腐病、蛇眼病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尖孢枝孢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提供了一种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含尖孢枝孢霉、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4]优选地,所述的尖孢枝孢霉、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自牵牛内生菌;
[0005]所述的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草莓根腐病、草莓蛇眼病中的应用。
[0006]所述的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在抑制草莓假镰孢菌、草莓蛇眼病病原菌中的应用。
[0007]有益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从牵牛内生菌种筛选获得了对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种——尖孢枝孢霉、枯草芽孢杆菌;并将各菌种制备获得微生物菌剂,用于对草莓病害的防治,两种菌种均表现出一定的对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防治效果,并且两种菌种复配使用时对草莓根腐病、蛇眼病表现出更好的防治效果;一方面为牵牛内生菌的资源挖掘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在同时防治草莓根腐病以及蛇眼病以及增加草莓产量和提高品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2种牵牛内生菌不同生长时期的菌落形态图,其中A为菌株S早期菌
落形态,B为菌株S后期菌落形态,C为菌株S背面菌落形态,D为菌株K菌落形态;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2种牵牛内生菌对草莓假镰孢菌、草莓蛇眼病原菌的对峙实验图;其中,A为菌种S对草莓假镰孢菌;B为菌种K对草莓假镰孢菌;D为菌种S对草莓蛇眼病原菌;E为菌种K对草莓蛇眼病原菌;F为草莓假镰孢菌空白对照组;G为草莓蛇眼病病原菌空白对照组。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牵牛内生菌S的进化树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牵牛内生菌K的进化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应用到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市售获得,所述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4]实施例
[0015]筛选牵牛内生菌中对草莓假镰孢菌和草莓蛇眼病病原菌拮抗的菌株
[0016]1.1实验试剂与仪器
[0017]牵牛来源:商丘师范学院生物园地。
[0018]草莓病原菌来源:草莓假镰孢菌、草莓蛇眼病原菌由本科研团队其他成员提供。
[0019]主要材料:新鲜牵牛,新鲜马铃薯,琼脂粉,葡萄糖,醋酸钠,溶菌酶,蛋白酶k,异丙醇,无水乙醇,二氯化汞,硝酸钠,蒸馏水等。
[0020]主要仪器:生化恒温培养箱,PCR扩增仪,电泳仪,小型高速离心机,冰箱,移液枪,电子天平,单人净化工作台,水浴锅,恒温烘箱,凝胶成像仪等。
[0021]1.2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0022]从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师范学院生物园地采集长势良好的牵牛花几株用袋子装好。选取生长旺盛的牵牛,将其根茎叶清洗干净备用于牵牛内生菌的提取实验。
[0023]1.3培养基的制备
[0024](1)PDA培养基:土豆去皮,称取200.0g后制成小块放于锅中,加入水煮沸30分钟,小火加热,不盖锅盖,防止糊锅,用4层纱布过滤于缸中,再依次加入20g蔗糖和20g琼脂粉,加热融化后再加水至1000mL,煮沸即可,沸腾2~3次。液体PDA培养基制备时使用不加琼脂粉,其余步骤与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相同。
[0025](2)LB(细菌)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调至PH7.4。
[0026](3)所有培养基制备完毕后,进行灭菌。
[0027](4)培养基平板的制备,然后倒板。
[0028]1.4牵牛内生菌的分离、纯化
[0029](1)茎、叶的选取:选取新鲜健康的牵牛的茎、叶清洗干净。
[0030](2)表面消毒:选取清洗干净的牵牛茎、叶分别用无菌水冲洗3次,75%酒精中浸泡15s,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0.1%的二氯化汞消毒3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0031](3)茎、叶的研磨:将预先经过表面消毒的牵牛的茎、叶分别取5g放入灭过菌的研钵中,加入无菌水研磨。
[0032](4)内生菌的培养:取牵牛茎、叶研磨后的上清液分别加入1.5mL的离心管中,加入
1mL无菌水,充分震荡摇匀后,静置10min,用移液枪取上清100μL加入新的1.5mL离心管,再各加900μL的无菌水,进行10
‑2梯度稀释,震荡摇匀后,室温条件下静置5min。各取50μL于PDA培养基平板中,用涂布棒进行涂布处理,每个样品组织重复3次,贴上封口膜,最后放于37℃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3天。
[0033](5)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将PDA培养基上的细菌与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将细菌接入培养基培养2~3天,将真菌接入培养基培养4~5天,出现菌落后,观察菌落并记录菌落的颜色及菌落的形态,依据经典形态学方法,统计不同的菌株数目,并记录相应数据用于分析;根据内生菌的表现型差异从牵牛的茎、叶中分离出两种内生菌,命名为菌株S、菌株K;统计数目以及菌落特征进行整理于表1;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接种环挑选形态不同的单菌落于PDA培养基上,用平板划线法对牵牛内生菌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培养约6天,期间拍照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分离出少量单菌落,供后期对峙使用。
[0034]表1牵牛内生菌菌株S、菌株K的菌落数目及特征
[0035][0036]由表1可看出,在牵牛的茎、叶中均有内生菌的存在,由于牵牛花茎、叶的结构与特征不一样,从而造成内生菌含量的差异。菌株S的菌落形态为圆形凸起,颜色为绿色,质地均匀,表面粗糙;菌株K的菌落形态为圆形平整,颜色为乳白色,质地均匀,表面较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包含尖孢枝孢霉、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治草莓根腐病、蛇眼病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尖孢枝孢霉、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自牵牛内生菌。3.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蒲一蕾刘娜余冬冬张丽英杨森杨子涵郭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