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49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预处理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臭氧池、炭砂池;所述炭砂池连通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膜过滤池、活性炭池;所述活性炭池内填充有生物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池的下端设有排水口,所述膜过滤池内设有陶瓷膜;所述混凝池的顶面设有进料管,所述混凝池的顶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臭氧池的顶面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通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置于所述臭氧池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过滤池内增设预处理机构,使得过滤池的吸附过滤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提高生产的饮用水的品质。水的品质。水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


[0001]本技术属于饮用水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

技术介绍

[0002]饮用水是指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供给人体饮用的水。水是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细胞、组织液、血浆等的重要物质。水作为体内一切化学反应的媒介,是各种营养素和物质运输的平台。在饮用水的生产过程中,饮用水在适宜于人体饮用前,需要进行水处理,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申请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使用的过滤池的吸附过滤效果不好,往往达不到较好的吸附过滤效果,申请人发现在吸附处理前进行预处理,有效提升过滤池的吸附过滤效果,提高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在过滤池内增设预处理机构,使得过滤池的吸附过滤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提高生产的饮用水的品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包括池体、过滤机构,所述池体内设有预处理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混凝池、臭氧池、炭砂池,所述混凝池与所述臭氧池连通,所述臭氧池远离所述混凝池的一端与所述炭砂池连通;所述炭砂池远离所述臭氧池的一端连通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膜过滤池,所述膜过滤池的一端与所述炭砂池连通,所述膜过滤池远离所述炭砂池的一端连通有活性炭池;所述活性炭池内填充有生物活性炭层,所述生物活性炭层竖直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池内;所述活性炭池的下端设有排水口,所述膜过滤池内设有陶瓷膜,所述陶瓷膜横向设置于所述膜过滤池内;所述混凝池的顶面设有投料管,所述混凝池的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混凝池的顶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混凝池的顶面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下端穿设所述混凝池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混凝池的下端;所述臭氧池的顶面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通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置于所述臭氧池内;所述池体的表面设有观察窗。
[0005]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所述混凝池对水体进行混凝沉淀,其后进行臭氧处理,然后通过炭砂过滤,完成水体的预处理,完成预处理后的水体经过所述陶瓷膜进行一级过滤,随后通过生物活性炭进行二级过滤,经过预处理后的水体再经过过滤机构进行过滤处理,有效将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浊度、铁和锰等污染物,以及水中的色度、藻类、细菌和两虫等污染物,提高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保证饮用水的生物、化学安全性,提高了饮用水的品质。
[0006]优选的,所述混凝池的下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相对于所述混凝池的对称线所在
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斜面之间设有第一排淤管,所述第一排淤管穿设所述混凝池的壁面,并连通有第一抽吸泵。
[0007]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混凝池内沉积的沉淀汇集在所述斜面之间,定期启动所述第一抽吸泵,通过所述第一抽吸泵和所述第一排淤管将沉积的沉淀排出。
[0008]优选的,所述混凝池的顶面设有池盖,所述池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多个搅拌叶。
[0009]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搅拌机构的设置,使得水体和投入的絮凝剂充分反应。
[0010]优选的,所述曝气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上连通有多根支管;所述主管竖直设置,所述支管横向设置,所述支管的上下两端设有多个曝气口;所述主管的顶端连通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于池盖上,所述池盖与所述臭氧池的顶面密封连接。
[0011]通过上述方案,所诉曝气管的设置使得所述臭氧发生器通入的臭氧均匀的分散在水体中。
[0012]优选的,所述池盖的边沿抵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臭氧池的顶面固定连接。
[0013]通过上述方案,所述密封圈的设置防止臭氧泄漏,防止环境污染。
[0014]优选的,所述炭砂层包括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内填充有炭砂,所述第一安装框的底面与所述絮凝池的底面抵接,所述第一安装框的顶面与池盖抵接,所述池盖与所述炭砂池的上端连接。
[0015]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框的设置,便于对其内部填充的炭砂进行替换。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框靠近所述臭氧池的一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炭砂池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框之间设有第二排淤管,所述第二排淤管连通有第二抽吸泵。
[0017]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斜面和所述第二排淤管以及所述第二抽吸泵的设置,将炭砂滤除的沉淀除去。
[0018]优选的,所述膜过滤池的顶面设有池盖,所述池盖与所述膜过滤池的顶面连接,所述池盖的底面抵接所述陶瓷膜。
[0019]通过上述方案,所述膜过滤池上端的池盖的设置,便于定期对所述陶瓷膜进行清理或者更换。
[0020]优选的,所述生物炭层包括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安装框的底面与所述活性炭池的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上端与箱盖的底面抵接,所述箱盖与所述生物炭池的上端抵接。
[0021]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框的设置便于对其中填充的活性炭进行替换。
[0022]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池远离所述膜过滤池的一端里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上方设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设置于池盖上,所述池盖与消毒箱顶面连接。
[0023]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紫外灯的设置对过滤后的水体进行消毒杀菌,进一步提高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所述预处理机构和所述过滤机构的设
置,有效提高过滤池的过滤效果,提高了饮用水的生物及化学安全性,提高了饮用水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7]图3位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8]图中,1

池体,2

混凝池,3

臭氧池,4

炭砂池,5

膜过滤池,6

活性炭池,7

进水管,8

投料管,9

电机,10

搅拌机构,11

臭氧发生器,12

曝气管,13

炭砂层,14

陶瓷膜,15

生物炭层,16

消毒箱,17

分流管,18

紫外灯,19

斜面,20

第一排淤管,21

观察窗,2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包括池体(1)、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有预处理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混凝池(2)、臭氧池(3)、炭砂池(4),所述混凝池(2)与所述臭氧池(3)连通,所述臭氧池(3)远离所述混凝池(2)的一端与所述炭砂池(4)连通;所述炭砂池(4)远离所述臭氧池(3)的一端连通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膜过滤池(5),所述膜过滤池(5)的一端与所述炭砂池(4)连通,所述膜过滤池(5)远离所述炭砂池(4)的一端连通有活性炭池(6);所述活性炭池(6)内填充有生物活性炭层,所述生物活性炭层竖直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池(6)内;所述活性炭池(6)的下端设有排水口,所述膜过滤池(5)内设有陶瓷膜(14),所述陶瓷膜(14)横向设置于所述膜过滤池(5)内;所述混凝池(2)的顶面设有投料管(8),所述混凝池(2)的上端设有进水管(7),所述混凝池(2)的顶面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与所述混凝池(2)的顶面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10),所述搅拌机构(10)的下端穿设所述混凝池(2)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混凝池(2)的下端;所述臭氧池(3)的顶面设有臭氧发生器(11),所述臭氧发生器(11)的输出端连通有曝气管(12),所述曝气管(12)设置于所述臭氧池(3)内;所述池体(1)的表面设有观察窗(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2)的下端设有斜面(19),所述斜面(19)相对于所述混凝池(2)的对称线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斜面(19)之间设有第一排淤管(20),所述第一排淤管(20)穿设所述混凝池(2)的壁面,并连通有第一抽吸泵(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2)的顶面设有池盖(23),所述池盖(2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搅拌机构(10),所述搅拌机构(10)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多个搅拌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国乐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