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23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电渗析器本体和污水过滤结构,污水过滤结构包括壳体、挡板组件和两个过滤组件,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出水端分别与电渗析器本体的进水口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进水端用于与污水源连通,两个过滤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以分别用于对流经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污水进行过滤;挡板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挡板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可选择地遮挡第一腔体的进水端和第二腔体的进水端。本申请的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不仅能够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而且还能够保证污水处理的连续性,有利于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污水处理效率。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利用电渗析进行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技术称为电渗析法,电渗析法最初用于海水淡化,目前已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造纸、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
,其中,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电渗析法在污水处理中尤受重视。
[0003]为保证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及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的良好运行,一般地,对于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其要求进水的浊度需要小于或等于1NTU或3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散射浊度单位)。这是由于:在一方面,浊度较大的污水进入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之后,将会在其内的水流通道、空隙中产生堵塞现象,使得水流阻力出现不均改变,进而导致浓液室和淡液室的水压不等,可能出现离子交换膜的膜面破裂;在另一方面,污水携带的固体物质(例如砂粒)会使得离子交换膜出现机械性破损。目前,一般是通过自清洗过滤器或者转筒微滤机等过滤设备或仪器来对进入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进行预处理,以降低进水的浊度。
[0004]但是,在一方面,自清洗过滤器或者转筒微滤机等过滤设备或仪器的运行成本和采购成本都较高,导致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在另一方面,在需要对自清洗过滤器或转筒微滤机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需要暂停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进程,导致此时无法继续进行污水的处理。
[0005]申请人通过检索式“污水and(预处理or过滤)and电渗析”,检索到如下现有技术:
[0006]现有技术1,公开号为:CN103723799B(一种电渗析器及近零排放工业废水回用工艺)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对于进入电渗析器的废水的处理手段包括:先将污水通过电絮凝、沉淀和过滤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产水导入超滤、反渗透装置中,以便于利用电渗析器对污水进行深度脱盐处理。但是,其运行成本不仅很高,而且在对超滤、反渗透装置维修或更换时无法继续进行污水的处理。
[0007]现有技术2,公开号为:CN207330596U(一种应用膜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中国专利文件,其是先通过设置的铁碳微电解池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将预处理后的产水输入到电渗析池内进行处理,虽然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但是,仍无法解决铁碳微电解池维修或更换时无法继续处理污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污水处理成本高和无法连续性处理污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渗析器本体和污水过滤结构,所述污水过滤结
构包括壳体、挡板组件和两个过滤组件,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电渗析器本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端用于与污水源连通,两个所述过滤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以分别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污水进行过滤;
[0011]其中,所述挡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挡板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可选择地遮挡所述第一腔体的进水端和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端。
[0012]可选地,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旋转轴、以及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板本体,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
[0013]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板本体遮挡住所述第一腔体的进水端,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板本体遮挡住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端。
[0014]可选地,所述挡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转动板、以及与所述转动板连接的操作杆,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操作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相对两端,且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板的顶面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板的底面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操作杆的外周壁上形成有防滑纹。
[0016]可选地,板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遮挡部和抵顶部,所述遮挡部设置在所述抵顶部和所述旋转轴之间,所述抵顶部形成为柔性密封条且用于与壳体的内壁抵顶。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电渗析器本体的浓液室进水口和淡液室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个过滤件,两个所述过滤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内,以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部分的污水进行过滤,两个所述过滤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内,以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部分的污水进行过滤;和/或,
[0018]所述第二腔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出水端和所述第四部分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电渗析器本体的浓液室进水口和淡液室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个过滤件,两个所述过滤件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三部分内,以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三部分的污水进行过滤,两个所述过滤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四部分内,以用于对流经所述第四部分的污水进行过滤。
[0019]可选地,所述污水过滤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过滤组件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过滤组件穿过的第三通孔;
[0020]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过滤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一滑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相互匹配,以用于供所述第一安装板插接。
[0021]可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板和柔性密封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遮盖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柔性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柔性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安装空隙。
[0022]可选地,所述过滤件包括安装块、活性炭过滤结构和第一过滤网结构,所述安装块
用于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所述安装块形成为与所述第一腔体同向延伸的管状结构,所述活性炭过滤结构和所述第一过滤网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管状结构内。
[0023]可选地,所述过滤件还包括第二过滤网结构,所述活性炭过滤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网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管状结构内,且所述活性炭过滤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结构之间;
[0024]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网结构设置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结构靠近所述第一腔体出水端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结构的滤网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结构的滤网孔径。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渗析器本体(101)和污水过滤结构(102),所述污水过滤结构(102)包括壳体(1)、挡板组件(2)和两个过滤组件(3),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电渗析器本体(10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的进水端用于与污水源连通,两个所述过滤组件(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内,以分别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的污水进行过滤;其中,所述挡板组件(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且所述挡板组件(2)被配置为能够可选择地遮挡所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水端和所述第二腔体(112)的进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2)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的旋转轴(21)、以及与所述旋转轴(21)连接的板本体(22),所述旋转轴(2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之间;所述挡板组件(2)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板本体(22)遮挡住所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水端,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板本体(22)遮挡住所述第二腔体(112)的进水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2)还包括与所述旋转轴(21)连接的转动板(23)、以及与所述转动板(23)连接的操作杆(24),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旋转轴(21)穿设的第一通孔(12),所述转动板(23)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所述旋转轴(21)和所述操作杆(24)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板(23)的相对两端,且所述操作杆(24)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板(23)的顶面连接,所述旋转轴(2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板(23)的底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24)的外周壁上形成有防滑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板本体(22)包括相互连接的遮挡部(221)和抵顶部(222),所述遮挡部(221)设置在所述抵顶部(222)和所述旋转轴(21)之间,所述抵顶部(222)形成为柔性密封条且用于与壳体(1)的内壁抵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析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1111)和第二部分(1112),所述第一部分(1111)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部分(1112)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电渗析器本体(101)的浓液室进水口(1011)和淡液室进水口(1012)连通;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两个过滤件(30),两个所述过滤件(30)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11)内,以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部分(1111)的污水进行过滤,两个所述过滤件(30)中的另一者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112)内,以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部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事浪黄杰李志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擎锐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