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51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解制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在电解废水时氢气与氧气向外溢出造成浪费,絮凝物将药物阻挡在工业废水表面,影响工业废水与药物的反应。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包括有电解槽、分叉管道、密封环和密封罩等;电解槽设有进料管;电解槽连通有两个分叉管道;所有的分叉管道与电解槽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用于防止气体向外界转移的密封环;所有的分叉管道与电解槽连接处各设有一个密封罩,且密封罩与电解槽贴合,密封罩对分叉管道与电解槽连接处进行包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空柱与第二收集架配合使用,对搅拌桶内的絮凝物进行更高效的收集,避免絮凝物影响工业废水与药物的反应。的反应。的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制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业废水制氢时,存在以下问题;1、在进行电解制氢的处理时,反应槽内电解水经过电解后,阴极柱产生氢气,正极柱产生氧气,通过管道进行收集,在进行收集的同时,反应槽与管道连接处存在缝隙,收集氢气与氧气时,氢气与氧气从反应槽与管道连接处的缝隙流走,造成浪费;2、在使用工业废水制氢时,因工业废水中的杂质过多,无法达到制氢的基本要求,需要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制氢作业,在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过程中,在分离工业废水中的絮凝物时,人工将药物倒入反应桶内进行搅拌,工业废水与药物产生反应,工业废水中出现絮凝物,絮凝物堆积在工业废水内,搅拌的过程中,絮凝物向上漂浮,絮凝物截留在工业废水表面,使得在后续添加药物时,絮凝物将药物阻挡在工业废水表面,影响工业废水与药物的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氢气与氧气向外溢出造成浪费、絮凝物将药物阻挡在工业废水表面,影响工业废水与药物的反应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包括有电解槽;电解槽设有进料管;还包括有电解柱、隔膜、分叉管道、密封环和密封罩;电解槽内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两个电解柱,一个电解柱为阴极,另一个电解柱为阳极;电解槽内安装有隔膜,且隔膜位于两个电解柱之间;电解槽连通有两个分叉管道;所有的分叉管道与电解槽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用于防止气体向外界转移的密封环;所有的分叉管道与电解槽连接处各设有一个密封罩,且密封罩与电解槽贴合,密封罩对分叉管道与电解槽连接处进行包裹。
[0005]可选地,位于密封罩内的分叉管道处开有用于收集外泄气体的收集孔。
[0006]可选地,还包括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有气浮舱、固定支架、搅拌桶、进料框、第一固定板、导向架、连接盘、第一收集架、引导板、第一DD马达、第二DD马达、十字架、搅拌架、中空柱、拨动块、弧形挡板、水质净化器、固定柱和传动单元;电解槽左方设置有气浮舱,气浮舱设有倾斜处,气浮舱设有进气管道;气浮舱上固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内固接有搅拌桶;搅拌桶左部固接有进料框;进料框安装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过滤固态杂质的第一滤网;气浮舱固接有导向架;搅拌桶和导向架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为双层设计;气浮舱与固定支架右侧共同固接有第一收集架;气浮舱与固定支架左侧共同固接有引导板;进料框固接有第一DD马达和第二DD马达,且第一DD马达位于第二DD马达上方;第二DD马达转动部固接有十字架,且十字架与搅拌桶转动连接,十字架上设有凹槽;第一DD马达转动部固接有搅拌架,且搅拌架位于十字架中心;十字架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中空柱,中空柱贯穿连接盘上下两层且与连接盘下层底面齐平,中空柱与连接盘上下两
层之间连通,十字架与中空柱连接处设有扭簧,连接盘上设有八个呈十字分布用于截留絮凝物的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位于下层,每个第二滤网位于对应的中空柱内;所有的中空柱上部各固接有一个拨动块;进料框底部固接有两个固定柱,固定柱与拨动块配合;十字架底面设有八个弧形挡板,八个弧形挡板与相对应的中空柱贴合;电解槽和气浮舱共同连通有用于水质提纯的水质净化器。
[0007]可选地,搅拌架上设有若干个扰流板,且若干个扰流板为不同角度设计。
[0008]可选地,还包括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收集架;连接盘上表面固接有八个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位于中空柱接近搅拌桶圆心的一侧;所有的第二固定板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收集架,第二固定板与第二收集架连接处设有扭簧,所有的第二收集架上均设有用于收集搅拌桶内絮凝物的第三滤网,所有的第二收集架上均设有细绳,细绳与相对应的中空柱固接。
[0009]可选地,还包括有清理条;连接盘固接有用于拨动絮凝物的清理条,清理条与导向架表面贴合。
[0010]可选地,还包括有挡块;连接盘内固接有八个用于避免水流转移至连接盘上的挡块,且八个挡块位于对应的第二滤网外侧。
[0011]可选地,还包括有转移条;所有的中空柱内固接有一个用于转移絮凝物的转移条;第二滤网为倾斜设计。
[0012]可选地,转移条上设有清理部,清理部未与中空柱固接。
[0013]可选地,还包括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有导轨、移动块和清理板;气浮舱固接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气浮舱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清理气浮舱内杂质的清理板,且清理板穿过气浮舱与移动块固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密封环和密封罩对氢气和氧气进行多重拦截,之后通过收集孔对该部分氢气和氧气进行收集,避免氢气和氧气向外转移造成浪费。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拨动块与固定柱配合,控制中空柱与搅拌桶的连通状态,对搅拌桶内的絮凝物进行收集,通过转动中的连接盘产生的离心力将位于连接盘上下两层之间的絮凝物向导向架上转移,避免絮凝物堆积在连接盘上下两层之间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中空柱与第二收集架配合使用,对搅拌桶内的絮凝物进行更高效的收集,避免絮凝物影响工业废水与药物的反应。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清理条将导向架上的絮凝物推动向第一收集架内和引导板上,便于后续对絮凝物的清理。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转移条对中空柱内第二滤网上截留的絮凝物进行推动转移,避免中空柱内的絮凝物过多,影响装置转移絮凝物时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搅拌组件的第一种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搅拌组件的第二种局部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搅拌组件的第三种局部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搅拌组件的第四种局部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搅拌组件的第五种局部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公开的搅拌组件的第六种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0]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

电解槽,101

电解柱,102

隔膜,103

分叉管道,104

密封环,105

密封罩,201

气浮舱,202

固定支架,203

搅拌桶,204

进料框,205

第一固定板,206

导向架,207

连接盘,208

第一收集架,209

引导板,2010

第一DD马达,20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包括有电解槽(1);电解槽(1)设有进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电解柱(101)、隔膜(102)、分叉管道(103)、密封环(104)和密封罩(105);电解槽(1)内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两个电解柱(101),一个电解柱(101)为阴极,另一个电解柱(101)为阳极;电解槽(1)内安装有隔膜(102),且隔膜(102)位于两个电解柱(101)之间;电解槽(1)连通有两个分叉管道(103);所有的分叉管道(103)与电解槽(1)连接处各设有一个用于防止气体向外界转移的密封环(104);所有的分叉管道(103)与电解槽(1)连接处各设有一个密封罩(105),且密封罩(105)与电解槽(1)贴合,密封罩(105)对分叉管道(103)与电解槽(1)连接处进行包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其特征是:位于密封罩(105)内的分叉管道(103)处开有用于收集外泄气体的收集孔(103a)。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制氢用电解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有气浮舱(201)、固定支架(202)、搅拌桶(203)、进料框(204)、第一固定板(205)、导向架(206)、连接盘(207)、第一收集架(208)、引导板(209)、第一DD马达(2010)、第二DD马达(2011)、十字架(2012)、搅拌架(2013)、中空柱(2014)、拨动块(2015)、弧形挡板(2016)、水质净化器(2017)、固定柱(2018)和传动单元;电解槽(1)左方设置有气浮舱(201),气浮舱(201)设有倾斜处(201a),气浮舱(201)设有进气管道;气浮舱(201)上固接有固定支架(202);固定支架(202)内固接有搅拌桶(203);搅拌桶(203)左部固接有进料框(204);进料框(204)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05),第一固定板(205)上设有用于过滤固态杂质的第一滤网(205a);气浮舱(201)固接有导向架(206);搅拌桶(203)和导向架(206)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盘(207),连接盘(207)为双层设计;气浮舱(201)与固定支架(202)右侧共同固接有第一收集架(208);气浮舱(201)与固定支架(202)左侧共同固接有引导板(209);进料框(204)固接有第一DD马达(2010)和第二DD马达(2011),且第一DD马达(2010)位于第二DD马达(2011)上方;第二DD马达(2011)转动部固接有十字架(2012),且十字架(2012)与搅拌桶(203)转动连接,十字架(2012)上设有凹槽;第一DD马达(2010)转动部固接有搅拌架(2013),且搅拌架(2013)位于十字架(2012)中心;十字架(2012)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中空柱(2014),中空柱(2014)贯穿连接盘(207)上下两层且与连接盘(207)下层底面齐平,中空柱(2014)与连接盘(207)上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叶飞刘杨苏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擎锐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