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418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属于液化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对气液空气进行分离;增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内部,包括气囊,可以将收集较多的空气增加风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承压件的底部低于出风孔的内顶壁时,承压件为出风状态,通过往气囊中吹风,当气压不足以推动承压件往下移动到出风状态时,空气会将气囊撑开,当气压推动承压件往下移动到出风状态时,较大的风力会从出风孔和凹槽排出,借由上述结构,每次气液分离时都会有充足的气压带动叶轮和内支架进行转动,从而每次都会进行高效率的气液分离。从而每次都会进行高效率的气液分离。从而每次都会进行高效率的气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液化空气储能
,具体涉及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的不断并网,对于原有的电网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影响。新能源发电比例的快速提高,电网调频容量不足的问题凸显,因此有效提高火电厂灵活性改造和储能调频能力,对提升电网整体调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且火电厂联合储能调频系统,还可有效提高火电厂安全运行水平、降低设备损耗。
[0003]在中国已授权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0977618U中公开的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设计,本技术的空气液化储能系统将压缩后的空气依次经过冷箱和制冷机冷却,进入降压喷管降压后,进入气液分离器,经气液分离器后,气态空气返回冷箱并经过第二换热器与空气混合进入压缩机,液态空气进入液态空气储罐进行存储。该空气液化储能系统能够将新鲜空气冷却并转化成液态空气储存,未液化空气经冷箱、换热器回收多余冷量后返回第一空气压缩机重复利用,具有节能效果:
[0004]但是目前的气液分离器在对气液空气进行分离的过程中,需要风能力作为动能驱动气液分离器进行工作,如专利CN211384171U,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气液分离器,但是由风能作为气液分离器的动能,会导致有时风力较小,有时风力较大,每次的风压都不固定,所以,在较小的风压下,并不能有效的驱动气液分离器中的元件工作,导致气液分离的效率较低。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气液分离器的问题。
[0006]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包括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对气液空气进行分离;
[0008]增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内部,包括气囊,可以将收集较多的空气增加风压;
[0009]安装件和进气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增压组件上,安装件用来对增压组件进行固定;
[0010]承压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气组件上,包括可以调节承受压力的承压件、限位杆和弹性件,当承压件承受的压力达到出风状态时,可以将气囊中的空气排出;
[0011]出风组件和集风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承压组件上,用于增加汇集风力。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与两个安装件安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与气囊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承压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孔中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多个限位杆。
[0015]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都可以设置有弹性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而出风组件包括对称开设在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出风孔。
[0017]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孔与连接孔内部相通的。
[0018]进一步的,所述集风组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板底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件。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的底部安装有集风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集风件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一.当承压件的底部低于出风孔的内顶壁时,承压件为出风状态,通过往气囊中吹风,当气压不足以推动承压件往下移动到出风状态时,空气会将气囊撑开,当气压推动承压件往下移动到出风状态时,较大的风力会从出风孔和凹槽排出,借由上述结构,每次气液分离时都会有充足的气压带动叶轮和内支架进行转动,从而每次都会进行高效率的气液分离。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换热器;2、气液分离装置;21、外壳;22、叶轮;23、内支架;24、回流罩;25、出气管;3、增压组件;31、出气斗;32、气囊;4、安装架;5、进气组件;51、连接板;52、进气管;53、连接孔;6、承压组件;61、安装板;62、限位杆;63、弹性件;64、转动板;65、承压件;7、出风组件;71、凹槽;72、出风孔;8、集风组件;81、安装槽;82、安装件;83、集风件;9、液态空气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
能发电系统,包括气液分离装置2,通过离心力将气态空气和液态空气进行分离,在气液分离装置2中设置有增压组件3、进气组件5和承压组件6,通过增压组件3、进气组件5和承压组件6之间的配合可以在每次进行气液分离的时候都保持这充分的风压,提高了气液分离装置2的工作效率。
[0033]请参阅图1和图2,气液分离装置2包括外壳21、叶轮22、内支架23、回流罩24和出气管25,此结构在中国已授权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1384171U中已经公开,这些结构的连接关系不再详细描述,而本申请是再其基础上对其进行的改进,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率。
[0034]请参阅图1和图2,改进的具体为:增压组件3,增压组件3包括设置在外壳21进气口中的出气斗31,出气斗31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且出气斗31的出气端活动安装有气囊32,而气囊32与出气斗31的连接处可以采用铁丝缠绕的方式进行固定,提高气囊32与出气斗3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5]请参阅图2和图3,在外壳21的两侧内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两个安装架4靠近的一端安装有进气组件5,进气组件5包括与两个安装架4固定的连接板51,且连接板51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52,进气管52的上端与气囊32的出气处连接,连接的方法可以为铁丝缠绕,此外,在连接板5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53。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装置(2),用于对气液空气进行分离;增压组件(3),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的内部,包括气囊(32),可以将收集较多的空气增加风压;安装架(4)和进气组件(5),均设置在所述增压组件(3)上,安装架(4)用来对增压组件(3)进行固定;承压组件(6),设置在所述进气组件(5)上,包括可以调节承受压力的承压件(65)、限位杆(62)和弹性件(63),当承压件(65)承受的压力达到出风状态时,可以将气囊(32)中的空气排出;出风组件(7)和集风组件(8),均设置在所述承压组件(6)上,用于增加汇集风力。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5)包括与两个安装架(4)安装的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的顶部装有进气管(52),所述进气管(52)的上端与气囊(32)连接,在所述连接板(5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53)。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组件(6)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孔(53)中的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板(64)。4.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伟刘南川韩阳尹清猛黄海宝范晓骏秦瑞昇曹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科清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