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11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套种升麻的板栗林地,进行整地;S2、在板栗林地上播种升麻;S3、进行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板栗郁闭度特点,省去了升麻幼苗种植期间的遮阴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收益。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对比,选择升麻作为板栗林间种植作物,通过在选地、整地、种植及林间管护、采收等方面的创新,为发展林药复合模式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于促进升麻药食同源属性延伸,板栗生态种植具有促进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农药的用量(除草剂),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培肥地力的效果明显。地力的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属于作物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栗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落叶乔木植物,喜砂质土壤,适于海拔100~2000m的丘陵、缓坡地带种植。一般在板栗种植过程,为了减少树下杂草生长对土壤养分的竞争,减轻收获过程捡拾板栗的难度,板栗林间多采用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治,这不但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同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每年产生大量的板栗壳和修剪下来的枝条对于环境也是一种污染,同时存在较大的火灾安全隐患。
[0003]升麻是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茎。多年生草本,高1~2m。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目前升麻的种植主要是利用其根茎入药,而专门用于鲜食菜用的升麻种植,并无专业报道。市场上见到的升麻芽菜大部分为野生采摘,价格昂贵,来源和供应量无法保证,且破坏自然种质资源。
[0004]基于板栗和升麻的生长习性,预期在板栗林间套种菜用升麻,利用板栗林间土地资源,进行菜用升麻的种植,可大幅度提高种植户收益,培肥地力,减少农药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利用板栗林间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升麻的种植;本专利技术方法有效克服了目前野生资源大幅度减少,芽菜及药用根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在广大板栗种植区推广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选择套种升麻的板栗林地,进行整地;
[0008]S2、在板栗林地上播种升麻;
[0009]S3、进行田间管理。
[0010]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1中,所述板栗林地具有如下特征:
[0011]土层为30~50cm,排水性良好,砂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pH为6.5~8.5;
[0012]所述板栗林间的郁闭度为30%~65%,板栗种植株行距为3~4
×
3~5米,亩种植33~74棵,至少5年内未种植升麻;
[0013]海拔低于1500m;
[0014]两行板栗树间距为3~5米;
[0015]坡度为0~10度。
[0016]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1中,所述整地的步骤如下:
[0017]起垄前施有机肥,然后进行深翻;
[0018]采用大垄高床种植,垄边缘避免在树冠投影处,顺着坡度由高向低的方向起垄,垄宽为100~140cm,长度根据地块条件而定,床高为15~20cm,床间距为30~40cm,垄端设30~35cm深的排水沟。
[0019]优选地,所述有机肥分施用量为2000~2500kg/亩;
[0020]所述深翻的深度为20~30cm;
[0021]所述有机肥由鸡粪、牛粪、板栗壳、板栗枝条粉碎物、板栗落叶和农用稀土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0022]将物料混合后加入纤维素降解菌剂,控制含水量为55%~65%,条垛式进行好氧发酵,发酵的温度为55~70℃,每发酵10~15天后进行翻堆,直到堆体温度不超过30℃即为发酵完成;
[0023]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剂的用量为1~2kg/吨物料。
[0024]所述有机肥中,所述鸡粪、所述牛粪、所述板栗壳、所述板栗枝条粉碎物、所述板栗落叶与所述农用稀土的质量比为:30~50:10~20:20~40:5~15:2~5:0.5~1,优选40:15:30:10:3:1。
[0025]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2中,所述播种的方式为种子直播、育苗移栽和种根移栽。
[0026]其中,所述种子直播适宜3年以上树龄的板栗,具体步骤如下:
[0027]秋季进行种子直播;
[0028]0~20cm土壤温度为15~19℃,播种前至少2天,垄面浇透水,播种时在垄面上按行距25~30cm顺垄开沟,沟深为3~5cm,将种子按照25~30cm株距均匀地点播在沟内,盖细土1.5~2cm,镇压,浇水,垄面盖一层3~5cm厚板栗落叶及板栗壳混合物(板栗壳需粉碎)保湿,或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10~15天后出苗处开孔(在播种点插一次性筷子或木棍作为标记);
[0029]亩播种量为1.5~2.5kg。
[0030]种子宜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
[0031]出苗后,苗高5~8cm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株。
[0032]所述育苗移栽适宜3年以上树龄的板栗,具体步骤如下:
[0033]秋季移栽二年苗,时间控制在植株枯萎后到土壤上冻前进行;
[0034]在垄面上按行距25~30cm、株距30~35cm开穴,穴深为10~15cm,每穴栽苗1株,覆土3~4cm随后浇透水;
[0035]垄面盖一层10~15cm厚板栗落叶及板栗壳混合物(板栗壳需粉碎)保湿保温。
[0036]所述种根移栽适宜1~3年树龄的板栗,具体步骤如下:
[0037]选用4年生以上野生升麻种根或人工繁育3年种根;
[0038]在垄面上按株距35~40cm、行距35~40cm开穴,穴深为15~20cm,每穴栽苗1个种根芽头,覆土以盖上顶芽4~5cm,栽后浇透水;
[0039]垄面盖一层10~15cm厚板栗落叶及板栗壳混合物(板栗壳需粉碎),或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春季时出苗处开孔(在种苗播种点插一次性筷子作为标记),以便种苗萌芽。
[0040]上述的方法中,步骤S3中,所述田间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0041]中耕除草、追肥、管理、芽苗采收和害虫防治。
[0042]其中,生长期经常松土除草,所述中耕除草的深度为2~3cm,以防损伤根茎;
[0043]所述追肥的步骤如下:
[0044]每年春节采收芽菜后,在两行中间开深10~15cm、宽10~15cm的施肥沟,施用所述有机肥,用量为1000~1500kg/亩;6~7月,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在垄面中间开沟条施高氮高
钾复合肥(N

P

K:20

10

20),用量为15~25kg/亩;
[0045]秋季植株干枯后,在垄面上铺5~8cm腐熟牛粪;
[0046]第三年以后,每年6~7月在垄面中间开沟条施高氮高钾复合肥(N

P

K:20

10

20),用量为30~50kg/公斤,秋季植株干枯后,在垄面上铺6~10cm腐熟牛粪与板栗壳1:1的混合物;
[0047]所述管理的步骤如下:2年生升麻,花蕾初期剪去全部花序,促进根茎生长;
[0048]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浇水,一次性浇透;雨季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烂根死苗;
[0049]春季升麻嫩芽出土前,利用上年板栗落叶及板栗壳与土壤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配,用于垄床培土,培土高度为3~5cm,培土2~3次,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栗林间种植菜用升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套种升麻的板栗林地,进行整地;S2、在板栗林地上播种升麻;S3、进行田间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板栗林地具有如下特征:土层为30~50cm,排水性良好,砂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pH为6.5~8.5;所述板栗林间的郁闭度为30%~65%,板栗种植株行距为3~4
×
3~5米,亩种植33~74棵,至少5年内未种植升麻;海拔低于1500m;两行板栗树间距为3~5米;坡度为0~1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整地的步骤如下:起垄前施有机肥,然后进行深翻;采用大垄高床种植,垄宽为100~140cm,床高为15~20cm,床间距30~40cm,垄端设30~35cm深的排水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分施用量为2000~2500kg/亩;所述深翻的深度为20~30cm;所述有机肥由鸡粪、牛粪、板栗壳、板栗枝条粉碎物、板栗落叶和农用稀土制成,制备方法如下:将物料混合后加入纤维素降解菌剂,控制含水量为55%~65%,条垛式进行好氧发酵,发酵的温度为55~70℃,每发酵10~15天后进行翻堆,直到堆体温度不超过30℃即为发酵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播种的方式为种子直播、育苗移栽和种根移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直播的步骤如下:秋季进行种子直播;0~20cm土壤温度为15~19℃,播种前至少2天,垄面浇透水,播种时在垄面上按行距25~30cm顺垄开沟,沟深为3~5cm,将种子按照25~30cm株距均匀地点播在沟内,盖细土1.5~2cm,镇压,浇水,垄面盖3~5cm厚板栗落叶及板栗壳混合物保湿,或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10~15天后出苗处开孔;亩播种量为1.5~2.5kg;出苗后,苗高5~8cm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株。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移栽的步骤如下:秋季移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佳林魏丹周志杰安志装王磊李昌伟徐凯尹鑫佟国香解春源郝梓博薛乾鑫杨志会王梦然杜连凤邹国元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