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88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内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中心套,用于对滑动的柱形齿条进行滑动位置的限位,所述床体的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顶起机构,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转轴,转动连接于床体的内侧壁,所述转轴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且为内六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栽培苗床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架,从而方便对种下的幼苗进行搬运更换位置,同时在其底部设置有顶起机构,使其在后期需要采摘和重新栽培时的便捷,并且在苗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洒组件,方便对苗床内的幼苗进行水源提供。便对苗床内的幼苗进行水源提供。便对苗床内的幼苗进行水源提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三叶青栽培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

技术介绍

[0002]三叶青又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土经丸、石老鼠,其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药用效果最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炎止痛、祛风化痰、理气健脾等功效,常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病毒性脑膜炎、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0003]现有的三叶青栽培苗床一般都是袋装式的栽培,大量的袋装苗床整齐的排列栽培,而在长时间风吹日晒下会对包装袋造成损坏,并且包装袋的柔软性,使得内部大量的泥土造成歪曲倾倒,不能够保证幼苗的整齐的栽培,并且在后期进行搬运和整理时操作比较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通过对栽培苗床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架,从而方便对种下的幼苗进行搬运更换位置,同时在其底部设置有顶起机构,使其在后期需要采摘和重新栽培时的便捷,并且在苗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洒组件,方便对苗床内的幼苗进行水源提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内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中心套,用于对滑动的柱形齿条进行滑动位置的限位,所述床体的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顶起机构;
[0006]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转轴,转动连接于床体的内侧壁,所述转轴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且为内六角设置,所述转轴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柱形齿条,所述柱形齿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柱形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通过使用工具对转动块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轴的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啮合连接的柱形齿条进行升降,进而带动顶部的顶板对内置架进行顶起和放入;
[0007]所述床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置架,所述内置架的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对称开设有搬运槽,所述内置架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便于对内部栽培的幼苗内部进行透气透水,所述床体的顶部靠近后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浇水组件。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体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对称开设有多个通风槽。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固定后的床体通过两侧的通风槽进入到内部,从而对内部进行空气的循环通风。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板。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环板将整个床体进行搬运更换位置。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体的内侧壁靠近中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内置架的侧壁中部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且分别与两个滑条呈滑动连接。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对内置架放入到床体内时的稳定滑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形齿条通过中心套贯穿隔板,且外壁与中心套的内壁呈光滑贴合设置,所述中心套的内壁开设有导槽,且与限位条呈滑动连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对柱形齿条进行推动时,其通过限位条在中心套内滑动,从而对内置架进行顶起和下滑。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顶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六角孔。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外界与床体的内部形成透气和透水的效果。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水组件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头。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对连接管进行接通后,雾化头将雾化后的水滴喷洒在幼苗上。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通过对栽培苗床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架,从而方便对种下的幼苗进行搬运更换位置;
[0022]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通过在其底部设置有顶起机构,使其在后期需要采摘和重新栽培时的便捷;
[0023]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通过在苗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洒组件,方便对苗床内的幼苗进行水源提供。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的第一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的第二结构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的内部结构图。
[0027]图中:1、床体;11、通风槽;12、环板;13、滑条;2、隔板;21、六角孔;22、中心套;3、转轴;31、转动块;32、齿轮;33、柱形齿条;34、限位条;35、顶板;4、内置架;41、搬运槽;42、滑槽;43、通孔;5、支架;51、连接管;52、雾化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9]如图1和图3,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包括床体1,床体1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对称开设有多个通风槽11,便于在固定后的床体1通过两侧的通风槽11进入到内部,从而对内部进行空气的循环通风,床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板12,便于使用环板12将整个床体1进行搬运更换位置,床体1的内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顶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六角孔21,便于外界与床体1的内部形成透气和透水的效果,隔板2的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中心套22,用于对滑动的柱形齿条33进行滑动位置的限位,床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置
架4,床体1的内侧壁靠近中部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滑条13,内置架4的侧壁中部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42,且分别与两个滑条13呈滑动连接,便于在对内置架4放入到床体1内时的稳定滑动,内置架4的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对称开设有搬运槽41,内置架4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43,便于对内部栽培的幼苗内部进行透气透水,床体1的顶部靠近后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浇水组件,浇水组件包括两个支架5,两个支架5的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1,连接管51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雾化头52,便于在对连接管51进行接通后,雾化头52将雾化后的水滴喷洒在幼苗上。
[0030]如图2和图3,床体1的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顶起机构,顶起机构包括转轴3,转动连接于床体1的内侧壁,转轴3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1,且为内六角设置,转轴3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齿轮32,齿轮32的外壁啮合连接有柱形齿条33,柱形齿条33通过中心套22贯穿隔板2,且外壁与中心套22的内壁呈光滑贴合设置,中心套22的内壁开设有导槽,且与限位条34呈滑动连接,便于在对柱形齿条33进行推动时,其通过限位条34在中心套22内滑动,从而对内置架4进行顶起和下滑,柱形齿条3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4,柱形齿条33的顶部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内壁靠近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中心处贯穿固定连接有中心套(22),所述床体(1)的内部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顶起机构;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转轴(3),转动连接于床体(1)的内侧壁,所述转轴(3)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1),且为内六角设置,所述转轴(3)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齿轮(32),所述齿轮(32)的外壁啮合连接有柱形齿条(33),所述柱形齿条(3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4),所述柱形齿条(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5);所述床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置架(4),所述内置架(4)的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对称开设有搬运槽(41),所述内置架(4)的底部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43),所述床体(1)的顶部靠近后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浇水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生态栽培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对称开设有多个通风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关军刘叶君缪强胡广淼孙晗靖唐加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石硃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