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导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导板,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导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疗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地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该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0003]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其在航天航空、医学、汽车、建筑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创新性的应用。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对于医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对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的患者而言,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具有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0004]在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时,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支撑架和头部治疗架,所述头部治疗架上形成有若干引导部件,所述3D打印导板由3D打印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支撑架与患者面部相契合,且包裹鼻骨最凹处的鼻梁点并贴合眉骨上缘和耳朵的上部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支撑架的两端在靠近耳廓处均形成有接触面积增大的限位夹持部,所述限位夹持部具有与耳廓上部边缘相配合的限位边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持部向耳廓后方延伸并包围耳廓上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治疗架为连接面部支撑架两侧的弧状条形带,所述弧状条形带贴合于靠近前额处的头顶,且头部治疗架和面部支撑架之间形成有裸露前额的空白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条形带主体部分的宽度为1~5c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条形带在其中部形成有向头顶方向延伸的稳固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为能够使治疗头快速定位至头部待治疗区域的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为粘贴式、镂空式或嵌合式结构中的任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粘贴式引导部件为设置于头部治疗架上的双面胶或魔术贴。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嵌合式引导部件为一体成型于头部治疗架外表面的若干定位凸起。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为中空结构,呈圆柱形、三棱柱形或圆锥形,且所述定位凸起的中心对准治疗区的靶点。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导板的内壁面形成有粗糙防滑纹。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由3D打印材料制成。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患者相关影像数据;S2、影像处理系统采集步骤S1获得的影像数据,根据对应疾病对数据进行分割、配准及相关性分析,获取个性化的待治疗脑区的区域轮廓,生成可读取的位置特征信息,包括:靶点和虚拟导针,重建患者头部及脑部的等比三维头部模型,输出3D建模系统可读取格式的模型;S3、调用含有位置特征信息的三维头部模型,3D建模系统根据位置特征信息设计引导部件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并根据力学及佩戴稳定性需求设计面部支撑架的轮廓线,形成3D
导板模型;S4、采用3D建模系统对3D导板模型进行数字化处理,输出3D打印设备可读取格式的导板模型;S5、将步骤S4得到的导板模型发送至3D打印机,使用3D打印材料进行3D打印,得到3D打印导板。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3D打印导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相关影像数据包括脑、头部及面部轮廓的影像数据,通过常规扫描仪、核磁共振或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来获取,所述影像数据为核磁共振或CT影像数据并已进行脱敏处理。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3D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婉,黄河,李圳,何姣燕,徐冲冲,于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