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部护理
,具体为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视成因复杂与不可逆成为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的头号难题,近视的核心生理变化为眼轴变长,这是由于近距离用眼过度,引起调节疲劳,造成调节滞后,从而刺激眼轴向后增长。眼轴一旦变长便不再可逆,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方式进行恢复;且近视的成因复杂,遗传因素及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近视,难以“对症下药”,故切实做好近视防控、防患于未然是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下,市面上大多数产品都是发热发光电刺激等手段,需要将装置固定在头部直接对眼部进行操作,其装置整体较大,需要预留出时间进行护理,其使用者的舒适性会降低,且直接对眼部进行光电刺激,部分产品也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科板(1),所述眼科板(1)背部设置有磁场发生器(11),所述眼科板(1)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束缚带(23)的收卷组件(2),所述眼科板(1)远离收卷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束缚带(23)的固定组件(3),所述眼科板(1)靠近磁场发生器(11)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提升使用舒适性的贴合组件(4),所述收卷组件(2)包括用于固定多个零件的两个第一安装座(21),所述第一安装座(21)一侧与眼科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21)沿眼科板(1)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21)相互靠近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卷簧(213)的第一固定槽(211),所述第一固定槽(211)槽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用于连接束缚带(23)的转动杆(212),所述卷簧(213)置于第一固定槽(211)内,且所述卷簧(213)套接在转动杆(212)两端,所述卷簧(213)一端与第一固定槽(211)槽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213)另一端与转动杆(212)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21)相互靠近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遮蔽多个零件的固定壳(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22)套接在转动杆(212)表面,所述固定壳(22)靠近眼科板(1)背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束缚带(23)出入的第一窗口(221),所述第一窗口(221)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导轮(225)的固定板(222),两侧所述固定板(222)沿第一窗口(221)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板(222)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固定杆(224)的安装槽(223),多个所述安装槽(223)沿固定板(22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槽(223)槽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导轮(225)的固定杆(224),所述导轮(225)套接在固定杆(224)表面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导轮(225)外轮壁与束缚带(23)接触,所述转动杆(212)表面与束缚带(23)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用于安装多个零件的第二安装座(31),所述第二安装座(31)与眼科板(1)远离第一安装座(2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31)与第一安装座(21)沿眼科板(1)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安装座(31)顶部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柱(32)的第二固定槽(3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解眼肌疲劳的眼科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311)内槽壁固定连接有用于稳定连接柱(32)的导向柱(313),所述第二安装座(31)靠近眼科板(1)背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连接束缚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领头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