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87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多功能显示屏,所述多功能显示屏连接有通讯模块、数字电源和检测切换模块,所述数字电源连接有电源切换模块,所述检测切换模块连接有通讯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数字电源、电源切换模块和配电模拟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连接通讯模块,所述多功能显示屏、数字电源、通讯模块均连接供电模块,通过检测切换模块将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切换为检测状态,切换检测状态时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连接数字电源的部分断开,避免在检测过程中有强电进入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实现在低压状态下计量接线的智能检测。量接线的智能检测。量接线的智能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计量配电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家电网要求,配电设备电力信息采集终端、智能电表、低压居民智能计量箱广泛投入使用,由于设备安装现场复杂,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接线错误、串户等故障发生,事故的发生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安装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安装人员的培训基本上是通过维护人员自学或公司通过视频或现场进行教学,学习效率缓慢成果不明显,造成实际上手犯错率高,也有采用标准化、模组化、分层、分布、开放型结构构造理念,设计的一些模拟设备,让学员进行实际演练,比如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10584500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低压配变台区故障模拟装置,包括前侧面上部设有用户负载测试回路和用户负载指示灯,下部设有一单相多表位计量箱;设备箱左右侧面分别设有仿真I型集中器、三相仿真电能总表、三相四线仿真电能表和单相仿真电能表,设备箱后侧面设有三个故障切换箱,该设备通过故障切换箱,进行各种跨台区故障模拟,以达到练习的目的,设备在进行模拟练习时需连接市电,不便于对新手装表进行模拟,所以需要一种低压模拟配电柜,能够在不接入强电的情况下对接线情况进行检测的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模拟练习时需连接市电,不便于对新手装表进行模拟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多功能显示屏,所述多功能显示屏连接有通讯模块、数字电源和检测切换模块,所述数字电源连接有电源切换模块,所述检测切换模块连接有通讯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数字电源、电源切换模块和配电模拟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连接通讯模块,所述多功能显示屏、数字电源、通讯模块均连接供电模块,通过检测切换模块将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切换为检测状态,切换检测状态时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连接数字电源的部分断开,避免在检测过程中有强电进入第一检测模块与第二检测模块。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辅助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和与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一CPU,所述第一CPU连接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第一辅助电路,所述第一辅助电路与检测切换模块连接,用于实现模拟单相表工位接线情况的检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辅助电路、第二检测电路和与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二CPU,所述第二CPU连接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第二辅助电路,所述第二辅助电路与检测切换模块连接,用于实现模拟三相表与模拟集中器工位接线情况的检测。
[0007]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切换模块包括转换矩阵、控制电路和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三CPU,所述第三CPU与电源切换模块连接,所述转换矩阵包括第一转换矩阵与第二转换矩阵,所述第一转换矩阵与第二转换矩阵均与第一辅助电路、第二辅助电路连接、配电模拟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转换矩阵与数字电源连接,用于切换第一辅助电路与第二辅助电路,避免检测过程中有强电进入第一辅助电路与第二辅助电路出现检测错误。
[0008]进一步的,所述配电模拟模块包括接线端子和与接线端子连接的模拟单相表、模拟集中器、模拟三相表,所述模拟单相表、模拟集中器、模拟三相表均与第二转换矩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与第一转换矩阵连接,通过模拟单相表、模拟集中器、模拟三相表进行模拟接线练习。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总电源空开、保护电路和与保护电路连接的AC

DC电源,所述AC

DC电源连接多功能显示屏、数字电源、检测切换模块、通讯模块,通过AC

DC电源对各设备进行供电。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容置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切换模块、通讯模块、供电模块和数字电源的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前侧面安装有接线面板,所述配电模拟模块安装在接线面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面板上设置有与数字电源连接的指示灯,通过指示灯提示避免在带电状态进行接线操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设置有检测切换模块,能够使模拟单相表、模拟三相表和模拟集中器在低压状态下实现计量接线的智能检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框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转换矩阵原理图;
[0017]图4为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二检测电路原理图;
[0018]图中:1、多功能显示屏;2、通讯模块;3、数字电源;4、检测切换模块;6、第一检测模块;7、第二检测模块;8、供电模块;10、接线端子;11、模拟单相表;12、模拟集中器;13、模拟三相表;14、设备箱;15、接线面板;16、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多功能显示屏1,多功能显示屏1可采用CVTV中视智能ZS

ZP320T型号红外触摸一体机PC版,所述多功能显示屏1连接有通讯模块2、数字电源3和检测切换模块4,所述通讯模块2采用型号为HF5142,所述多功能显示屏1通过以太网接口有线连接通讯模块2,所述数字电源3连有电源切换模块,所述检测
切换模块4连接有第一检测模块6、第二检测模块7、数字电源3、电源切换模块和配电模拟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6、第二检测模块7连接通讯模块2,所述多功能显示屏1、数字电源3、检测切换模块4、通讯模块2均连接供电模块8。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6包括第一辅助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和与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一CPU,所述第一CPU连接通讯模块2,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第一辅助电路,所述第一辅助电路与检测切换模块4连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7包括第二辅助电路、第二检测电路和与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二CPU,所述第二CPU连接通讯模块2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第二辅助电路,所述第二辅助电路与检测切换模块4连接,所述第一CPU与第二CPU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切换模块4包括转换矩阵、控制电路和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第三CPU,所述第三CPU的型号为STM32F103R8T6,所述第三CPU与电源切换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转换矩阵包括第一转换矩阵与第二转换矩阵,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多功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显示屏连接有通讯模块、数字电源和检测切换模块,所述数字电源连接有电源切换模块,所述检测切换模块连接有通讯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数字电源、电源切换模块和配电模拟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连接通讯模块,所述多功能显示屏、数字电源、通讯模块均连接供电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辅助电路、第一检测电路和与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一CPU,所述第一CPU连接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第一辅助电路,所述第一辅助电路与检测切换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辅助电路、第二检测电路和与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的第二CPU,所述第二CPU连接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第二辅助电路,所述第二辅助电路与检测切换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量配电接线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切换模块包括转换矩阵、控制电路和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三CPU,所述第三CPU与电源切换模块连接,所述转换矩阵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山汤向伟张科伟李建朋李振明陈春江张进宝胥晓光李林格王昭炎夏明明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能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