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76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包括:成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成型箱,成型箱形成有储液腔及与储液箱相连通的夹缝腔,夹缝腔的下端开口面积小于上端开口面积,且下端开口在储液腔上投影的一部分落入上端开口在储液腔上的投影外侧;定型装置,包括两组牵引辊,两组牵引辊相对且间隔设置在夹缝腔的正下方,用于将从夹缝腔流入的熔融态玻璃定型成片材;裁切装置,设于定型装置的下方,用于将片材裁切成玻璃板;晶化装置,对接于裁切装置一侧,用于将玻璃板处理成微晶玻璃;能够获得0.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晶玻璃成型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微晶玻璃制备
,特别是涉及微晶玻璃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晶玻璃的内部含有晶核,使得微晶玻璃兼备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既具有玻璃的高透过率、化学稳定性,也具有陶瓷的耐磨性、高硬度,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建材装饰、食品器械等行业。
[0003]微晶玻璃在制造过程具体包括原料熔化、澄清、成形、退火、热切、晶化处理、再退火等步骤,目前,微晶玻璃的冷段制造方式具有以下三种:1)熔锭切片法,先将块材切割成片材,然后对片材依次进行结晶化、退火,但是这种制造方式由于块材边角浪费、切片成本、磨抛成本导致加工成本较高、产量较低、产品良率较低;2)叠片晶化法,将片材叠层设置,并且在片材间隙之间喷涂氮化硼等隔绝材料后进行结晶化,但是这种制造方式上下层片材的受力不同且下层易形变,并且由于片材之间隔绝层的设置和后续热处理去除导致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成品良率较低;3)浮法生产法,片材单面通过锡槽进行渗锡,在结晶化后磨抛去除锡层并加工成薄片,但是这种制造方式存在单面磨抛成本高,单面渗锡导致两面材质差异甚至是玻璃翘曲、强化等性能差异,而且微晶玻璃成品的厚度较大一般为3mm

12mm,无法满足液晶显示行业中0.5mm

1.5mm的产品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微晶玻璃成型设备,该微晶玻璃成型设备能够获得0.5mm

1.5mm的超薄微晶玻璃,产品良率高、成本较低,便于成型工艺的控制。r/>[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包括:
[0006]成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成型箱,所述成型箱形成有储液腔及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的夹缝腔,所述夹缝腔的下端开口面积小于上端开口面积,且下端开口在所述储液腔上投影的一部分落入上端开口在所述储液腔上的投影外侧;
[0007]定型装置,包括两组牵引辊,所述两组牵引辊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夹缝腔的正下方,用于将从所述夹缝腔流入的熔融态玻璃定型成片材;
[0008]裁切装置,设于所述定型装置的下方,用于将所述片材裁切成玻璃板;
[0009]晶化装置,对接于所述裁切装置一侧,用于将所述玻璃板处理成微晶玻璃。
[0010]上述微晶玻璃成型设备,熔融态玻璃进入储液腔内并经储液腔流入到夹缝腔,熔融态玻璃由夹缝腔的上端向下端流动过程中基于夹缝腔的形状进行分流成型,经过夹缝腔的下端开口流出的熔融态玻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两组牵引辊之间,并经过两组牵引辊的牵引力作用定型成片材,片材在经过裁切装置时被裁切成玻璃板,玻璃板从裁切装置进入晶化装置,并在净化装置内进行处理,以形成微晶玻璃;上述熔融态玻璃在储液腔内能够实现保温和缓冲均质,以使得进入夹缝腔内的熔融态玻璃各项性能较好,熔融态玻璃经过夹缝腔的下端开口和两组牵引辊的共同作用以能够形成设定厚度的片材,通过更换成型装置
以及调整两组牵引辊之间的距离能够获得不同厚度的片材,片材经过裁切装置裁切后依次进入晶化装置进行一体成型、整体核化晶化处理,能够获得0.5mm

1.5mm的超薄微晶玻璃,并且产品良率高、成本较低、便于处理工艺的控制,同时无需附加磨抛等预处理工艺。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箱具有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板、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导向板和所述侧板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导向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围成所述夹缝腔,所述导向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
°‑
15
°
,且沿所述长度方向上端的长度小于下端长度。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箱还包括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晶玻璃成型设备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测温组件以及第二测温组件,所述第一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储液腔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夹缝腔的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夹缝腔内的温度,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测温组件通信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储液腔内的温度和所述夹缝腔内的温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辊为内部设有循环水冷却的陶瓷辊或是表面镀铬辊。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晶化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处理腔、升温机构、控制模块,其中:
[0016]所述输送机构贯穿所述处理腔,用于输送来自所述裁切装置的所述玻璃板;
[0017]所述处理腔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方向依次划分出第一升温区、核化区、第二升温区、晶化区、降温区;
[0018]所述升温机构包括多个升温组件,多个所述升温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升温区、所述核化区、所述第二升温区、所述晶化区、所述降温区;
[0019]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升温组件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升温区的升温组件加热至第一温度,所述核化区的升温组件加热至温度保持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升温区的升温组件加热至第二温度,所述晶化区的升温组件加热至温度保持所述第二温度,所述降温区的升温组件加热至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方向渐变至室温。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晶化装置还包括预热机构,所述处理腔在所述第一升温区远离所述核化区的一侧划分出预热区,所述预热机构设置在所述预热区,且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对来自所述裁切装置的所述玻璃板进行预热。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温组件包括石英管、氧化铝管及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绕设在所述氧化铝管上,且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石英管套设在所述氧化铝管外侧,且沿所述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延伸。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定型装置下方的急冷区、退火炉以及热切区,所述急冷区用于对所述片材急冷定型,所述退火炉用于对定型后的所述片材进行退火,所述热切区用于对所述片材进行分切以形成所述玻璃板。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型装置还包括两组导向轮,所述两组导向轮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所述两组牵引辊的正下方,用于导向所述片材至所述裁切装置。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中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中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中晶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中升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微晶玻璃成型设备;
[0031]100、成型装置;110、成型箱;111、储液腔;112、夹缝腔;113、导向板;114、侧板;115、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成型箱,所述成型箱形成有储液腔及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的夹缝腔,所述夹缝腔的下端开口面积小于上端开口面积,且下端开口在所述储液腔上投影的一部分落入上端开口在所述储液腔上的投影外侧;定型装置,包括两组牵引辊,所述两组牵引辊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夹缝腔的正下方,用于将从所述夹缝腔流入的熔融态玻璃定型成片材;裁切装置,设于所述定型装置的下方,用于将所述片材裁切成玻璃板;晶化装置,对接于所述裁切装置一侧,用于将所述玻璃板处理成微晶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箱具有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导向板、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导向板和所述侧板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导向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围成所述夹缝腔,所述导向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
°‑
15
°
,且沿所述长度方向上端的长度小于下端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箱还包括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测温组件以及第二测温组件,所述第一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储液腔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夹缝腔的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夹缝腔内的温度,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测温组件通信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储液腔内的温度和所述夹缝腔内的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辊为内部设有循环水冷却的陶瓷辊或是表面镀铬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化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处理腔、升温机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贯穿所述处理腔,用于输送来自所述裁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洲王明忠周翔磊李书志梁新辉汤重汪钰博吴湘平何浩波宋纪营龚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