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7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包括有后脑主体架以及两韧性带,该两韧性带分别设置于后脑主体架的两侧;该后脑主体架的前侧设置有后脑软托,该后脑软托连接有头顶绑带,该头顶绑带向前延伸。通过增加头顶绑带,分担重力使头部受力更均匀,佩戴更舒适,以及,通过设置后脑软托,后脑软托比原装后脑托增大了接触的面积,更加贴合用户的后脑,降低了佩戴的压力,提升佩戴体验,以及通过配合设置供电座、电池模组和充电座,供电座可根据需要进行拆装,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且供电座和电池模组采用后置方式,使佩戴更加的舒适,同时电池模组可进行拆换,达到延长VR主机的续航时间,从而提升客户游戏时间,给使用带来便利。给使用带来便利。给使用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头戴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虚拟实境或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显示技术、伺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从而使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

[0003]现有技术中,VR主机普遍采用松紧带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上使用,这种方式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0004]1.市面上的VR设备头戴舒适性较差,因头戴佩戴的重力分布不均,尤其脸部压力较大,严重降低使用体验感。
[0005]2.市面上VR设备的游戏续航时间都较短,需外接电源增加使用时长。VR设备外接电源多为单独式外接装配在侧面、头顶、及后脑位置。侧面和头顶放置的一定程度影响佩戴重心,会有一个较差的佩戴感。
[0006]3.市面上的头戴装置拓展的外接电源充电,多为不可拆卸,不利于追求极致佩戴体验感的玩家。且拆卸充电模组后会留下大缺口破坏整体性,影响视觉体验。
[0007]4.市面上的可充电头戴装置缺少模块方式的更换电池延长续航时间,且装配较为复杂,不易拆卸;安装便捷的稳固性又不能达到标准,使用时容易脱落。
[0008]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头戴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头戴装置佩戴不舒适、使用不便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包括有后脑主体架以及两韧性带,该两韧性带分别设置于后脑主体架的两侧;该后脑主体架的前侧设置有后脑软托,该后脑软托连接有头顶绑带,该头顶绑带向前延伸,且后脑主体架的前侧可拆卸地设置有供电座,该供电座位于后脑软托的后侧,该供电座连接有供电线,且供电座上设置有可拆换的电池模组,针对电池模组设置有充电座。
[0012]优选的,所述后脑主体架的前侧凹设有卡槽,该供电座上具有卡条,该卡条自上而下卡于卡槽中配合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供电座上具有一开口朝上的插槽,插槽的底部设置有金属顶针,该电
池模组插入插槽中并与金属顶针配合接触导通。
[0014]优选的,所述供电座上具有一供电接口,该供电接口与金属导针导通连接,该供电线的一端具有与供电接口插接的第一插头,供电线的另一端具有与VR主机插接的第二插头。
[0015]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内壁具有凸扣,该电池模组外壁凹设有扣槽,该凸扣与扣槽配合卡扣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充电座为双电池磁吸充电座。
[0017]优选的,所述两韧性带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与VR主机之端部扣合连接的耳柄扣。
[0018]优选的,所述后脑主体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两韧性带长度的旋钮机构。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20]通过增加头顶绑带,分担重力使头部受力更均匀,佩戴更舒适,以及,通过设置后脑软托,后脑软托比原装后脑托增大了接触的面积,更加贴合用户的后脑,降低了佩戴的压力,提升佩戴体验,以及通过配合设置供电座、电池模组和充电座,供电座可根据需要进行拆装,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且供电座和电池模组采用后置方式,使佩戴更加的舒适,同时电池模组可进行拆换,达到延长VR主机的续航时间,从而提升客户游戏时间,给使用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分解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分解图;
[0025]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分解图;
[0027]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充电状态示意图;
[0028]图8是图7的分解图。
[0029]附图标识说明:
[0030]10、后脑主体架11、卡槽
[0031]20、韧性带31、旋钮机构
[0032]32、耳柄扣33、后脑软托
[0033]34、头顶绑带40、VR主机
[0034]50、供电座51、卡条
[0035]52、插槽53、金属顶针
[0036]54、供电接口55、凸扣
[0037]60、供电线61、第一插头
[0038]62、第二插头70、电池模组
[0039]71、扣槽80、充电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40]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后脑主体架10以及两韧性带20。
[0041]该后脑主体架10为硬胶材质;该两韧性带20分别设置于后脑主体架10的两侧,且,该后脑主体架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两韧性带20长度的旋钮机构31,以根据使用者的头围进行调节,更好地佩戴在头上。以及,该两韧性带20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与VR主机40之端部扣合连接的耳柄扣32,拆装简便。
[0042]该后脑主体架10的前侧设置有后脑软托33,该后脑软托33为TPU软材质,该后脑软托33用于防止使用时晃动脱落,该后脑软托33连接有头顶绑带34,该头顶绑带34向前延伸,该头顶绑带34用于分担重力,使头部受力更均匀,减少脸部压力;且后脑主体架10的前侧可拆卸地设置有供电座50,该供电座50位于后脑软托33的后侧,该供电座50连接有供电线60,且供电座50上设置有可拆换的电池模组70,针对电池模组70设置有充电座80。
[0043]在本实施例中,该后脑主体架10的前侧凹设有卡槽11,该供电座50上具有卡条51,该卡条51自上而下卡于卡槽11中配合固定,该卡槽11为两个,对应的,该卡条51为两条。
[0044]该供电座50上具有一开口朝上的插槽52,插槽52的底部设置有金属顶针53,该电池模组70插入插槽52中并与金属顶针53配合接触导通。该供电座50上具有一供电接口54,该供电接口54与金属导针53导通连接,该供电接口54为Type

C接口,该供电线60的一端具有与供电接口54插接的第一插头61,供电线60的另一端具有与VR主机40插接的第二插头62。并且,该插槽52的内壁具有凸扣55,该电池模组70外壁凹设有扣槽71,该凸扣55与扣槽71配合卡扣固定,使得安装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包括有后脑主体架以及两韧性带,该两韧性带分别设置于后脑主体架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该后脑主体架的前侧设置有后脑软托,该后脑软托连接有头顶绑带,该头顶绑带向前延伸,且后脑主体架的前侧可拆卸地设置有供电座,该供电座位于后脑软托的后侧,该供电座连接有供电线,且供电座上设置有可拆换的电池模组,针对电池模组设置有充电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脑主体架的前侧凹设有卡槽,该供电座上具有卡条,该卡条自上而下卡于卡槽中配合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电模组的头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座上具有一开口朝上的插槽,插槽的底部设置有金属顶针,该电池模组插入插槽中并与金属顶针配合接触导通。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伍曾祥启吴昭麟陈泽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赛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