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49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涉及食用菌栽培支架技术领域,包括推板与支撑架,所述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左右两侧面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培养盒,支撑架左右两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培养盒,微型电机利用上下两面的联轴器驱动蜗轮转动,使蜗轮带动左右两端的蜗杆转动,由蜗杆利用左右两侧面的电推杆带动第一培养盒与第二培养盒左右伸缩,使第一培养盒与第二培养盒充分与阳光接触,使其食用菌吸光均匀,沥水盒左右两侧面的出水口可对第一培养盒底部多余的水分进行沥水的作用,连接软管第顶部的抽水泵驱动输送泵使连接软管对第一培养盒与第二培养盒内的食用菌进行浇水的作用。食用菌进行浇水的作用。食用菌进行浇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是食用菌栽培支架
,特别涉及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支架受阳光的照射面积小,处在支架下方的食用菌容易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容易导致不同位置食用菌生长环境不同,从而使食用菌的生长不均衡。
[0003]在公开号为CN212184486U的专利中提出了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在该专利中包括支撑杆、培养板、培养盒、转动电机、转动架、太阳能发电板、隔离网、浇水槽、培养皿、定位旋钮,统固定式培养板,使培养板可绕固定轴进行旋转,使上下不同层的食用菌皆能接收阳光,避免上下真菌阳光照射不平衡,改善了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浇水系统,保证食用菌浇水量的均衡一致,同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在该专利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食用菌栽培过程无法均匀的受到光合作用,使食用菌吸收太阳营养不充分不均匀,造成食用菌栽培质量不达标,不便于生长,其支架不便于移动和使用。
[0005]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设计出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包括推板与支撑架,所述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0009]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顶部的右端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储水箱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输送泵,两个所述输送泵的后面均安装有连接软管;
[0010]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面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培养盒,支撑架左右两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培养盒,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沥水盒,四个所述沥水盒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出水口。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板,所述连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联轴器,两个所述联轴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左右两侧面螺纹安装有电推杆,四个所述沥水盒的左右两侧面均与第一培养盒、第二培养盒的左右两侧面处于垂直位置,支撑架左右两侧面下端的出水口的底部均螺纹安装有支撑螺纹杆,所述支撑螺纹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左右两侧面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收集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0012]优选的,所述抽水泵通过输送泵与连接软管电性连接,其输送泵与储水箱为不可拆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蜗轮电性连接,蜗轮通过蜗杆与电推杆电性连接,且电推杆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联轴器与蜗轮为不可拆卸连接,蜗轮与蜗杆均为不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电推杆的左右两侧面均第一培养盒、第二培养盒的左右两侧面螺纹连接,且第一培养盒、第二培养盒的左右两侧面与电推杆的左右两侧面为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通过设置的微型电机利用上下两面的联轴器驱动蜗轮转动,使蜗轮带动左右两端的蜗杆转动,由蜗杆利用左右两侧面的电推杆带动第一培养盒与第二培养盒左右伸缩,使第一培养盒与第二培养盒充分与阳光接触,使其食用菌吸光均匀,便于使用。
[0018]2、该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通过设置的沥水盒左右两侧面的出水口可对第一培养盒底部多余的水分进行沥水的作用,由出水口与排水口对污水进行排放,便于清理泥水,连接软管第顶部的抽水泵驱动输送泵使连接软管对第一培养盒与第二培养盒内的食用菌进行浇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架内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推板;2、支撑架;3、支撑板;4、储水箱;5、抽水泵;6、输送泵;7、连接软管;8、第一培养盒;9、第二培养盒;10、沥水盒;11、出水口;12、收集盒;13、固定架;14、连板;15、微型电机;16、联轴器;17、蜗轮;18、蜗杆;19、电推杆;20、支撑螺纹杆;21、排水口。
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如图1

3所示,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包括推板1与支撑架2,推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
[0025]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箱4,储水箱4顶部的右端设置有抽水泵5,储水箱4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输送泵6,两个输送泵6的后面均安装有连接软管7;
[0026]支撑架2左右两侧面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培养盒8,支撑架2左右两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培养盒9,支撑架2左右两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沥水盒10,四个沥水盒10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出水口11。
[0027]支撑架2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板14,连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15,微型电机1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联轴器16,两个联轴器1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蜗轮17,蜗轮17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蜗杆18,蜗杆18的左右两侧面螺纹安装有电推杆19,四个沥水盒10的左右两侧面均与第一培养盒8、第二培养盒9的左右两侧面处于垂直位置,支撑架2左右
两侧面下端的出水口11的底部均螺纹安装有支撑螺纹杆20,支撑螺纹杆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12,收集盒12的左右两侧面开设有排水口21,收集盒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3。
[0028]抽水泵5通过输送泵6与连接软管7电性连接,其输送泵6与储水箱4为不可拆卸连接。
[0029]微型电机15通过联轴器16与蜗轮17电性连接,蜗轮17通过蜗杆18与电推杆19电性连接,且电推杆19与微型电机15电性连接。
[0030]联轴器16与蜗轮17为不可拆卸连接,蜗轮17与蜗杆18均为不可拆卸连接。
[0031]电推杆19的左右两侧面均第一培养盒8、第二培养盒9的左右两侧面螺纹连接,且第一培养盒8、第二培养盒9的左右两侧面与电推杆19的左右两侧面为可拆卸连接。
[0032]具体实施例一:微型电机15利用上下两面的联轴器16驱动蜗轮17转动,使蜗轮17带动左右两端的蜗杆18转动,由蜗杆18利用左右两侧面的电推杆19带动第一培养盒8与第二培养盒9左右伸缩,使第一培养盒8与第二培养盒9充分与阳光接触,使其食用菌吸光均匀,便于使用。
[0033]具体实施例二:沥水盒10左右两侧面的出水口11可对第一培养盒8底部多余的水分进行沥水的作用,由出水口11与排水口21对污水进行排放,便于清理泥水,连接软管7第顶部的抽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包括推板(1)与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顶部的右端设置有抽水泵(5),所述储水箱(4)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输送泵(6),两个所述输送泵(6)的后面均安装有连接软管(7);所述支撑架(2)左右两侧面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培养盒(8),支撑架(2)左右两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培养盒(9),所述支撑架(2)左右两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沥水盒(10),四个所述沥水盒(10)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出水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种植食用菌栽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板(14),所述连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15),所述微型电机(1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联轴器(16),两个所述联轴器(1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蜗轮(17),所述蜗轮(17)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的左右两侧面螺纹安装有电推杆(19),四个所述沥水盒(10)的左右两侧面均与第一培养盒(8)、第二培养盒(9)的左右两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珍姣方阳春方安清陈文样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方阳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