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39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面料由1.4D多孔聚酯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成纱线,再与20D氨纶通过织机织造形成。具体制备工序包括:机织面料、面料预定型处理、染色前处理、染色、后处理和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面料采用了多孔聚酯纤维,该多孔聚酯纤维具有丝瓜瓤般错综绵延的吼洞溶空构造和沟槽通道,可使水份沿着吼洞溶空构造和沟槽通道快速流通,快速传递身体的汗水,将湿气导离皮肤表面,保持皮肤持续干爽,凉感;多孔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性能维持体表干爽,抗菌性能阻击有害细菌,高效抑菌维护体表环境的洁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面料布面松软细腻,光洁平整,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能力、凉感性能和抗菌效果。凉感性能和抗菌效果。凉感性能和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属于功能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品质要求不再局限于舒适,防寒等基本特性,消费者希望能享受多功能的产品,消费者对面料的功能及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在炎热的夏季和进行运动的时候,人们希望可以尽情玩耍而无汗流挟背和闷热湿冷的后顾之忧,因此对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棉类的服饰品特别受到服装市场的青睐,但是棉纤维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由于其良好的吸湿性,使织物吸收大量的汗液而变湿变重,粘附在皮肤上,导湿和放湿速度更慢,影响了皮肤与服装之间的微气候和服装与外界之间的热湿交换,而且人体出汗后,残留在服装上的汗液会出现异味,甚至会滋生细菌,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0004]现有的凉感面料技术,主要是在纱线中添加玉石粉末或者织造网孔结构面料,这样的凉感面料只能做到瞬间的导热,不能做到持续的导热,无法让人感受到持续的清凉感受。同时,该类面料在吸湿后,容易粘附在皮肤表面,较为不雅;而且皮肤由于和吸附汗液的面料接触,感觉触感黏腻,穿着体验不佳。
[0005]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采用不同的编织方法生产导热排汗服装面料,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通过编织出不同的组织结构,并配合使用适当的导热排汗纤维材料,可以改变面料对汗液、汗汽的吸湿、转移等性质,使面料具有吸湿性和快干性,然而该类面料由于需要编织出不同的组织结构,制作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且编织结构的稳定性不佳,多次洗涤后会破坏原有的编织结构,从而导致面料的吸湿排汗能力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凉感功能面料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由多孔聚酯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的纱线,再与氨纶通过织机织造形成。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由1.4D多孔聚酯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成纱线,再与20D氨纶通过织机织造形成。
[0008]优选地,所述混纺的纱线由30%的多孔聚酯纤维和70%的莱赛尔纤维组成。
[0009]优选地,所述织机采用28针针织机。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1]第一步:将1.4D多孔聚酯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成纱线,再与20D氨纶通过织机织成面料,然后将所得面料进行预定型处理;
[0012]第二步:加入鳌合分散剂和精练除油剂进行前处理,去除纺纱及织布流程中的油,
以及面料仓存运输形成的土污及其它污垢,提高面料吸水性;
[0013]第三步:染浴中加入活性染料,元明粉,纯碱和活性均染剂进行染色处理,对面料中莱赛尔纤维成份着色;
[0014]第四步:依次经过过酸、皂洗、水洗和酸洗后处理;其中过酸用于中和莱赛尔纤维染色过程中加入的碱,防止布面返碱;皂洗用于提高织物的色牢度;水洗和酸洗用于提高织物的柔软度;
[0015]第五步:在定型机的定型液槽中加入吸水速干整理剂进行定型前处理,然后运用定型机定型。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步中定型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90~200℃,车速24~30米/分钟。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五步中的吸水速干整理剂为不含硅亲水性聚合物分散液。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采用的吸水速干整理剂为不含硅亲水性聚合物分散液,赋予了面料极佳的吸水排汗能力,面料烘干后,干布加5%吸水速干整理剂,检测带液率为90%以上;由于多孔聚酯纤维的特殊空瓤结构赋予纱线良好的抑菌性,因此,赋予了面料良好的抗菌性;
[0020](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面料中的多孔聚酯纤维的纤维丝瓜瓤般错综绵延的吼洞溶空构造和沟槽通道,可使水份沿着吼洞溶空构造和沟槽通道快速流通,快速传递身体的汗水,将湿气导离皮肤表面,保持皮肤持续干爽,凉感;多孔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性能维持体表干爽,抗菌性能阻击有害细菌,高效抑菌维护体表环境的洁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凉感面料在吸湿后,容易粘附在皮肤表面,感觉触感黏腻,穿着体验不佳的问题,同时,多孔聚酯纤维结构为纤维本身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洗性;
[002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布面松软细腻,光洁平整,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能力、凉感性能和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多孔聚酯纤维的显微结构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的实物照片;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面料的检测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纱线原材料、试剂等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其中,多孔聚酯纤维为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定制的一种具有特殊空瓤结构的纤维,该多孔聚酯纤维具有丝瓜瓤般错综绵延的吼洞溶空构造和沟槽通道,TEM观察到的纤维显微结构如图1所示,莱赛尔纤维购自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鳌合分散剂为购自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鳌合分散剂DM

8106A,精练除油剂为购自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精练除油剂DM

1130A,吸水速干整理剂为购自购自广东德美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吸水速干整理剂DM

3701N。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由1.4D多孔聚酯纤维30%与莱赛尔纤维70%通过紧密纺纱方式混纺的纱线,再与20D氨纶通过织机织造形成;其中多孔聚酯纤维特殊的空瓤结构赋予纱线及最终的面料良好的抗菌性。
[0029]其中,该面料优选为由32s/1 1.4D多孔聚酯纤维/莱赛尔纤维混纺的抗菌纱线与20D氨纶通过紧密28针距的织机织造而成。
[0030]经过织造而成的面料还经过以下处理工序处理:
[0031]第一步:面料预定型处理:运用定型机,温度193℃,车速27米/分钟定型,稳定面料规格。
[0032]第二步:前处理:染色机中加入鳌合分散剂和精练除油剂,80℃处理20分钟,去除纺纱及织布流程中的油,以及面料仓存运输形成的土污及其它污垢,提高面料吸水性。
[0033]第三步:染棉:染浴中加入活性染料,元明粉,纯碱,活性均染剂,60℃染色,对面料中莱赛尔纤维成份着色。
[0034]第四步:后处理:(1)过酸:用于中和莱赛尔纤维色过程中加入的碱,防止布面返碱;(2)皂洗:用于提高织物的色牢度;(3)水洗和酸洗:用于提高织物的柔软度;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其特征在于,由1.4D多孔聚酯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成纱线,再与20D氨纶通过织机织造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的纱线由多孔聚酯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机采用28针针织机。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吸湿排汗、凉感和抗菌性能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4D多孔聚酯纤维与莱赛尔纤维混纺成纱线,再与20D氨纶通过织机织成面料,然后将所得面料进行预定型处理;第二步:加入鳌合分散剂和精练除油剂进行前处理,去除纺纱及织布流程中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彧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