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33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其包括安全帽底扣、与安全帽底扣转动卡合的转动扣、以及耳罩,耳罩包括通过柔性连接支架设置于转动扣上并带有传声口的杯罩、设置于杯罩的开口上的杯垫、设置于杯垫上的轻触开关和弹性件、设置于弹性件上的环形的耳垫、罩设于轻触开关和耳垫上的吸音棉罩、以及设置于杯罩内的分贝仪、振动报警器和主控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柔性连接支架和弹性件调整工作者佩戴耳罩前后、轻触开关的触头和耳垫的接触状态,并辅以分贝仪、轻触开关和主控芯片联合控制振动报警器的启闭,从而能在噪声环境下对工作者起到噪音超标报警作用,迫使工作者主动佩戴耳罩,具有降低环境噪音、避免听觉疲劳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高分贝作业环境严重影响了工作者的听力安全,使用有保障性的隔音耳罩,有利于减少噪音对作业者听力造成伤害的可能性。隔音耳罩是一种具有明显降低噪音,对耳朵听力起到有效防护的作用,现有的隔音耳罩可降低大约20~30分贝左右的环境噪音。研究表明,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造成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这种现象叫听觉适应。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67141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耳罩的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所述的安全帽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扣槽;底扣,所述底扣的侧部设置有与扣槽相互适配的扣片,底扣的中部设置有弧形卡槽;转动扣,所述转动扣的底部外沿设置有与卡槽转动卡合的限位环底座;伸缩带,所述的伸缩带摆动铰接在转动扣上;耳带,所述的耳带与伸缩带滑动套接,耳带端部与耳罩连接。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安全帽通过设置可旋转调节的耳罩,以便将耳罩能够扣紧耳部或者离开耳部,直接在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是工作者受自身听力、以及不良工作习惯影响,难以察觉自身处于噪声环境、并带上耳罩,这就导致耳罩不能起到预期的防护作用。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噪音疲劳的发生,因此增加噪音超标报警功能对保护工作者人身健康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其通过噪音超标报警、迫使工作者主动佩戴耳罩,具有降低环境噪音、避免听觉疲劳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包括安全帽底扣、与所述安全帽底扣转动卡合的转动扣、以及耳罩,所述耳罩包括通过柔性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转动扣上并带有传声口的杯罩、设置于所述杯罩的开口上的杯垫、设置于所述杯垫上的轻触开关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的环形的耳垫、罩设于所述轻触开关和耳垫上的吸音棉罩、以及设置于所述杯罩内的分贝仪、振动报警器和主控芯片,所述耳垫的移动路径经过所述轻触开关的触头,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分贝仪和轻触开关、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振动报
警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耳罩预先通过安全帽底扣安装在安全帽的两侧,使用时,分贝仪通过传声口、用于检测耳罩周围的噪声分贝,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将接收到的检测信息中的分贝值与预设值(85分贝)进行比较,若高于预设值,则主控芯片控制振动报警器启动,振动报警器将振动通过耳罩、安全帽传递至工作者头部,从而能在噪声环境下对工作者起到噪音超标报警作用,提醒工作者佩戴耳罩;在吸音棉罩接触使用者耳部后,利用柔性连接支架的预压力,能进一步迫使轻触开关的触头移动并接触耳垫,从而依次通过轻触开关、主控芯片来关闭振动报警器,若是工作者摘脱耳罩,利用弹性件的预紧作用,会迫使轻触开关的触头移动并脱离耳垫,振动报警器又会继续振动报警,以此迫使工作者主动佩戴耳罩;在此过程中,通过柔性连接支架和弹性件调整工作者佩戴耳罩前后、轻触开关的触头和耳垫的接触状态,并辅以分贝仪、轻触开关和主控芯片联合控制振动报警器的启闭,从而能在噪声环境下对工作者起到噪音超标报警作用,迫使工作者主动佩戴耳罩,具有降低环境噪音、避免听觉疲劳的优点。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连接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扣上的钢丝架、设置于所述钢丝架上的卡套、插接于所述卡套上的插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插片上的连接带,所述杯罩设置于所述连接带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架、卡套、插片、连接带等柔性连接支架整体采用柔性材质组成,具有可回弹性能,且卡套和插片的配合设置便于杯罩的拆装。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套上开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条形口,所述插片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条形口嵌接的柔性的条形块。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插片在卡套上的安装稳定性。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口靠近插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条形块背离插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向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面用于引导条形块脱离条形口,第二导向面用于引导条形块插接于条形口内。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杯垫上的垫圈、设置于所述垫圈上的弹簧和套设于所述弹簧上的限位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管上并滑动连接于所述耳垫上的滑块,所述耳垫设置于所述弹簧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垫圈起到弹性支撑作用,利用弹簧的预紧作用,在无外力情况下,能使垫圈与轻触开关的触头保持分离。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沿所述耳垫的周向设置有多个。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设置为压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弹性。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耳垫的横截面呈U字型、并罩设于所述弹簧和限位管上,且所述耳垫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限制耳垫在弹性件上的移动方向,避免其脱离弹性件。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耳垫的两侧周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凸环,所述凸环背离垫圈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导向面,所述吸音棉罩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环嵌套的环形
槽。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吸音棉罩在杯垫上的拆装。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报警器为无源电磁式蜂鸣器。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式蜂鸣器是蜂鸣器的一种,区别于压电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是利用电磁线圈对蜂鸣片的作用来发声的电子响讯器,用来给电子产品作发声器件,能起到声音、振动双报警功能。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柔性连接支架和弹性件调整工作者佩戴耳罩前后、轻触开关的触头和耳垫的接触状态,并辅以分贝仪、轻触开关和主控芯片联合控制振动报警器的启闭,从而能在噪声环境下对工作者起到噪音超标报警作用,迫使工作者主动佩戴耳罩,具有降低环境噪音、避免听觉疲劳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和安全帽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包括安全帽底扣(1)、与所述安全帽底扣(1)转动卡合的转动扣(2)、以及耳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3)包括通过柔性连接支架(4)设置于所述转动扣(2)上并带有传声口的杯罩(31)、设置于所述杯罩(31)的开口上的杯垫(32)、设置于所述杯垫(32)上的轻触开关(33)和弹性件(34)、设置于所述弹性件(34)上的环形的耳垫(35)、罩设于所述轻触开关(33)和耳垫(35)上的吸音棉罩(36)、以及设置于所述杯罩(31)内的分贝仪(37)、振动报警器(38)和主控芯片(39),所述耳垫(35)的移动路径经过所述轻触开关(33)的触头,所述主控芯片(39)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分贝仪(37)和轻触开关(33)、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振动报警器(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支架(4)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扣(2)上的钢丝架(41)、设置于所述钢丝架(41)上的卡套(42)、插接于所述卡套(42)上的插片(44)、以及设置于所述插片(44)上的连接带(46),所述杯罩(31)设置于所述连接带(4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42)上开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条形口(43),所述插片(44)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条形口(43)嵌接的柔性的条形块(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报警式安全帽隔音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口(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涛邱成龙沈舒舒沈林良嵇晓伟姚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德清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