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080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台,主要包括固定基座、移动框架和反射板,其中固定基座固定于地面;移动框架通过垂直升降装置连接于固定基座,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与反射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台,安装后仍可调整反射板的水平、垂直位置,安装简便,测量效率和精度更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既可水平移动,又能垂直移动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台
技术介绍
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孑L径雷达干涉测量) 技术是继GPS之后在测绘领域又发生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形测 量(如建立DEM)、地面形变监测(如地震形变、地面沉降、活动构造、滑坡和冰川运动监测) 及火山活动等方面。InSA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影像的配准精度、大 气效应的影响以及时间失相干与几何失相干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Ferretti与Prati等 提出了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s, PS)技术,该技术首先在多幅影像中选取出经 过较长时间间隔仍具有较好相干性的PS点构成成像区的像元子集,通过研究分析该子集 内像元的相位变化,可得到高可靠性的地表形变值,以此来监测微小的地表形变。该技术 极大地拓展了可利用的SAR影像的时间和空间基线,为精确研究地表形提供了强有力的工 具。由于PS点通常分布于市区等人工建筑较多的地方或无植被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固定基座、移动框架和反射板,其中固定基座固定于地面;移动框架连接于固定基座,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与反射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辉力张有全李小娟赵文吉卢学辉叶超陈蓓蓓雷坤超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