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棚顶部结构及其太阳能遮阳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07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阳棚顶部结构及其太阳能遮阳棚,涉及遮阳棚领域,包括顶棚,所述顶棚内设置有喷雾降温组件,所述顶棚四周皆设置有向上的凸沿,所述顶棚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风口,所述顶棚在透风口上方皆固定有挡雨板,所述太阳能棚安装在顶棚的下方,所述顶棚一端下方的固定柱上皆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太阳能棚两侧,所述顶棚一端设置有驱动齿条在滑轨内滑动的驱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顶棚上间隔设置透风口,使得顶棚能够起到遮阳与挡雨作用的同时有效避免大风将遮阳棚上的组件吹离,同时在顶棚内设置滑动轨道,在天气恶劣时能够及时将太阳能棚收回到遮阳棚内部,对太阳能发电组件起到良好的保护。好的保护。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阳棚顶部结构及其太阳能遮阳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遮阳棚领域,具体为一种遮阳棚顶部结构及其太阳能遮阳棚。

技术介绍

[0002]遮阳棚是一种通过支架结构支撑起的用于遮阳的构筑物,常用于城市中一些人流量大的区域位置,例如红绿灯等候区、地铁站入口等,在夏日供行人或是等候红灯的非机动车遮阴避阳。
[0003]现有的遮阳棚大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顶面覆盖一层棚顶,安装在所需位置后即可起到遮阳的效果,现有的部分遮阳棚还具有喷雾降温以及照明等功能,由于喷雾降温以及照明等功能一般都需要电力供应才能够正常工作,因此在遮阳棚的棚顶上通常会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且在遮阳棚内设置蓄电池等太阳能发电配套组件。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的遮阳棚结构较为简单,棚顶在长时间暴晒下容易出现裂痕或是变形等情况,影响遮阳棚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恶劣的气候下,例如大风、冰雹等天气,遮阳棚由于受风面积大,遮阳棚框架上的覆盖结构容易被掀起或是部分脱离,造成遮阳棚的损失并对路上的行人以及车辆产生威胁,同时设置在顶棚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容易被冰雹砸坏,因此,现有的遮阳棚存在抵抗恶劣天气较为困难,且顶棚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容易因恶劣天气而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阳棚顶部结构及其太阳能遮阳棚,以解决现有的遮阳棚存在抵抗恶劣天气较为困难,且顶棚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容易因恶劣天气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遮阳棚顶部结构,包括顶棚,所述顶棚内设置有喷雾降温组件,所述顶棚四周皆设置有向上的凸沿,所述顶棚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风口,所述顶棚在透风口上方皆固定有挡雨板,所述顶棚的两侧的底端用于蓄积雨水,且皆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用于减少雨水蒸发,所述顶棚两侧的端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端低于顶棚两侧的凸沿,且靠近遮挡板的底面,所述顶棚内的喷雾降温组件在顶棚的两侧皆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遮挡板的下方。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棚四周设置竖直向上的凸沿,在顶棚上间隔开设透风口,并且在透风口的上方设置挡雨板,使得顶棚能够起到良好的遮阳与挡雨作用的同时,在恶劣的大风天气下,气流能够通过透风口流动,进而有效避免大风直接掀翻遮阳棚或是将遮阳棚上的组件吹离。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棚的顶端排列设置有穿网架,且在两侧凸沿的顶端连接有压条,所述压条的长度与穿网架的数量相同且长度相等,所述顶棚两侧的压条之间连接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穿过穿网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棚顶的顶端处设置穿网架,使得顶棚上能够便捷的安
装一层遮阳网,用于进一步遮阳并且保护顶棚。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网架在顶棚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列。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列穿网架能够更好的限制遮阳网,尤其在遮阳网脱离顶棚一侧压条的限位后,被大风吹起时,两列穿网架能够很好的限制遮阳网,避免其被大风刮走。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棚的顶端为平面,所述顶棚顶端平面的边缘向两侧下方倾斜并底端同样为平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棚顶端的平面便于安装穿网架,而底端的平面配合顶棚的凸沿能够有效的形成一个蓄水空间,进而起到良好的蓄水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棚底端的两侧皆间隔连接有固定柱。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柱支撑顶棚,并为太阳能棚的安装提供空间。
[0016]一种太阳能遮阳棚,包括太阳能棚,所述太阳能棚上固定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棚安装在顶棚的下方,所述顶棚底端的两侧间隔连接有固定柱,所述顶棚一端下方的固定柱上皆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太阳能棚两侧,所述顶棚一端的其中一个固定柱上设置有驱动齿条在滑轨内滑动的驱动结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棚内设置滑动轨道,在滑动轨道内设置太阳能棚,在天气恶劣时能够及时将太阳能棚收回到遮阳棚内部,对太阳能棚上的太阳能发电组件起到良好的保护。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底端连接有与地面接触的滚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柱能够对伸出状态的太阳能棚起到良好的支撑,避免太阳能棚在伸出时发生变形。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棚在靠近太阳能棚的一端设置有电器箱,所述电器箱通过导线连接太阳能棚上的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电器箱用于转换并储存电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器箱将太阳能发电板所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储存在蓄电池内,然后利用蓄电池为遮阳棚内的各种用电设备供电。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太阳能棚与顶棚相互平行,且间距大于二十厘米。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大风环境下使气流还能够通过太阳能棚上方的透风口,并且有足够的空间流动,避免因太阳能棚而影响气流通过透风口。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棚四周设置竖直向上的凸沿,并且在棚顶的顶端处设置穿网架,使得顶棚上能够便捷的安装一层遮阳网,用于进一步遮阳并且保护顶棚,同时在顶棚内设置滑动轨道,在滑动轨道内设置太阳能棚,在天气恶劣时能够及时将太阳能棚收回到遮阳棚内部,对太阳能棚上的太阳能发电组件起到良好的保护;
[002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棚上间隔开设透风口,并且在透风口的上方设置挡雨板,使得顶棚能够起到良好的遮阳与挡雨作用的同时,在恶劣的大风天气下,气流能够通过透风口流动,进而有效避免大风直接掀翻遮阳棚或是将遮阳棚上的组件吹离;
[0027]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棚四周设置竖直向上的凸沿,在顶棚的两侧形成了蓄水池,蓄水池能够有效积蓄雨水,配合顶棚上设置的喷雾降温组件能够利用雨水对棚内进行喷雾降
温,节省了水资源的消耗量。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棚去除遮阳网后,且伸展出太阳能棚状态立体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棚去除遮阳网、顶棚一端的一个挡雨板、顶棚一侧的遮挡板后,且伸展出太阳能棚状态立体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B的放大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棚去除遮阳网、顶棚一端的一个挡雨板后,且伸展出太阳能棚状态立体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C的放大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D的放大图。
[0037]图中:1、顶棚;2、透风口;3、挡雨板;4、挡水条;5、穿网架;6、压条;7、遮阳网;8、遮挡板;9、排水管;10、引水管;11、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棚顶部结构,包括顶棚(1),所述顶棚(1)内设置有喷雾降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四周皆设置有向上的凸沿,所述顶棚(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风口(2),所述顶棚(1)在透风口(2)上方皆固定有挡雨板(3),所述顶棚(1)的两侧的底端用于蓄积雨水,且皆设置有遮挡板(8),所述遮挡板(8)用于减少雨水蒸发,所述顶棚(1)两侧的端部连接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的顶端低于顶棚(1)两侧的凸沿,且靠近遮挡板(8)的底面,所述顶棚(1)内的喷雾降温组件在顶棚(1)的两侧皆连接有引水管(10),所述引水管(10)的一端延伸至遮挡板(8)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棚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的顶端排列设置有穿网架(5),且在两侧凸沿的顶端连接有压条(6),所述压条(6)的长度与穿网架(5)的数量相同且长度相等,所述顶棚(1)两侧的压条(6)之间连接有遮阳网(7),所述遮阳网(7)穿过穿网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棚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网架(5)在顶棚(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棚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的顶端为平面,所述顶棚(1)顶端平面的边缘向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琪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顺彩智能遮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