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304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将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分别与前顶盖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两侧搭接,并进行第一次限位固定,以形成具有前搭接部、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的放置结构;将中顶盖放置在放置结构上,并进行第二次限位固定;将后顶盖与中顶盖和放置结构搭接,进行第三次限位固定,形成顶盖待焊接总成;沿顶盖待焊接总成中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之间搭接部位的延伸轨迹进行激光焊接,以上步骤,将左侧顶盖与右侧顶盖从左侧围焊接总成、右侧围焊接总成中分离开来,调整分块顺序,三次限位固定形成顶盖待焊接总成,然后沿搭接部位的延伸轨迹进行激光焊接,保证了定位精度和搭接质量,节省了后续抹胶工序。胶工序。胶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主流卡车顶盖因为尺寸较大,一般将顶盖分块为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前顶盖、中顶盖和后顶盖等多块,在焊装上线的时候,一般是将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分别与左侧围和右侧围先分焊为左侧围焊接总成和右侧围焊接总成,上线以后再分别将前顶盖、中顶盖和后顶盖依次焊接形成顶盖焊接总成和白车身焊接总成。
[0003]其中,前、中、后顶盖往往是在最后工序上线,焊接完成后往往累计误差较大,导致顶盖焊接的时候往往偏差较大,焊接精度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导致在顶盖的安装件装配不良;通过定位强行焊接之后,顶盖部位的焊点存在强焊后预应力较大、焊点受力不良,容易在后期引发焊点疲劳开裂等故障的风险。顶盖分块上线之后,焊钳往往只能通过门洞、天窗、后风窗等部位掏入后进行焊接,当部分车型简配不含天窗或后风窗配置的时候,则需要更大的焊钳来满足远距离的焊点,同时焊钳的运动轨迹将会比较复杂,故不同配置白车身的顶盖焊接程序往往有差异且比较复杂、工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将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分别与左侧围和右侧围先分焊为左侧围焊接总成和右侧围焊接总成,上线以后再分别将前顶盖、中顶盖和后顶盖依次焊接形成顶盖焊接总成和白车身焊接总成的焊接方式所带来的累计偏差较大,焊接精度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导致在顶盖的安装件装配不良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其包括:
[0006]将前顶盖固定在设定工位上;
[0007]将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分别与所述前顶盖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两侧搭接,并进行第一次限位固定,以形成具有前搭接部、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的放置结构;
[0008]将中顶盖放置在所述放置结构上,并进行第二次限位固定;中顶盖具有与所述前搭接部、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分别对应的前接触部、左接触部和右接触部;
[0009]将后顶盖与所述中顶盖和放置结构搭接,并进行第三次限位固定,以形成顶盖待焊接总成;
[0010]沿所述顶盖待焊接总成中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之间搭接部位的延伸轨迹进行激光焊接。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搭接部通过第一型面过渡部与前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一夹角;
[0012]所述前接触部通过第二型面过渡部与中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二夹角;所述前搭接部和前接触部均为平面搭接边,并且两者之间的重叠率满足设
计要求一。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搭接部通过第三型面过渡部与左侧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三夹角;
[0014]所述左接触部通过第四型面过渡部与中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四夹角;所述左搭接部和左接触部均为平面搭接边,并且两者之间的重叠率满足设计要求二。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搭接部通过第五型面过渡部与右侧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五夹角;
[0016]所述右接触部通过第六型面过渡部与中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六夹角;所述右搭接部和右接触部均为平面搭接边,并且两者之间的重叠率满足设计要求三。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顶盖还具有第一后搭接部;
[0018]所述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均设有第二后搭接部;
[0019]所述后顶盖上设有与第一后搭接部和第二后搭接部连接的后接触部;
[0020]其中,第二后搭接部、第一后搭接部和后接触部均为平面搭接边;第二后搭接部和第一后搭接部与后接触部的重叠率满足设计要求四;
[0021]第一后搭接部通过第七型面过渡部与中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七夹角;两个第二后搭接部分别通过第八型面过渡部与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八夹角。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顶盖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具有侧搭接部;
[0023]所述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具有与所述侧搭接部对应连接的侧接触部;侧接触部和侧搭接部均为平面搭接边,并且两者之间的重叠率满足设计要求五。
[002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搭接部通过第九型面过渡部与前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九夹角;两个所述侧接触部分别通过第十型面过渡部与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十夹角。
[0025]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前顶盖固定在设定工位上之前,在所述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上开设定位孔或定位槽;
[0026]然后根据定位孔或定位槽在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上的分布情况,设计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对应的焊装夹具;
[0027]在进行第一次限位固定、第二次限位固定和第三次限位固定时,采用对应的焊装夹具与对应定位孔或定位槽卡接,以完成限位固定。
[002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具有多个;
[0029]多个定位孔或定位槽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在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第三部分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0030]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定位孔或定位槽还包括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沿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的外周边设置;定位孔或定位槽为圆形。
[003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由于将前顶盖固定在设定工位
上;将左侧顶盖和右侧顶盖分别与所述前顶盖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两侧搭接,并进行第一次限位固定,以形成具有前搭接部、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的放置结构;将中顶盖放置在所述放置结构上,并进行第二次限位固定;中顶盖具有与所述前搭接部、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分别对应的前接触部、左接触部和右接触部;将后顶盖与所述中顶盖和放置结构搭接,并进行第三次限位固定,以形成顶盖待焊接总成;沿所述顶盖待焊接总成中前顶盖、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后顶盖和中顶盖之间搭接部位的延伸轨迹进行激光焊接,通过以上的方法,将左侧顶盖与右侧顶盖从左侧围焊接总成、右侧围焊接总成中分离开来,调整分块顺序,在左侧顶盖、右侧顶盖、前顶盖、中顶盖和后顶盖通过焊装夹具分三次限位固定形成顶盖待焊接总成,保证了定位精度,搭接质量,以提升了焊接精度和焊接质量,顶盖连接的疲劳耐久性能。
[0033]另外,整体顶激光焊接沿搭接部位的延伸轨迹进行激光焊接,可以实现轻中重卡不同顶盖尺寸的柔性生产,焊接线体布局自由度更高;且激光焊接效率是电阻点焊3倍以上,提升了生产效率;激光焊接是连续不间断焊接,顶盖总成各零件之间密封性良好,节省了后续抹胶工序,节省了抹胶的投资以及实物成本和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前顶盖(1)固定在设定工位上;将左侧顶盖(2)和右侧顶盖(3)分别与所述前顶盖(1)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两侧搭接,并进行第一次限位固定,以形成具有前搭接部、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的放置结构;将中顶盖(4)放置在所述放置结构上,并进行第二次限位固定;中顶盖(4)具有与所述前搭接部、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分别对应的前接触部、左接触部和右接触部;将后顶盖(5)与所述中顶盖(4)和放置结构搭接,并进行第三次限位固定,以形成顶盖待焊接总成;沿所述顶盖待焊接总成中前顶盖(1)、左侧顶盖(2)、右侧顶盖(3)、后顶盖(5)和中顶盖(4)之间搭接部位的延伸轨迹进行激光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搭接部通过第一型面过渡部与前顶盖(1)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一夹角(6);所述前接触部通过第二型面过渡部与中顶盖(4)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二夹角(7);所述前搭接部和前接触部均为平面搭接边,并且两者之间的重叠率满足设计要求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搭接部通过第三型面过渡部与左侧顶盖(2)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三夹角(8);所述左接触部通过第四型面过渡部与中顶盖(4)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四夹角(9);所述左搭接部和左接触部均为平面搭接边,并且两者之间的重叠率满足设计要求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搭接部通过第五型面过渡部与右侧顶盖(3)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五夹角;所述右接触部通过第六型面过渡部与中顶盖(4)连接,并形成供激光焊接头进入和退出的第六夹角;所述右搭接部和右接触部均为平面搭接边,并且两者之间的重叠率满足设计要求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顶盖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顶盖(4)还具有第一后搭接部;所述左侧顶盖(2)和右侧顶盖(3)均设有第二后搭接部;所述后顶盖(5)上设有与第一后搭接部和第二后搭接部连接的后接触部;其中,第二后搭接部、第一后搭接部和后接触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伍星李臻辉姜鹏张远骏谢肇柏袁慧樊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