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修奖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89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材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接的表层竹板组件、夹层竹板组件、芯层竹板组件、夹层竹板组件和表层竹板组件,夹层竹板组件和芯层竹板组件之间设置彼此嵌套的凸起和凹槽模拟隼接。方案改变竹板制作工艺和压合工艺,利用传统隼接方式提高夹层竹板组件和芯层竹板组件的连接强度,夹层竹板组件和芯层竹板组件在压合时,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包夹,夹层竹板组件和芯层竹板组件之间不易错位,仅需少量胶水即可达到原先方案的连接强度;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夹层竹板和芯层竹板所需的胶水,降低甲醛含量,达到环保的效果。达到环保的效果。达到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


[0001]本技术属于板材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

技术介绍

[0002]竹板材是由一片片加工处理好的精致竹片经胶合压制而成的板材,竹板生产通常须采用1

2年龄大径楠竹,经锯切断料、分片、粗刨、高温蒸煮、高压碳化、烘干、精刨、分色选片、组胚压合、砂光等数十道工艺处理,具有卓越的物理学性能,并且具有吸水膨胀系数小、不干裂、不变形等优点。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制作较厚的板材,首先将若干竹片层叠、粘接形成一组薄板,然后再次层叠、粘接多组薄板,最终达到设计的厚度。竹板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获取较高的粘结力,需要大量的胶水,导致产生大量的甲醛,不利于健康和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粘结力的前提下减少胶水用量的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接的表层竹板组件、夹层竹板组件、芯层竹板组件、夹层竹板组件和表层竹板组件,所述表层竹板组件包括若干条在窄面积侧彼此拼接、粘连的竹板,所述表层竹板组件的竹板正面朝上或朝下,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和所述芯层竹板组件均包括若干条在宽面积侧彼此拼接、粘连的竹板,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和所述芯层竹板组件的竹板侧面朝上或朝下,所述夹层竹板组件的竹板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芯层竹板组件的竹板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在贴合所述芯层竹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连续起伏的凸起和凹槽,所述芯层竹板组件在贴合所述夹层竹板组件的一侧对应设置有连续起伏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和所述芯层加班组件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彼此插接。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包括若干交错粘接的第一竹板和第二竹板,所述第一竹板和所述第二竹板的长度和厚度相同,两者的宽度不同,使得相邻两个竹板之间夹持宽度较小的竹板,以此形成连续的凸起和凹槽,凸起的宽度、凹槽的宽度、第一竹板的厚度、第二竹板的厚度这四者相等。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芯层竹板组件包括若干尺寸相同的、彼此粘连的第三竹板,所述第三竹板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若干凸起和凹槽,凸起的宽度等于凹槽的宽度。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复环保合竹板的全部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或防火涂层。
[000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变竹板制作工艺和压合工艺,利用传统隼接方式提高夹层竹板组件和芯层竹板组件的连接强度,夹层竹板组件和芯层竹板组件在压合时,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包夹,夹层竹板组件和芯层竹板组件之间不易错位,仅需少量胶水即可达到原先方案的连接强度;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夹层竹板和芯层竹板所需的胶水,降低甲醛含量,达到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种实施例下复合竹板的侧视图;
[0011]图2是一种实施例下复合竹板的爆炸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11、表层竹板组件;12、夹层竹板组件;13、芯层竹板组件;21、第一竹板;22、第二竹板;23、第三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顶部”、“底部”、“顶面”、“底面”、“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描述目的以及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6]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接的表层竹板组件11、夹层竹板组件12、芯层竹板组件13、夹层竹板组件12和表层竹板组件11。
[0017]所述表层竹板组件11包括若干条在窄面积侧彼此拼接、粘连的竹板,所述表层竹板组件11的竹板正面朝上或朝下,所述表层竹板组件11用于遮挡缝隙,相应地,该层的竹板用于展示最大侧的面积,使得复合竹板更加整齐美观。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和所述芯层竹板组件13均包括若干条在宽面积侧彼此拼接、粘连的竹板,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和所述芯层竹板组件13的竹板侧面朝上或朝下,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的竹板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芯层竹板组件13的竹板长度延伸方向垂直,可以使得复合竹板能够抵御不同方向的压力。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在贴合所述芯层竹板组件13的一侧设置有连续起伏的凸起和凹槽,此时被夹持竹板的厚度便对应凸起和凹槽的宽度。所述芯层竹板组件13在贴合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的一侧对应设置有连续起伏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和所述芯层加班组件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彼此插接;与此同时,凸起的高度与凹槽的深度匹配,使得凸起嵌入凹槽时,确保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和所述芯层竹板组件13平齐。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包括若干交错粘接的第一竹板21和第二竹板22,所述第一竹板21和所述第二竹板22的长度和厚度相同,两者的宽度不同,使得相
邻两个竹板之间夹持宽度较小的竹板,以此形成连续的凸起和凹槽,凸起的宽度、凹槽的宽度、第一竹板21的厚度、第二竹板22的厚度这四者相等。
[0019]在制作所述夹层竹板组件12时,选择尺寸合适的第一竹板21和第二竹板22,比如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竹板21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00cm、2cm、1cm,所述第二竹板22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00cm、1.6cm、1cm,将两者交替重叠。在另一种制作方法中,可以仅选择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00cm、2cm、1cm所述第一竹板21,在若干所述第一竹板21粘接完毕后,使用机床削去部分材料,形成若干间隔的凹槽。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芯层竹板组件13包括若干尺寸相同的、彼此粘连的第三竹板23,所述第三竹板23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若干凸起和凹槽,凸起的宽度等于凹槽的宽度。
[0021]在制作所述芯层竹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环保复合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粘接的表层竹板组件、夹层竹板组件、芯层竹板组件、夹层竹板组件和表层竹板组件,所述表层竹板组件包括若干条在窄面积侧彼此拼接、粘连的竹板,所述表层竹板组件的竹板正面朝上或朝下,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和所述芯层竹板组件均包括若干条在宽面积侧彼此拼接、粘连的竹板,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和所述芯层竹板组件的竹板侧面朝上或朝下,所述夹层竹板组件的竹板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芯层竹板组件的竹板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在贴合所述芯层竹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连续起伏的凸起和凹槽,所述芯层竹板组件在贴合所述夹层竹板组件的一侧对应设置有连续起伏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夹层竹板组件和所述芯层加班组件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修奖刘旺章蒙茂贞谭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黄修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