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88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由外壳(10)、保护套筒(11)、预灌封注射组件(9)、驱动反馈装置构成,其中将预灌封注射组件(9)装载于外壳(10)内,并通过保护套筒(11)罩设在预灌封注射组件(9)的针头(9.201)上,使用时保护套筒(11)直接与注射部接触并按压触发驱动反馈装置即可实现注射的功能,操作快速方便,整个过程针尖隐藏;驱动针筒(9.2)内活塞(9.1)的驱动反馈装置将释放机构与发射机构、反馈机构结合在一起,通过按压保护套筒(11)触动释放机构,从而实现发射机构的释放,在释放一瞬间发射机构与反馈机构通过撞击等形式产生声音信号和/或触觉信号,提示患者开始注射;在发射机构运动结束时,通过发射机构再次与反馈机构通过撞击等形式产生声音信号和/或触觉信号,提示使用者注射结束。注射结束。注射结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
[0001]本申请是基于2020年5月12日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2080081234.7(PCT/CN2020/089782)、名称为“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的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22年6月10日)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装置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于注射装置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注射装置操作步骤简单;在注射过程中有多维的反馈(如听觉、视觉、触觉),便于患者掌控整个注射过程,减少焦虑;需确保在避免注射前后针尖裸露对使用者造成恐惧心理;还应具有防误触和/或防二次使用等功能,同时对产品小型化、便携性、易用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以上功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
[0004]现有注射器存在以下缺点:
[0005]1、目前多数情况,该类产品采用电动机等为运动机构提供动力,因此需要消耗能量,使用成本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与各种传动机构连接会造成产品整体体积过大,对使用场所的安装空间、运转空间有一定的要求,无法在小空间等极限情况使用。
[0006]2、目前采用多维反馈设计的产品,其听觉、视觉的反馈,多数依赖电子元器件完成,这样使得产品需要有供电装置。如果产品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时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并且电池等供电装置容易受环境影响,易老化。在复杂环境使用时难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并且不宜长时间储备。同时为了能够对机构运动状态实时监控,需要利用传感器等元件反馈信号,需要信号传递,因此容易受到强电磁环境干扰,使得产品反馈功能失效。
[0007]3、目前市场上此类自动注射产品多数操作不便,往往需要大于两步以上的操作步骤,需要解锁步骤,操作过程繁琐,患者依从性不好。
[0008]4、产品需要有相关机构的设计来实现产品防止二次触发、使用。目前大多数产品都采用使用后插入限位销等限位零件,这样在某些情况时,使用者会出现漏装或遗失限位零件等现象,这样的设计方式往往与人因工程设计相违背,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0009]5、现有产品为了实现自动注射功能,大多采用卡扣等结构设计,利用零件的弹性变形完成释放、锁止等动作,此设计需要卡扣等结构在未释放状态,往往处于受压变形状态,不利于运输及长期储存,且受环境影响很大,此类结构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在使用时失去应有的弹性,从而无法卡入应有的位置,造成产品使用失效。
[0010]6、现有产品利用机械撞击发声反馈的,其撞击与注射所需的推力均有注射弹簧提供动力,容易造成卡阻和力分配不均等情况,造成注射时间、注射量产生变化,从而造成疗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保护套筒、预灌封注射组件、驱动反馈装置,所述外壳一端为近端,相对的另一端为远端;
[0012]所述预灌封注射组件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一端设有针头,另一端内设有活塞,所述针筒内装有药液;所述针筒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近端的一端,且所述针头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壳;
[0013]所述驱动反馈装置包括发射机构、释放机构和反馈机构,所述发射机构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释放机构用于实现所述发射机构的释放,所述发射机构释放后推动活塞移动;所述反馈机构用于在所述发射机构运动的开始和结束时,产生声音信号和/或触觉信号,示意所述发射机构运动的开始和结束;
[0014]所述保护套筒设置在所述外壳的近端,一端伸进所述外壳与所述释放机构接触,且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所述保护套筒罩设在所述针头上,且端部设有供所述针头伸出的通道;
[0015]将所述保护套筒压在注射部上,所述保护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壳自近端向远端移动,所述保护套筒移动时,所述针头自所述通道伸出扎进注射部内,同时所述保护套筒推动所述释放机构触发所述发射机构,所述发射机构推动所述活塞向所述针头一侧移动,所述活塞推动药液自所述针头注射到注射部内。
[0016]较佳地,所述保护套筒伸进所述外壳内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
[0017]较佳地,所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筒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保护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时,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限位凸台移动至所述滑槽移动后实现限位。
[0018]较佳地,还包括有注射器保护帽,所述注射器保护帽罩设在所述外壳的近端,所述保护套筒的端部位于所述注射器保护帽内,且所述注射器保护帽与所述外壳的近端可拆卸连接。
[0019]较佳地,所述预灌封注射组件还包括有针头保护帽,所述针头保护帽罩设在所述针头上并与所述针筒可拆卸连接。
[0020]较佳地,所述注射器保护帽与所述针头保护帽连接,所述注射器保护帽从所述外壳上拆卸下来时带动所述针头保护帽从所述针筒上拆卸下来。
[0021]较佳地,所述注射器保护帽与所述针头保护帽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
[0022]较佳地,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器保护帽内侧的卡钩结构和设置在所述针头保护帽外侧的卡口结构,所述卡钩结构扣在所述卡口结构内实现连接。
[0023]较佳地,所述外壳内壁上设有内孔凸台,所述针筒、所述驱动反馈装置布置在所述内孔凸台的两侧,且所述针筒朝向远端的一端抵在所述内孔凸台上。
[0024]较佳地,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导向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导向管内的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导向管之间设有轴向蓄能的第一蓄能元件;所述推杆与所述导向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推杆朝向近端的一端伸出所述导向管与所述活塞同轴连接;
[0025]所述释放机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导向管外侧的释放套筒,所述释放套筒上设置
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保护套筒伸进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释放套筒接触;所述发射机构未释放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将所述推杆定位在所述导向管内;所述保护套筒轴向移动带动所述释放套筒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分离,在所述第一蓄能元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推杆轴向自远端向近端运动,所述发射机构释放。
[0026]较佳地,所述反馈机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推杆外侧的反馈环,所述反馈环与所述推杆之间设有周向上蓄能的第二蓄能元件;所述反馈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导向管内壁上沿其轴向设有供所述第一凸部滑动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设有开始反馈部和结束反馈部;当所述推杆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时,所述第一凸部分别经过所述开始反馈部和结束反馈部,所述第二蓄能元件带动所述第一凸部撞击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侧壁,产生声音信号和/或触觉信号,示意系统运动的开始和结束。
[0027]较佳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外壁上的第二凸部、设置在所述导向管内壁上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保护套筒、注射组件、驱动反馈装置,所述外壳一端为近端,相对的另一端为远端;所述驱动反馈装置包括发射机构、释放机构和反馈机构,所述发射机构用于所述注射组件内药液的推注;所述释放机构用于实现所述发射机构的释放;所述反馈机构用于在所述发射机构运动的开始和结束时,产生声音信号和/或触觉信号;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导向管和推杆;所述反馈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推杆外侧的反馈环,所述反馈环与所述推杆之间设有第二蓄能元件;所述反馈环外壁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导向管内壁上沿其轴向设有供所述第一凸部滑动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设有开始反馈部和结束反馈部;当所述推杆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时,所述第一凸部分别经过所述开始反馈部和结束反馈部,所述第二蓄能元件带动所述第一凸部撞击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侧壁,产生声音信号和/或触觉信号。2.一种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保护套筒、注射组件、驱动反馈装置、自锁组件,所述外壳一端为近端,相对的另一端为远端;所述驱动反馈装置包括发射机构、释放机构和反馈机构,所述发射机构用于所述注射组件内药液的推注;所述释放机构用于实现所述发射机构的释放;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导向管和推杆,所述释放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导向管外侧的释放套筒,所述自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释放套筒与所述导向管之间的第三蓄能元件,所述释放套筒自近端向远端运动时,所述第三蓄能元件进行蓄能;设置在所述释放套筒的近端上的第一锁扣件;设置在所述推杆上的第二锁扣件;其中,所述推杆运动结束后,撤销对所述保护套筒的施力,施加在所述释放套筒的力消失,在所述第三蓄能元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释放套筒自远端向近端运动,并使得所述第一锁扣件与所述第二锁扣件扣合在一起实现自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导向管和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导向管之间设有第一蓄能元件;所述推杆与所述导向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推杆能够作用于所述注射组件;所述释放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导向管外侧的释放套筒,所述释放套筒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保护套筒伸进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释放套筒接触;所述发射机构未释放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将所述推杆定位;所述保护套筒轴向移动带动所述释放套筒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分离,在所述第一蓄能元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推杆轴向自远端向近端运动,所述发射机构释放。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一端设有针头,另一端内设有活塞,所述针筒内装有药液;所述针筒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近端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保护套筒压在注射部上,所述保护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壳自近端向远端移动,所述保护套筒移动时,所述针头自所述通道伸出扎进注射部内,同时所述保护套筒推动所述释放机构触发所述发射机构,所述发射机构推动所述活塞向所述针头一侧移动,所述活塞推动药液自所述针头注射到注射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筒伸进所述外壳内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筒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保护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时,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限位凸台移动至所述滑槽移动后实现限位。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注射器保护帽,所述注射器保护帽罩设在所述外壳的近端,所述保护套筒的端部位于所述注射器保护帽内,且所述注射器保护帽与所述外壳的近端可拆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还包括有针头保护帽,所述针头保护帽罩设在所述针头上并与所述针筒可拆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保护帽与针头保护帽连接,所述注射器保护帽从所述外壳上拆卸下来时带动所述针头保护帽从所述针筒上拆卸下来。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步式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上设有内孔凸台,所述针筒、所述驱动反馈装置布置在所述内孔凸台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霖孙璞孙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