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72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且固定圈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壳体,外壳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中间筒,且中间筒的侧面设置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隔板,每两个相邻的隔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均匀分布的放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装载工位、预备工位、加热工位和冷却工位,通过驱动机构能带动隔板转动,进而能带动隔板之间的轴承依次经过装载工位、预备工位、加热工位和冷却工位以完成加热和冷却工艺,节省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热处理效率。提高了热处理效率。提高了热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
[0003]涡轮增压器中所使用的轴承通常需要适应极快的转速,因此涡轮增压器中使用的轴承通常需要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对涡轮增压器中使用的轴承进行处理时,通常采用正火处理,即是将轴承加热到910至920摄氏度后再进行保温,而后进行风冷处理。
[0004]现有的正火处理装置通常是独立的箱式电炉设备,在将轴承放置到箱式电炉中加热处理后再取出进行风冷,然而该种处理方式操作程序较多,操作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且固定圈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壳体,外壳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中间筒,且中间筒的侧面设置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隔板,每两个相邻的隔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均匀分布的放置板,隔板将外壳体分隔为四个工位,所述四个工位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别为装载工位、预备工位、加热工位和冷却工位,所述外壳体位于装载工位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装载槽,位于加热工位一侧的底板的内部和外壳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且冷却工位中设置有冷却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底部外壁的底壳,且底板位于中间筒下方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块,且隔板固定连接于转块的侧面外壁,底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块形成传动的驱动电机。
[0008]优选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开设于中间筒侧面外壁的朝向冷却工位的鼓风孔,且外壳体位于冷却工位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出风孔,出风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外壳体侧面外壁的排风壳,排风壳的侧面外壁插接有出风管。
[0009]优选地,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进风机,其进风机的出风端与中间筒相通,进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进风管。
[0010]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侧面外壁开有上下均匀分布的导风槽,且导风槽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侧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导风扇。
[0011]优选地,所述导风槽朝向逆时针方向一侧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
侧面外壁开有上下均匀分布的遮板槽,遮板槽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遮板,导风槽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0012]优选地,所述导风槽的侧面内壁转动连接有横蜗杆,且导风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横蜗杆形成传动的横涡轮。
[0013]优选地,所述隔板的端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传动壳,且传动壳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竖轴,竖轴与横蜗杆的一端通过涡轮蜗杆形成传动配合,固定圈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竖轴的侧面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齿圈形成传动配合的底齿轮。
[0014]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工艺,该工艺使用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且固定圈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壳体,外壳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中间筒,且中间筒的侧面设置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隔板,每两个相邻的隔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均匀分布的放置板,隔板将外壳体分隔为四个工位,所述四个工位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别为装载工位、预备工位、加热工位和冷却工位,所述外壳体位于装载工位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装载槽,位于加热工位一侧的底板的内部和外壳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且冷却工位中设置有冷却机构;
[0015]其具体步骤为:
[0016]S1:工作人员在装载工位将需要热处理的轴承装载在放置板上;
[0017]S2:驱动机构带动隔板转动,隔板带动装载有轴承的放置板运动至预备工位中,同时工作人员在装载工位的放置板中再装载下一批齿轮,而后驱动机构带动S1中的放置板进入到加热工位中;
[0018]S3:加热工位中的电热管产生高温对处于加热工位中的轴承进行加热处理;
[0019]S4:加热处理完毕后,驱动机构带动S3中的轴承进入到冷却工位中并由冷却机构进行冷却,同时处于预备工位中的轴承进入到加热工位中进行下次加热处理;
[0020]S5:驱动机构带动冷却工位中冷却完毕的轴承进入到装载工位中,工作人员将正火冷却后的轴承卸下,并装载下一批待处理轴承。
[0021]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装载工位、预备工位、加热工位和冷却工位,通过驱动机构能带动隔板转动,进而能带动隔板之间的轴承依次经过装载工位、预备工位、加热工位和冷却工位以完成加热和冷却工艺,节省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热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的外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的底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的导风槽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的传动壳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外壳体;2、放置板;3、挡板;4、底壳;5、底板;6、固定圈;7、传动壳;8、排风壳;9、防护网;10、隔板;11、出风管;12、顶板;13、进风机;14、进风管;15、中间筒;16、竖轴;17、齿圈;18、底齿轮;19、导风槽;20、横蜗杆;21、导风扇;22、遮板;23、支撑架;24、横涡轮;25、出风孔;26、冷却工位;27、装载工位;28、预备工位;29、加热工位;30、鼓风孔;31、驱动电机;32、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实施例1
[0031]参照图1

5,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包括底板5,底板5的顶部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6,且固定圈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顶部外壁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圈(6),且固定圈(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壳体(1),外壳体(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中间筒(15),且中间筒(15)的侧面设置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隔板(10),每两个相邻的隔板(1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均匀分布的放置板(2),隔板(10)将外壳体(1)分隔为四个工位,所述四个工位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别为装载工位(27)、预备工位(28)、加热工位(29)和冷却工位(26),所述外壳体(1)位于装载工位(27)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装载槽,位于加热工位(29)一侧的底板(5)的内部和外壳体(1)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底板(5)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且冷却工位(26)中设置有冷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5)底部外壁的底壳(4),且底板(5)位于中间筒(15)下方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块(32),且隔板(10)固定连接于转块(32)的侧面外壁,底壳(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转块(32)形成传动的驱动电机(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开设于中间筒(15)侧面外壁的朝向冷却工位(26)的鼓风孔(30),且外壳体(1)位于冷却工位(26)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出风孔(25),出风孔(2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外壳体(1)侧面外壁的排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恒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博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