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67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炉基础维修改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效克服转炉运行中的震动对搭接的不良影响,让新旧基础搭接效果更好,且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转炉的旧基础进行拆除改造,拆除后得到利旧基础,利旧基础的横截面为“凸”字形;b、拆除部分拆除完毕后,在利旧基础的顶面凿出抗剪坑;c、与新接基础的接触面上采用植筋法安置抗剪筋,d、安设抗剪键;e、新接基础的钢筋与利旧基础的预留钢筋进行搭接,搭接时采用双面焊接搭接;f、安设重新更新后的设备地脚螺栓,采取固定措施后,再浇筑混凝土;g、新基础模板支设,完成新基础混凝土浇注,以及新基础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转炉基础改造搭接修复之中。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转炉基础改造搭接修复之中。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转炉基础改造搭接修复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基础维修改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基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部分设备的地脚螺栓会损坏,需要重新更换。现有的改造方式,是简单的将旧基础进行水平拆除,即拆除后得到的利旧基础的顶面,为水平的“一”字,这样的改造方式,搭接面小,其搭接效果一般。在此基础上,就需要额外增加很多的后续工程,大大提高了改造的成本和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克服转炉运行中的震动对搭接的不良影响,让新旧基础搭接效果更好,且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转炉的旧基础进行拆除改造,拆除部分为地脚螺栓处以及地脚螺栓上方的所有部分,拆除后得到利旧基础,利旧基础的横截面为“凸”字形,利旧基础内的钢筋预留外露,用于与新接基础内的钢筋进行搭接;b、拆除部分拆除完毕后,在利旧基础的顶面凿出抗剪坑;c、在拆成“凸”字形的台阶顶面,即与新接基础的接触面上采用植筋法安置抗剪筋,d、安设抗剪键;抗剪键安装固定完毕后,再浇筑混凝土;e、新接基础的钢筋与利旧基础的预留钢筋进行搭接,搭接时采用双面焊接搭接;f、安设重新更新后的设备地脚螺栓,采取固定措施后,再浇筑混凝土;g、新基础模板支设,随后完成新基础混凝土浇注,以及新基础养护。
[0005]进一步的是,步骤a中,拆除方法为使用绳锯进行切割。
[0006]进一步的是,步骤a中,旧基础内的钢筋预留外露300mm。
[0007]进一步的是,步骤b中,抗剪坑的尺寸为250
×
250
×
250,尺寸单位为毫米。
[0008]进一步的是,步骤c中,抗剪筋参数为:HRB400,20@500,梅花型布置,植入深度200mm,甩筋长度200mm。
[0009]进一步的是,步骤d中,单个抗剪键采用H型钢制作,H型钢尺寸规格为:HW100
×
100,长度500mm,材质Q235B,并在该H型钢上焊接M13圆柱头焊钉@100,共24颗。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利旧基础的横截面为“凸”字形,与拆成“凹”相比,施工更方便,更节省工期。与传统拆成“一”形的方法相比,搭接面大,其搭接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在转炉运行时充满振动干扰的情况下,实现新旧基础之间准确的对准和搭接。二、在搭接面的旧基础内凿抗剪坑,坑内设置抗剪键,增加搭接面的抗剪性,从而让新旧搭接处获得更好的抗剪效果。通过本搭接方法将新旧基础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满足基础改造后抗剪性的要求,节约了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转炉基础改造搭接修复之中。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凸”字形的利旧基础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新接基础对应的抗剪筋以及抗剪键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剪筋所在平面的俯视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剪坑所在平面的俯视图。
[0015]图中标记为:拆除部分1、地脚螺栓2、新设备地脚螺栓3、新旧基础搭接面4、抗剪筋5、抗剪坑51、抗剪键6、利旧基础7、利旧基础中部凸起71、利旧基础顶面侧边7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在保留原有的利旧基础7的情况下,只拆除图1所示的拆除部分1,即拆除上部分含地脚螺栓的旧基础,并重新更换新设备地脚螺栓3。为了做好新旧基础的搭接工作,解决转炉在工作状态下,振动对基础搭接面的不利影响,采用在旧基础含地脚螺栓处以上部全部拆除。一般的,采用绳锯进行切割拆除方法,拆除速度快。为了扩大搭接面,使旧基础与新基础充分搭接,增加抗剪性,减省滑移,将旧基础拆成“凸”字形的台阶结构,如图1所示,形成利旧基础中部凸起71,以及两侧的利旧基础顶面侧边72,从而形成“凸”字形的台阶结构。采用这种拆成“凸”形台阶的方法,与拆成“凹”形相比,施工更方便,更节省工期。与拆成“一”形相比,搭接面大,其搭接效果更好。人工破除时,旧基础内的钢筋预留外露300mm的长度,用于与新接基础内的钢筋进行搭接。
[0018]基础拆除后,在利旧基础7内,根据抗剪需要,凿出相应个数的250毫米
×
250毫米
×
250毫米的抗剪坑51。抗剪坑51内设置抗剪键6,更能满足大型转炉转动时基础的受剪力的影响,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0019]在拆成“凸”形台阶上与新接基础的所有接触面,即新旧基础搭接面4上进行采用植筋法安置抗剪筋5,抗剪筋为:HRB400,20@500,梅花型布置,植入深度200mm,甩筋长度200mm。并对所有接触面进行凿麻面处理,便于新旧基础接触面的充分接触,增加接触面的抗剪性。
[0020]安设抗剪键6,单个抗剪键6采用H型钢制作:HW100
×
100,长度500mm,材质Q235B。并在该H型钢上焊接M13圆柱头焊钉@100,共24颗。抗剪键6的安装,采取措施固定后,再浇筑混凝土。新增基础的钢筋与旧基础的预留长度300mm的钢筋进行搭接。搭接时采用双面焊接搭接。安设重新更新后的设备地脚螺栓,采取固定措施后,再浇筑混凝土。随后依次完成新基础模板支设,新基础混凝土浇注以及新基础养护。
[0021]本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大型转炉基础受剪力影大,基础改造时,新旧基础接触面的抗剪难题,采用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进行利旧改造,有利于节省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转炉的旧基础进行拆除改造,拆除部分(1)为地脚螺栓(2)处以及地脚螺栓(2)上方的所有部分,拆除后得到利旧基础(7),利旧基础(7)的横截面为“凸”字形,利旧基础(7)内的钢筋预留外露,用于与新接基础内的钢筋进行搭接;b、拆除部分(1)拆除完毕后,在利旧基础(7)的顶面凿出抗剪坑(51);c、在拆成“凸”字形的台阶顶面,即与新接基础的接触面上采用植筋法安置抗剪筋(5),d、安设抗剪键(6);抗剪键(6)安装固定完毕后,再浇筑混凝土;e、新接基础的钢筋与利旧基础(7)的预留钢筋进行搭接,搭接时采用双面焊接搭接;f、安设重新更新后的设备地脚螺栓,采取固定措施后,再浇筑混凝土;g、新基础模板支设,随后完成新基础混凝土浇注,以及新基础养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基础改造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玲马德川曾正超商雪刚白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