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599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包括:主节点发送Sync1报文,并记录Sync1报文的发送时间戳从节点接收Sync1报文,并记录Sync1报文的接收时间戳定义时钟漂移因子δ、主节点记录发送时间戳时从节点的对应时间以及主从节点传输链路延迟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分布式声纳设备对水上和水下威胁目标进行探测是海洋防御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面对错综复杂的海洋环境,各分布节点的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现有的各种分布式设备,主要依靠以太网进行节点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太网协议主要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数据传输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延时”意味着各节点设备之间没有准确、统一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研究提出将PTP时钟内置于以太网物理层,以实现各节点设备之间的同步。
[0003]对于传统的PTP时钟同步,一般默认主从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延迟是对称的,然而实际传输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对称延迟,由此则会引起时钟偏差误差,从而影响时钟同步精度;另外,在利用硬件获取时钟同步所需的时间戳时,由各节点中晶振频率漂移所引起的时钟偏斜同样会对时钟同步精度造成影响;由此,尽可能减小时钟偏差误差与时钟偏斜是实现高精度同步的关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主节点发送Sync1报文,并记录Sync1报文的发送时间戳从节点接收Sync1报文,并记录Sync1报文的接收时间戳定义时钟漂移因子δ、主节点记录发送时间戳时从节点的对应时间以及主从节点传输链路延迟D
ms
,按照时钟偏差计算公式计算出主节点与从节点的相对偏差量,并利用相对偏差量对从节点的本地时钟模块进行相对校正;所述时钟偏差计算公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漂移因子δ=1

a,且式中a为主从时钟相对偏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主节点在发送Sync1报文的同时补充发送Sync2报文,并记录Sync2报文的发送时间戳从节点接收Sync2报文,并记录Sync2报文的接收时间戳从节点利用时间戳并按照偏斜计算公式计算主从时钟相对偏斜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斜计算公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下信号采集传输的改进型PTP时钟同步算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骄马慧童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