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50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模体基底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嵌于模体基底模块上,第三模块与模体基底模块之间通过凹凸槽结构的衔接缝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EPID影像自动化分析系统可实现精确的亚毫米级别的分析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光射野重合性检测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射野重合性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调强放射治疗是目前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主要技术。由于加速器结构庞大复杂,其机械性能和束流性能在日常临床使用中会逐渐偏离基准,因此,对加速器的定期和全面质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保证了患者接受优质的放射治疗医疗服务。确保放射治疗的剂量准确和位置准确是放疗质控的两大目的,其中,确保照射位置的准确对于调强放射治疗(IMRT)特别是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最为重要,在所有照射位置准确性的质控项目中,光射野重合性检测是所有质控项目的基础,也是最重要、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测;
[0003]目前临床上对光射野重合性的检测的方法众多,例如传统的显影胶片法,这是目前临床上最早采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质控方式,通常在治疗床上固定好胶片位置,按预设要求设置射野大小,并在上面加上一到两厘米厚度的建成以增强显影效果,并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之后,打开光野灯,使用针状工具在光野边界处扎几个小孔以表征光野边界,待显影后,分析射野边界与小孔表征光野边界之间的差异以作为表征光射野重合性的大小;另一种是荧光法,通常是涂有一层荧光粉的平板,该平板上的荧光粉被射野照射后会发出一种可见光,可用于对射野边界的识别,荧光板上面有三四个不同大小的固定的光野对准框,在摆好位后,将光野边界调整至与荧光板上的固定框重合,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此时需关闭治疗室所有灯光,保证室内足够漆黑,然后物理师须迅速进入室内,通过目视观察和估读各光射野边界差异,但是,目前的光射野重合性检测多为手动操作,存在步骤繁琐、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且可调节性差等缺点。比如传统的显影胶片法,除了本身操作步骤繁琐和处理时间过长外,在使用针状物扎孔的精度也受物理师的技能和经验的影响,难以实现准确的定位,不同物理师处理结果差异较大。此外,射野边界的识别也依赖于目视的方法,精度较低。从而这种最普遍的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光射野重合性精确的分析。而对于荧光法,每次照射后,呈现出的发光野边界存在对比度低,难以快速识别,且精度主要靠目视估读,因此存在精度低的问题,且只能分析荧光板本身确定的有限的几个大小的光射野重合性,不具有可调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能够基于EPID影像自动化分析系统可实现精确的亚毫米级别的分析精度。
[0005]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模体基底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嵌于模体基底模块上,第三模块与模体基底模块之
间通过凹凸槽结构的衔接缝滑动连接,其中:
[0007]所述模体基底模块的表面设置有十字基准线,所述十字基准线交叉点与基底的中心重合,且通过所述十字基准线将基底等分成四个完全相等的区域,所述模体基底模块用于光野的中心线对齐摆位;
[0008]所述第一模块为圆孔结构,其圆孔直径为0.5cm,且圆心与模体十字线重合,所述第一模块用于在射野影像图上显示光野主轴;
[0009]所述第二模块为四个镂空矩形结构,其一个镂空区域的面积为2cm2,所述第二模块的中心点与模体基底模块的十字基准线上2.5cm处的点重合,且其两侧中点位置处均附有用于光野对齐的标记线,所述第二模块用于固定大小5cm
×
5cm射野光射野重合性的检测;
[0010]所述第三模块为四个T型游离尺组成,所述T型游离尺包括水平游离尺与竖直游离尺,所述竖直游离尺上标有刻度,通过拉动T型游离尺实现对10cm
×
10cm与40cm
×
40cm之间任意大小射野的光射野重合性检测。
[0011]进一步,所述模体基底模块为10cm
×
10cm,厚度为0.2cm,材质为MV级X射线不易穿透的金属合金。
[0012]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对EPID成像进行背景噪音和响应一致性进行快速校准处理;
[0014]S2、根据预检测的射野大小设置光野;
[0015]S3、根据预设要求进行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模体的摆位;
[0016]S4、基于设置好的光野进行射野照射;
[0017]S5、再把射野外扩1cm,对光射野重合性模体进行二次照射,确定光野的十字线中心轴,获取EPID影像;
[0018]S6、对EPID影像进行影像处理与自动化分析,输出数据分析结果。
[0019]进一步,所述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模体的摆位的预设要求为将模体表面的十字线与光野的十字线的对齐,并确保模体中心轴上的小圆孔即第一模块的中心与光野十字线也处于对齐状态。
[0020]进一步,所述预检测的射野大小包括5cm
×
5cm射野光射野重合性的检测和10cm
×
10cm与40cm
×
40cm之间任意大小射野的光射野重合性检测。
[0021]进一步,所述对于5cm
×
5cm射野光射野重合性的检测,还包括位于第二模块成像中的射野边界对应的是被检测射野的边界,在各自边界上分别选取等间距的5个点,分别计算这5个点到光野中心轴的距离,计算出其平均值作为该侧射野边界的距离,第二模块的两个边界的中线则为光野边界,同理计算出该侧光野的边界距离。
[0022]进一步,所述对于10cm
×
10cm与40cm
×
40cm之间任意大小射野的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还包括对于每一方向的光野和射野,分别按照等间距的计算5条距离线,以其均值作为对应光野或者射野的边界距离大小。
[0023]进一步,所述数据分析结果包括三项数据,第一项数据为每一侧光野边界的距离,第二项数据为每一侧射野边界的距离,第三项数据为光射野的边界差异。
[0024]本专利技术方法及其器件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设计的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
测模体,通过获取的EPID影像快速解析出精确的光野中心、以及光野和射野边界位置,可实现快速精确的光射野重合性检测,避免物理师个体经验的差异导致分析结果的变异,从而保证精确放疗的照射位置的精准,最终提升放量质量。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a)表示模体结构示意图,(b)表示将第三模块伸出用于较大射野的光射野重合性检测时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用于5cm
×
5cm光射野重合性检测示意图,其中,(a)表示对于5cm
×
5cm的射野进行照射拍片示意图,(b)表示采用较大射野用于光野十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模体基底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嵌于模体基底模块上,第三模块与模体基底模块之间通过凹凸槽结构的衔接缝滑动连接,其中:所述模体基底模块的表面设置有十字基准线,所述十字基准线交叉点与基底的中心重合,且通过所述十字基准线将基底等分成四个完全相等的区域,所述模体基底模块用于光野的中心线对齐摆位;所述第一模块为圆孔结构,其圆孔直径为0.5cm,且圆心与模体十字线重合,所述第一模块用于在射野影像图上显示光野主轴;所述第二模块为四个镂空矩形结构,其一个镂空区域的面积为2cm2,所述第二模块的中心点与模体基底模块的十字基准线上2.5cm处的点重合,且其两侧中点位置处均附有用于光野对齐的标记线,所述第二模块用于固定大小5cm
×
5cm射野光射野重合性的检测;所述第三模块为四个T型游离尺组成,所述T型游离尺包括水平游离尺与竖直游离尺,所述竖直游离尺上标有刻度,通过拉动T型游离尺实现对10cm
×
10cm与40cm
×
40cm之间任意大小射野的光射野重合性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基底模块为10cm
×
10cm,厚度为0.2cm,材质为MV级X射线不易穿透的金属合金。3.一种如权利要求1

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EPID成像进行背景噪音和响应一致性进行快速校准处理;S2、根据预检测的射野大小设置光野;S3、根据预设要求进行可调节式光射野重合性检测装置模体的摆位;S4、基于设置好的光野进行射野照射;S5、再把射野外扩1cm,对光射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