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13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包括依次设置的蓄水池一、蓄水池二和蓄水池三,蓄水池一、二之间及蓄水池一、三之间均设置有可调节溢流堰板以及冲洗水渠道连通,在蓄水池一内还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的智能旋转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与排水泵房连通;在蓄水池二、三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排水渠道,且蓄水池二、三内另一侧设置有门式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与蓄水池一连通;上述所有渠道内均设置有定向冲洗设备与闸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通过设置多格不同功能的蓄水池及两个可调节性堰板,可以有效避免调蓄池池底积泥现象,减少调蓄池池底冲洗时间。少调蓄池池底冲洗时间。少调蓄池池底冲洗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


[0001]本技术涉及治水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初期规划、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各城市的老旧城区仍采用雨污合流的方式,同时老城区管网历史资料不全,土地权属不明,短期内难以实现彻底雨污分流,环保压力大,管网缺失、混接、错接、漏接严重,现实情况复杂,加剧雨污分流难度,在雨季更是加大了合流制溢流污染管控难度,合流制区域地下水入渗及施工降水混入情况复杂。导致在雨季部分初期雨水不可避免的排入下游水体,造成下游水体污染。同时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废气以及悬浮灰尘,其携带的污染物负荷高且难于控制,TSS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可沉污染物比例高,极易对生化处理造成冲击,而且雨污合流的流量加剧也大大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担。
[0003]在水环境治理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地下调蓄处理技术逐步成为处理的主流技术。地下调蓄池具有节省占地,适应性强,雨水管渠容易接入的优势,其作用主要用于初期雨水的短期临时存储,待雨水洪峰过去以后,将雨水慢慢抽入后续处理设施,水质达标后实现雨水的错峰排放,达到既能补充自然水体,又能避免自然水体污染的效果。其中由于降雨具有突发性和非连续性,短时流量的难以估计性,初期雨水SS浓度大,在调蓄池内易沉积等都会影响调蓄池的调蓄效果。待雨水过后如何快速清洗积泥,使调蓄池恢复调蓄效果,是调蓄池能否实现后续调蓄作用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包括依次设置的蓄水池一、蓄水池二和蓄水池三,所述蓄水池一与蓄水池二之间和蓄水池一与蓄水池三之间均设置有可调节溢流堰板以及冲洗水渠道连通,在蓄水池一内还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的智能旋转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与排水泵房连通;
[0007]在蓄水池二、三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排水渠道,且蓄水池二、三内另一侧设置有门式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与蓄水池一连通;
[0008]上述所有渠道内均设置有定向冲洗设备与闸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堰板一、可调节堰板二的同侧各安装一组污泥界面仪,实时监测调蓄池一内泥水界面情况,将泥位浓度与液位高度实时传输在电脑界面并实时反馈给可调节堰板一、二的控制器。
[0010]进一步地,在蓄水池一前端进水前设置有格栅。
[0011]进一步地,在蓄水池二的可调节堰板一前设置滤网一,在蓄水池三的可调节堰板二前设置滤网二。
[0012]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旋转冲洗设备包括旋转喷射器和3D喷射器,旋转喷射器可以270
°
旋转清洗沉积污泥,3D喷射器可以360
°
清洗沉积污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向冲洗设备包括固定喷射器可以定向清洗沉积污泥。
[0014]进一步地,可调节溢流堰板的出水口下方都设置跌水井,用来给水流消能,避免绕流。
[0015]进一步地,设置抓耙用于清除截留在格栅的较大杂质。
[0016]进一步地,蓄水池一的渠道底部设置闸阀,用于协助清洗蓄水池一渠道底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二、三内设置门式冲洗器,用于清洗蓄水池二、三沉积底泥。
[001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通过设置多格不同功能的蓄水池及两个可调节性堰板,可以有效避免调蓄池二、三池底积泥现象,减少调蓄池池底冲洗时间,且在可调节堰板一、二前设置滤网,可以截留悬浮在蓄水池一的杂质,维持蓄水池二、蓄水池三水体的洁净度,在提高该调蓄池调蓄能力的同时提高该调蓄池的自清洗能力。
[0019]具体的说,本技术在前端设置可调节性堰板,使不同蓄水池收集不同水质雨水,达到各蓄水池不同功能的效果,不但解决了调蓄初期雨水达标排放的难题,而且提高了调蓄池自清洁能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蓄水池一与蓄水池二溢流堰详图;
[0022]图3是图1的分支图,用于展示本实施例的蓄水池的坡度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涉及以下结构,包括旋转喷射器1可以270
°
旋转清洗沉积污泥;固定喷射器2可以定向清洗沉积污泥;3D喷射器3可以360
°
清洗沉积污泥;可调节堰板二4控制进入蓄水池三水位;可调节堰板一5控制进入蓄水池二水位;滤网二6截留要进入蓄水池三的悬浮杂质;滤网一7截留要进入蓄水池二的悬浮杂质;闸阀8协助清洗蓄水池一渠道底泥;闸阀9协助清洗蓄水池一渠道底泥;门式冲洗器10清洗蓄水池三沉积底泥;粗格栅及抓耙11截留并清除较大杂质;排水渠道12将调蓄池内水体排出;蓄水池三廊道13,跌水井14避免水体绕流;污泥界面仪15分析各水位污泥浓度并反馈数据;可调节堰板控制器16控制堰板上下移动;箭头方向代表坡度方向,大小为1%。
[0025]具体的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易恢复调蓄能力的调蓄池,解决不同工况下的初期雨水调蓄以及调蓄池冲洗问题。包括依次设置的蓄水池一、蓄水池二和蓄水池三、
所述蓄水池一与蓄水池二之间和蓄水池一与蓄水池三之间均设置有可调节溢流堰板以及冲洗水渠道连通,在蓄水池一前端进水前设置有格栅,在池内还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的智能旋转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12与排水泵房连通;在蓄水池二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排水渠道,且蓄水池二内另一侧设置有门式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分别与蓄水池一连通,同时在蓄水池三的可调节堰板一5前设置滤网一7;在蓄水池三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排水渠道,且蓄水池三内另一侧设置有门式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分别与蓄水池一连通,同时在蓄水池三的可调节堰板二4前设置滤网二6;上述所有渠道内均设置有定向冲洗设备与闸门。
[0026]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旋转冲洗设备包括旋转喷射器1可以270
°
旋转清洗沉积污泥以及3D喷射器3可以360
°
清洗沉积污泥;所述定向冲洗设备包括固定喷射器2可以定向清洗沉积污泥。
[0027]其中,可调节溢流堰板的出水口下方都设置跌水井14,用来给水流消能,避免绕流。
[0028]可调节溢流堰板通过可调节堰板控制器16控制堰板上下移动。
[0029]格栅上都会设置抓耙11用于清除截留在格栅的较大杂质。
[0030]蓄水池一的渠道底部设置闸阀8、闸阀9用于协助清洗蓄水池一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包括依次设置的蓄水池一、蓄水池二和蓄水池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一与蓄水池二之间和蓄水池一与蓄水池三之间均设置有可调节溢流堰板以及冲洗水渠道连通,在蓄水池一内还设置有多个可调节的智能旋转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与排水泵房连通;在蓄水池二、蓄水池三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排水渠道,且蓄水池二、蓄水池三内另一侧设置有门式冲洗设备,以及排水渠道与蓄水池一连通;上述所有渠道内均设置有定向冲洗设备与闸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其特征在于:在蓄水池一前端进水前设置有格栅,还设置抓耙,用于清除截留在格栅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其特征在于:在蓄水池二的可调节堰板一前设置滤网一,在蓄水池三的可调节堰板二前设置滤网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我清洗功能的快速恢复性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堰板一、可调节堰板二的同侧各安装一组污泥界面仪,实时监测调蓄池一内泥水界面情况,将泥位浓度与液位高度实时传输在电脑界面并实时反馈给可调节堰板一、二的控制器。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快徐海飞吕振华刘汝楠阮超郭彪李向阳黎斌张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