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组件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09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组件和制冷设备。壳组件包括壳体、热导向层和换热组件,壳体包括侧板;热导向层设置于侧板,能够增加由壳体内部散发至壳体外部的热量;换热组件设置于壳体内,与侧板相对。与侧板相对。与侧板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组件和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组件和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制冷设备包括换热组件和外壳,换热组件设置于外壳的内壁,换热组件通过外壳与制冷设备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换热组件的散热。但由于壳体的散热效率较慢和制冷设备外部的热辐射均会降低换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进而提升制冷设备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壳组件。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组件,包括壳体、热导向层和换热组件,壳体包括侧板;热导向层设置于侧板,能够增加由壳体内部散发至壳体外部的热量;换热组件设置于壳体内,与侧板相对。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壳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能够对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器件进行保护,提升制冷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壳组件包括侧板,壳组件还包括换热组件,述换热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并且换热组件与侧板相对,使得换热组件可通过侧板与制冷设备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换热组件的散热。壳组件还包括热导向层,热导向层设置于侧板,热导向层能够增加由壳体内部散发至壳体外部的热量。
[0008]由于热导向层能够增加由壳体内部散发至壳体外部的热量,使得换热组件能够与制冷设备外部的空气更快速地进行热交换,进而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效率。
[0009]由于壳组件通过设置热导向层能够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效率,所以设置有热导向层的壳组件能够缩短了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间,进而降低制冷设备的耗电量。
[0010]进一步地,换热组件与壳体接触,增加换热组件与壳体进行换热的速率,进而增加换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0011]进一步地,壳体为制冷设备的外壳。
[0012]进一步地,换热组件为冷凝器。
[0013]进一步地,热导向层可为热辐射层和/或热反射层。
[0014]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壳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热导向层包括热辐射层,热辐射层布置于侧板的外壁。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热导向层包括热辐射层,热辐射层布置于侧板的外壁,热辐射层能够将壳体的热量更快速地散发至制冷设备外部的空气中,加快壳体外壁的散热速率,进
而增加由壳体内部散发至壳体外部的热量,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速率,降低制冷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耗电量。
[0017]具体地,侧板具有外侧面热辐射层,可以与空气进行对流传热,同时具有较高的热辐射效率,大大加快散热过程。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热辐射层为红外热辐射层。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热辐射层为红外热辐射层,红外热辐射层能够进一步加快壳体外壁的散热速率,进而增加由壳体内部散发至壳体外部的热量,提升换热组件的换热速率,降低制冷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耗电量。
[0020]进一步地,热辐射层的红外热辐射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氧化铜掺杂改性镁铬尖晶石粉40份至50份、膨润土粉1至10份、羧甲基纤维素0.1份至3份、硅溶胶40份至50份;其中,氧化铜掺杂改性镁铬尖晶石粉原料占比为:MgO:CuO:Cr2O3的摩尔比为0.65:0.35:1;氧化铜掺杂改性镁铬尖晶石粉用来提供高发射率的主体材料;膨润土粉用来料浆增粘增稠、悬浮防沉降;羧甲基纤维素用来料浆增粘增稠、悬浮防离析沉降;硅溶胶用来提供结合强度。红外热辐射涂料发射率在0.9以上,该涂料抗热震极佳,涂层不龟裂、不脱落、耐高温氧化腐蚀性好,不污染环境、粘接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包括多个管路,多个管路沿侧板的内壁布置,与侧板相接触。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组件包括多个管路,多个管路沿侧板的内壁布置,且与侧板相接触,使得多个管路能够同时与壳体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升换热组件与壳体之间的热交换速率。
[0023]进一步地,多个管路呈螺旋状延伸,提升管路的长度,进而提升管路与壳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壳组件与换热组件之间的换热效率。
[0024]进一步地,多个管路并列设置,使得管路之间的间隙更均匀,进而使得贴合部宽度具备更高的一致性,使得贴合部更易贴合于壳体的外壁,进一步提升贴合部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0025]进一步地,多个管路并列布置于壳体的外壁,并且呈螺旋状依次首尾相连。
[0026]换热组件也可包括一个管路,一个管路可呈螺旋状延伸。
[0027]具体地,在管路呈螺旋状延伸时,覆盖部包覆于管路远离壳体的一侧,贴合部位于呈螺旋状延伸的管路的间隙处,即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导热层依次为贴合部、覆盖部、贴合部、覆盖部,以此循环。
[0028]进一步地,多个管路为铝管,在提升管路的热传导速率的同时,降低了换热组件的成本。
[0029]进一步地,多个管路也可为铜管。
[003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热导向层包括第一热反射层,第一热反射层布置于侧板的内壁和/或多个管路远离侧板的一侧。
[0031]在该技术方案中,热导向层包括第一热反射层,第一热反射层布置于侧板的内壁和/或多个管路远离侧板的一侧,第一热反射层能够减少制冷设备外部的热量对壳体内部的影响,进而减少制冷设备外部的热量对换热组件的影响,提升换热组件散热和降温的速度,进而提升换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0032]具体地,第一热反射层可仅布置于侧板的内壁,侧板的内壁与换热组件相对的位置不设置第一热反射层,该种第一热反射层的设置结构可阻挡制冷设备外部的热量进入到壳体的内部,进而降低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提高换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0033]第一热反射层也可仅布置于多个管路远离侧板的一侧,而侧板的内壁不布置第一热反射层,该种第一热反射层的设置结构可阻换热组件自身的热量传递至壳体的内部,进而降低换热组件自身的热量对壳体内部器件的影响,提升器件在制冷设备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4]第一热反射层也可即布置于侧板的内壁,也布置于多个管路远离侧板的一侧,并且布置于侧板的内壁的第一热反射层与布置于多个管路远离侧板的一侧的第一热反射层连接,使得第一热反射层即可阻挡制冷设备外部的热量对壳体内部的干扰,也可降低换热组件自身的热量对壳体内部器件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器件在制冷设备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5]第一热反射层还可即布置于侧板的内壁,也布置于多个管路远离侧板的一侧,并且还不至于侧板与换热组件之间,使得第一热反射层即可阻挡制冷设备外部的热量对壳体内部的干扰,也可降低换热组件自身的热量对壳体内部器件的影响,还可降低制冷设备外部的热量对换热组件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换热组件散热和降温的速度,进而提升换热组件的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侧板;热导向层,所述热导向层设置于所述侧板,能够增加由壳体内部散发至壳体外部的热量;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侧板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向层包括:热辐射层,所述热辐射层布置于所述侧板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层为红外热辐射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多个管路,所述多个管路沿所述侧板的内壁布置,与所述侧板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向层包括:第一热反射层,所述第一热反射层布置于所述侧板的内壁和/或所述多个管路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反射层包括:第一底漆层,所述第一底漆层涂覆于所述侧板的内壁和/或所述多个管路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第一面漆层,所述第一面漆层涂覆于所述第一底漆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漆层的明度值与所述第一面漆层的明度值的差值大于等于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杰陈吞裴志彬吴摞程斌圣业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