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07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油泵以及车辆;其中,所述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转子机构及滑块;所述泵盖设置在所述泵体上,且所述泵体与所述泵盖密封连接;所述泵体上设有供机油流入的进油口,所述转子机构和所述滑块均设于所述泵体内,所述转子机构与所述滑块围合形成密封油腔,所述泵体与所述滑块之间形成有反馈油腔,在所述泵体内的一侧形成有低压油腔,另一侧形成有高压油腔,所述低压油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低压油腔和所述高压油腔分别与所述密封油腔连通;所述滑块及所述泵盖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引流槽,且所述引流槽位于所述密封油腔与所述反馈油腔之间的上方,所述引流槽被配置为用于收集经所述密封油腔泄露至所述反馈油腔中的润滑油。馈油腔中的润滑油。馈油腔中的润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油泵以及车辆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
,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油泵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泵由发动机进行驱动,在发动机转速提升过程中,机油泵油排量也随之增加。在长期的应用中发现,汽车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所需要的机油排量并非是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增加而增加的,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使机油泵的排油量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所需的排油量对应,需要对机油泵的排油量进行控制,因此,增压变量的变排量机油泵应运而生。
[0003]现有的变排量机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机油泵瞬时油压高,导致油压脉动较高,易引起机油泵NVH差的问题。同时,机油泵的高压油腔与反馈油腔之间因端面间隙问题,会导致机油泵在高油温时,因机油粘度低,使大量的高压油腔中的机油进入到反馈油腔中,这会导致机油泵反馈调节异常,从而导致机油压力异常,最终可能会损坏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泵以及车辆,能改善机油泵工作中存在的瞬时油压高及高压油腔中的机油易进入到反馈油腔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盖(2)、转子机构(3)及滑块(4);所述泵盖(2)设置在所述泵体(1)上,且所述泵体(1)与所述泵盖(2)密封连接;所述泵体(1)上设有供机油流入的进油口,所述转子机构(3)和所述滑块(4)均设于所述泵体(1)内,所述转子机构(3)与所述滑块(4)围合形成密封油腔(11),所述泵体(1)与所述滑块(4)之间形成有反馈油腔(5),在所述泵体(1)内的一侧形成有低压油腔(6),另一侧形成有高压油腔(7),所述低压油腔(6)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低压油腔(6)和所述高压油腔(7)分别与所述密封油腔(11)连通;所述滑块(4)及所述泵盖(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引流槽(9),且所述引流槽(9)位于所述密封油腔(11)与所述反馈油腔(5)之间的上方,所述引流槽(9)被配置为用于收集经所述密封油腔(11)泄露至所述反馈油腔(5)的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腔(7)的进油端(701)设置有泄荷槽(8),且所述泄荷槽(8)与所述高压油腔(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泄荷槽(8)远离所述高压油腔(7)的一端至所述泄荷槽(8)与所述高压油腔(7)连通的一端宽度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泄荷槽(8)位于所述高压油腔(7)的进油端(701)的一侧,且朝向所述低压油腔(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泄荷槽(8)远离所述高压油腔(7)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高压油腔(7)的进油端(701)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9)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龙余锋唐睿杰欧阳祖琛张鸽灵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