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94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进气管、排气管、湿泥进管、干泥排管,所述主体的外部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主体的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板,所述主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板分为进气腔、排气腔,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一端与固定板侧面连接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靠近固定架的一端开设有空腔,并通过设置连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烟气同时进入干燥间隙以及空腔中,对干燥筒的内部以及外壁同时进行升温加热,大大的提高了对湿泥干化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余热干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
,具体为污泥余热干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污泥干化装置利用额外的热源,但是在污泥处理厂或临近的垃圾处理厂一般会有废气排放烟道,而烟道气余热大多采用回收利用的方式是提供生活生产用热水,并无针对污泥干化的技术。
[0003]专利号为20142070014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烟道气余热的污泥干化装置,包括烟道,还包括导热油加热炉和空心桨叶干化机,所述导热油加热炉设置在烟道中部,空心桨叶干化机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炉的进出口连接,热媒介注入空心桨叶;所述空心桨叶干化机还包括分别与污泥上料机和污泥收集机连接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在于,将烟道气余热与污泥干化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导热油加热炉的热媒介和空心桨干化机结合实现湿污泥的干化,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环保无污染。
[0004]上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通过烟气对媒介进行加热,热媒介进入空心桨叶中,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升温干化,然而,上述过程中,湿泥与桨叶的接触面积有限,从而干化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泥余热干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进气管、排气管、湿泥进管、干泥排管,所述主体的外部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主体的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板,所述主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板分为进气腔、排气腔,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一端与固定板侧面连接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靠近固定架的一端开设有空腔,并通过设置连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设在主体的两端,并分别与主体两端的进气腔、排气腔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湿泥进管、干泥排管分别靠近进气管、排气管设置,且端处依次贯穿主体、干燥筒。
[0009]优选的,所述干燥筒的外侧筒壁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形成干燥间隙。
[0010]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板整体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二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主体在排气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上端与主体开设的维修口对应,且主体在维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体的内部设置干燥筒,并在过滤筒的内部设置转轴,在转轴的内部开设与一端平齐的空腔,同时,在转轴的侧壁开设若干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使烟气同时进入干燥间隙以及空腔中,对干燥筒的内部以及外壁同时进行升温加热,内侧的烟气在进入干燥筒后,与干燥筒内部的湿泥充分接触,大大的提高了对湿泥干化的效率;同时通过在排气腔的内部设置可分离的过滤筒,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过滤筒对排出的烟气进行快速的过滤,防止烟气中含带灰尘排出,同时在长期使用后,可快速的对过滤筒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干燥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干燥筒的位置示意图。
[0017]图中:1、主体;2、进气管;3、排气管;4、湿泥进管;5、干泥排管;6、电机;7、固定架;8、固定板;9、进气腔;10、排气腔;11、干燥筒;12、转轴;13、空腔;14、连接轴;15、螺旋输送叶片;16、干燥间隙;17、第一通孔;18、第二通孔;19、过滤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包括主体1以及与主体1连接的进气管2、排气管3、湿泥进管4、干泥排管5,主体1的外部一端安装有电机6,主体1的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7、固定板8,主体1的内部通过固定架7、固定板8分为进气腔9、排气腔10,固定架7的中部设置有一端与固定板8侧面连接的干燥筒11,干燥筒1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的两端与固定架7、固定板8通过轴承连接,转轴12靠近固定架7的一端开设有空腔13,并通过设置连接轴14与电机6的输出轴端处连接,转轴1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15。
[0020]进气管2、排气管3分设在主体1的两端,并分别与主体1两端的进气腔9、排气腔10连通。
[0021]湿泥进管4、干泥排管5分别靠近进气管2、排气管3设置,且端处依次贯穿主体1、干燥筒11。
[0022]干燥筒11的外侧筒壁与主体1的内壁形成干燥间隙16。
[0023]转轴12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空腔13连通的第一通孔17,固定板8整体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二通孔18。
[0024]主体1在排气腔10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19,过滤筒19的上端与主体1开设的维修口对应,且主体1在维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
[0025]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将污泥通过湿泥进管4输送至干燥筒11的内部,同时
将进气管2与用于烟气输送的管道连接,进而将烟气输送至进气腔9中,启动电机6,在连接轴14的作用下,带动转轴12以及转轴12外侧的螺旋输送叶片15转动,使得湿泥逐渐的输送至干泥排管5的上端口处,并排出,在上述过程中,带有余热的烟气通过转轴12的端处进入空腔13中,并在通过第一通孔17进入干燥筒11的内部,对湿泥进行干燥后,通过第二通孔18进入排气腔10,最后通过排气管3排出,完成对湿泥的干化处理。
[0026]在对湿泥进行干化处理的过程中,部分的烟气进入转轴12的空腔13内部,另一部分的烟气进入干燥间隙16中,从而从干燥筒11的内部、外部同时对湿泥进行加热升温,大大的提高了对湿泥干化的效率。
[0027]其中,烟气在进入排气腔10中后,经过排气腔中的过滤筒19进行有效的过滤,从而防止烟气中含带的灰尘颗粒排出,且在长期使用后,可将过滤筒19取出进行清理。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与主体(1)连接的进气管(2)、排气管(3)、湿泥进管(4)、干泥排管(5),所述主体(1)的外部一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主体(1)的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7)、固定板(8),所述主体(1)的内部通过固定架(7)、固定板(8)分为进气腔(9)、排气腔(10),所述固定架(7)的中部设置有一端与固定板(8)侧面连接的干燥筒(11),所述干燥筒(1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7)、固定板(8)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12)靠近固定架(7)的一端开设有空腔(13),并通过设置连接轴(14)与电机(6)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所述转轴(1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余热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分设在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锒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朗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