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91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用于输出第一供电电压;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所述管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硅负极电池放电深度。降低硅负极电池放电深度。降低硅负极电池放电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锂电池成为了常用的供电和储能设备。
[0003]目前,锂电池主要包括碳负极锂电池和硅负极锂电池。其中,碳负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不能满足用户对终端续航能力的需求。而硅负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碳负极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高,可以满足更高的续航能力的需求。
[0004]相关技术中,会将碳负极锂电池和硅负极锂电池进行串联,从而提高能量密度。但是,这种方式对能量密度的提高有限,锂电池的放电深度也不够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硅负极电池放电深度的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
[0007]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用于输出第一供电电压;
[0008]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
[0009]所述管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0010]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电电路。
[0011]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2]获取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
[0013]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
[0014]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0015]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6]电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
[0017]降压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
[0018]供电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0019]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0020]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0021]上述供电电路、电子设备和供电方法,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硅负极电池电路输出第一供电电压;电压转换电路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管理电路将第二供
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来为待供电端供电,可以有效地提高能量密度,并且,该供电电路通过电压转换模块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不仅可以为待供电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还可以使硅负极电池达到较低的放电深度,从而有效利用硅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5]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6]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0027]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0028]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0029]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0030]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0031]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0032]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二;
[0033]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三;
[0034]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6]首先,在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的技术背景或者技术演进脉络进行介绍。目前,锂电池主要包括碳负极锂电池和硅负极锂电池。其中,碳负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不能满足用户对终端续航能力的需求。而硅负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碳负极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高,可以满足更高的续航能力的需求。在一些场景下,将碳负极锂电池和硅负极锂电池进行串联,可以提高能量密度。但是,这种方式对能量密度的提高有限,锂电池的放电深度也不够低。
[0037]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硅负极电池电路输出第一供电电压;电压转换电路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管理电路将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来为待供电端供电,可以有效地提高能量密度,并且,该供电电路通过电压转换模块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不仅可以为待供电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还可以使硅负极电池达到较低的放电深度,有效利用硅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
[003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从发现碳负极电池与硅负极电池串联对能量密度的提高有限,锂电池的放电深度不够低以及下述实施例介绍的技术方案,申请人均付出了大量的创
造性劳动。
[003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11、电压转换电路12和管理电路13;硅负极电池电路11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硅负极电池电路11,用于输出第一供电电压;电压转换电路12,用于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管理电路13,用于将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0040]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11、电压转换电路12和管理电路13。其中,硅负极电池电路11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硅负极电池,电压转换电路12分别与硅负极电池电路11和管理电路13连接,管理电路13与待供电端连接。
[0041]待供电端正常工作的最小工作电压通常为3.2V,而硅负极电池电路11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则硅负极电池电路11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大于待供电端所需的电压。为了保证待供电端正常工作,采用电压转换电路12对硅负极电池电路11输出的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之后,再由管理电路13将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
[00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转换电路12可以采用模拟电路,例如,电压转换电路12采用DC

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硅负极电池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和管理电路;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硅负极电池;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用于输出第一供电电压;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供电电压;所述管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压输出到待供电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二供电电压,在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二供电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电路还与外部充电设备连接;所述管理电路,还用于对所述外部充电设备输出的第一充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第二充电电压;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对所述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为所述硅负极电池电路充电的第三充电电压,在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子电路对所述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充电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子电路,用于根据预设的脉冲占空比对所述第一供电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或者,根据所述脉冲占空比对所述第二充电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所述第三充电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佳张俊方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