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85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包括设备主体和置料桶,所述设备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多组置料桶所述设备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壁安装有多组限位杆,多组所述限位杆远离驱动轴一端均安装有限位圈,且多组限位圈内壁分别与多组置料桶外壁活动连接,多组所述置料桶外壁均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设备主体内壁安装有内齿条,且多组传动齿轮均与内齿条啮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茶叶的翻转效率,多组置料桶位移时,因传动齿轮与内齿条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置料桶进行转动,茶叶在置料桶内部随置料桶的转动进行翻转,进而增加了茶叶翻转的效率,提高了茶叶发酵效率。了茶叶发酵效率。了茶叶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0003]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茶叶发酵机的作用就是促使茶叶中的酶产生氧化反应,茶叶发酵机设置有柜体、安装框、驱动轴以及喷头,驱动轴带动安装框进行转动,安装框内部安装有多组置料框,且多组置料框中放置需进行发酵的茶叶,喷头喷洒酶液,添加外源酶以加快茶叶的发酵,提高茶叶中茶黄素的含量,提尚茶叶的品质,增加品质的稳定性,且加快发酵时间,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0004]现有技术中,发酵机对茶叶进行发酵时,大都将茶叶平铺在置料框中,通过发酵机内部的驱动轴转动,带动置料框进行旋转,从而达到茶叶翻转的效果,提高茶叶发酵效率,但旋转所带来的茶叶翻转效率有限,只能做到部分茶叶进行翻转,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从而导致置料框内部的茶叶不能均匀的接收喷头喷洒的酶液,影响茶叶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包括设备主体和置料桶,所述设备主体一端活动安装有前盖,所述设备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多组置料桶;
[0007]所述设备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壁安装有多组限位杆,多组所述限位杆远离驱动轴一端均安装有限位圈,且多组限位圈内壁分别与多组置料桶外壁活动连接;
[0008]多组所述置料桶外壁均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设备主体内壁安装有内齿条,且多组传动齿轮均与内齿条啮合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茶叶的翻转效率,驱动轴转动,带动多组限位杆转动,从而带动多组限位圈以驱动轴为圆心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组置料桶进行位移,当多组置料桶位移时,因传动齿轮与内齿条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置料桶进行转动,茶叶在置料桶内部随置料桶的转动进行翻转,进而增加了茶叶翻转的效率,提高了茶叶发酵效率。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驱动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启动时,带动驱动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多组限位杆转动,进而带动多组限位圈以驱动轴为圆心进行转动,继而带动多组置料桶进行位移。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组所述置料桶一端均活动安装有密封盖,多组所述置料桶外壁均开设有多组预留孔,且多组预留孔均匀分布。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多组置料桶一端的密封盖,先将需要进行发酵的茶叶分别倒入置料桶内部,再闭合密封盖,且多组预留孔的设置,增加了多组置料桶的透气性。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安装有水箱,且水箱内部设有增压泵,所述水箱顶端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一端延伸至设备主体外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将水源导入水箱内部,并通过隔板对驱动电机以及水箱进行防护隔离。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主体内壁对称安装有两组喷水头,所述水箱与两组喷水头之间通过水管相连接,且两组喷水头倾斜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内部水源通过增压泵增压进入喷水头,喷水头将水源成雾状喷洒,并通过预留孔进入置料桶内部,保持茶叶湿度。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主体内壁底端开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一端连接有水管,且水管一端延伸进入水箱。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余的水源会落至设备主体内壁或置料桶外壁,并最终落入设备主体内壁底端的引水槽内部,通过引水槽回流至水箱内。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槽顶端设置有滤网,且引水槽槽路倾斜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的设置,避免掉落的茶叶落入引水槽内部,造成引水槽内部堵塞。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主体内壁顶端安装有多组轴座,多组所述轴座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外壁套设有橡胶防护套。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茶叶湿润时,会出现部分茶叶吸附在置料桶内壁,或将预留孔堵塞,造成置料桶透气性下降,当置料桶移动至活动杆区域时,活动杆敲击置料桶外壁,从而带动置料桶内壁产生震动,使吸附在置料桶内壁的茶叶掉落,使置料桶内部透气性提升,增加茶叶发酵效率。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组所述限位圈两个为一组,且一组限位圈分别套设在一组置料桶两端,所述活动杆外壁分别与多组置料桶活动连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组限位圈在置料桶两端对置料桶进行限位固定。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主体内壁设置有电加热模块,所述前盖外壁安装有操控屏,且操控屏分别与驱动电机、水箱内部增压泵以及电加热模块电性连接。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控屏启动驱动电机,调节设备主体内部湿度,开启水箱内增压泵,调节设备主体内部温度,开启电加热模块。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置料桶,增加了茶叶的翻转效率,驱动轴转动,带动多组限位杆转动,从而带动多组限位圈以驱动轴为圆心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多组置料桶进行位移,当
多组置料桶位移时,因传动齿轮与内齿条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置料桶进行转动,茶叶在置料桶内部随置料桶的转动进行翻转,进而增加了茶叶翻转的效率,提高了茶叶发酵效率。
[003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活动杆,提升了茶叶的翻转效率,当置料桶转动,并带动茶叶在置料桶内部进行翻转时,喷水头将水雾喷入相对应的置料桶内部,保持茶叶湿度,从而造成部分茶叶吸附在置料桶内壁,或将预留孔堵塞,造成置料桶透气性下降,当置料桶移动至活动杆区域时,活动杆敲击置料桶外壁,从而带动置料桶内壁产生震动,使吸附在置料桶内壁的茶叶掉落,使置料桶内部透气性提升,增加茶叶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主体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齿条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置料桶安装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杆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电机示意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置料桶示意图;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杆示意图;
[003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置料桶与活动杆相触示意图:
[0039]图9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包括设备主体(1)和置料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一端活动安装有前盖(2),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活动安装有多组置料桶(4);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11),所述驱动轴(11)外壁安装有多组限位杆(12),多组所述限位杆(12)远离驱动轴(11)一端均安装有限位圈(13),且多组限位圈(13)内壁分别与多组置料桶(4)外壁活动连接;多组所述置料桶(4)外壁均安装有传动齿轮(7),所述设备主体(1)内壁安装有内齿条(8),且多组传动齿轮(7)均与内齿条(8)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0),且驱动电机(10)输出端安装驱动轴(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置料桶(4)一端均活动安装有密封盖(5),多组所述置料桶(4)外壁均开设有多组预留孔(6),且多组预留孔(6)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的茶叶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安装有隔板(9),所述隔板(9)一侧安装有水箱(14),且水箱(14)内部设有增压泵,所述水箱(14)顶端设有进水管(15),且进水管(15)一端延伸至设备主体(1)外壁。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秀王云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