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184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5:01
一种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涉及轧钢领域。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是向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分别补充净化水;将净环冷却循环系统的净环吸水井、浊环冷却循环系统的浊环吸水井、层流冷却循环系统的层流吸水井中水分别通过过滤器过滤后通入调节池沉淀处理,将调节池的上清液通入浊环吸水井;将浊环吸水井内水沉淀、混凝、除油、过滤、冷却后输送至冷水池,将冷水池中的水分别输送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通过交叉补水循环新工艺和补水模型的实施,形成净环、浊环、层流三大系统间的闭路循环,实现低成本用水模式下轧钢产品质量与水系统补水量的最佳平衡。最佳平衡。最佳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热轧水系统一般包括相互独立的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层流冷却循环系统、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在热轧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蒸发、泄漏、排污等工序造成水分损失需要补充水量,由于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层流冷却循环系统、浊环冷却循环系统中水不能相互循环流通利用,导致补水时耗水量较大,不能满足节约水资源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其通过交叉补水循环新工艺和补水量模型的实施,形成净环、浊环、层流三大系统间的闭路循环,实现低成本用水模式下轧钢产品质量与水系统补水量的最佳平衡。
[0004]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向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分别补充净化水;
[0007]将净环冷却循环系统的净环吸水井、浊环冷却循环系统的浊环吸水井、层流冷却循环系统的层流吸水井中水分别通过过滤器过滤后通入调节池沉淀处理,将调节池的上清液通入浊环吸水井;将浊环吸水井内水沉淀、混凝、除油、过滤、冷却后输送至冷水池,将冷水池中的水分别输送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将冷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时:当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3.75,且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4.5时,将冷水池输送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降低10

20%,并将补充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提高10

20%。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将冷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时:当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3,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3时,将补充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降低10

20%。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将冷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层流冷却循环系统时:当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3.375时,将冷水池输送至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降低20

40%,并将补充至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提高10

20%。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将冷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层流冷却循环系统时:当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3.25<N

<3.375时,将冷水池输送至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降低10

20%。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将冷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层流冷却循环系统时:当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2.5时,将补充至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提高10

20%。
[00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向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补充净化水时按照以下公式:Q
m
=(Q
e
×
N)/(N

1);其中,Q
m
为系统补水量,Q
e
为系统蒸发量,N为系统浓缩倍数。
[00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分别补充净化水;将净环冷却循环系统的净环吸水井、浊环冷却循环系统的浊环吸水井、层流冷却循环系统的层流吸水井中水分别通过过滤器过滤后通入调节池沉淀处理,将调节池的上清液通入浊环吸水井;将浊环吸水井内水沉淀、混凝、除油、过滤、冷却后输送至冷水池,将冷水池中的水分别输送至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本申请提供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通过交叉补水循环新工艺和补水量模型的实施,形成净环、浊环、层流三大系统间的闭路循环,实现低成本用水模式下轧钢产品质量与水系统补水量的最佳平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有很大的行业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中净环冷却循环系统、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层流冷却循环系统相互连接形成的交叉循环系统;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中净环冷却循环系统、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层流冷却循环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中调整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向净环冷却循环系统补水量及调整向净环冷却循环系统补充净化水量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中调整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向层流冷却循环系统补水量及调整向层流冷却循环系统补充净化水量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中标注:100、净环吸水井;110、浊环吸水井;120、层流吸水井;130、过滤器;140、调节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
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层流冷却循环系统分别补充净化水;将净环冷却循环系统的净环吸水井、浊环冷却循环系统的浊环吸水井、层流冷却循环系统的层流吸水井中水分别通过过滤器过滤后通入调节池沉淀处理,将所述调节池的上清液通入所述浊环吸水井;将所述浊环吸水井内水沉淀、混凝、除油、过滤、冷却后输送至冷水池,将所述冷水池中的水分别输送至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和所述层流冷却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冷水池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时:当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3.75,且所述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4.5时,将所述冷水池输送至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降低10

20%,并将补充至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提高10

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冷水池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时:当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3,所述浊环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N

<3时,将补充至所述净环冷却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量降低10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水系统交叉循环平衡补水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茹徐峰武康新成张鹏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